APP下载

绿水青山:“三大协同”破解二元对立

2021-05-07姜铁英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南浔指挥部共同富裕

姜铁英

南浔古镇通津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国家级5A景区南浔古镇内,遍布全镇连通四方的优质水系与独具韵味的南浔庭院相得益彰,构成古镇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湖嘉申线航道和孚段,星罗棋布的鱼塘犹如翡翠镶嵌在航道上,与穿梭于此的来往船只交相呈现出岸青水碧的生态之美。

这是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刀阔斧治理南浔生态环境所交出的成绩单,更是探索共同富裕征程中的重要生态家底。

课题组一路随访当地民众发现,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仅是民众对于共同富裕的初步感受,他们更关注南浔如何以高质量生态发展成果为共同富裕提供可持续的环境保障。“钱袋子鼓起来,蓝天碧水也要多起来,这才是共同富裕。”

南浔在长期发展实践中也得出一个基本共识:共同富裕视角下,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域内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稳定、高质,足以支撑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何破解有限的生态治理资源与不断提高的生态治理要求间的矛盾,是各地生态治理普遍遇到的难题。

为此,南浔区委提出,域内生态资源可持续必须达到高标准,生态治理要精准、可持续,生态建设成果要为人民共同享有。

南浔在机制上率先进行大胆探索,目前已经实现三大协同:一是成立生态建设指挥部,实现指挥系统与执行机制协同;二是建立“大整治”系统,实现水、气、土、废等主要生态要素治理协同;三是以共治共建共享理念,实现市场化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协同,破解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的二元对立难题。

机制协同:提升生态治理效能

生态问题千头万绪,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且行政成本高。如何破解有限的生态治理资源与不断提高的生态治理要求间的矛盾,是各地生态治理普遍遇到的突出难题。

南浔区水利局原局长、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治理一组组长朱建章说,南浔在推进生态富裕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工作机制——成立区生态建设指挥部,把涉及全区生态治理相关的规划、统筹、协调、督查、监管、处置等重大问题,都纳入区生态建设指挥部内部实现流转,提升生态治理的效率与效能。

南浔区生態建设指挥部于2017年4月成立,乃全省首创。指挥部由南浔区委副书记任总指挥,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副区长等任副总指挥,抽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等涉及生态各部门负责人,组建综合组和四个治理小组,长期驻扎,常态化工作。

南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叙良说,南浔这套机制的优点在于生态建设指挥部层级高、职能全,既是南浔开展生态建设的总督导,也是实施生态治理的总执行;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专职部门,也是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建设、交通等各项工作交汇、沟通的综合平台。原来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变为指挥部的内部协调,真正构筑了“大协同、大生态”的治理格局,极大加快了生态建设的步伐。

朱建章表示,他原本在水利局工作,对域内水系情况谙熟于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又因为治水还涉及农业用水、农村人居改善、工业用水等多个方面,因此他的组员分别来自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局等多个部门。而与他的工作组平行的三组负责“四化三边”治理的工作骨干主要来自交通局,对于道路绿化和道边整治工作,不论在专业知识储备还是调度资源能力等方面,都较以往的环保执法人员更为有利。

在这一“大协同”机制的推动下,南浔的生态文明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共同富裕体系中多了高质量生态正资产,少了污染高耗的生态负债。

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2020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南浔地区绿化面积增加56.5万平方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增加415座,污水管网增加242公里,美丽河湖多了200条,优质道路多了29万米,农村生活垃圾转化处理站点多了15处,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时全区各类垃圾少了13.6万吨,各类杂物减少9万吨,危房旧房面积减少149万平方米,违规户外广告少了4.5万个,“散乱污”小企业关掉846家……

要素协同:水、气、土、废逐一攻破

在高效有力机制的保障下,南浔以“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为中心,从水、气、土、废等生态要素入手,以“协同治理”实现生态富裕。

走在南浔街头,不时会看到有工作人员手持无人机在河岸两侧实时监看水道的状况。工作人员告诉课题组,这是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部署运用人工网络和无人机、无人船遥感影像巡查技术手段,对全区开展360度无死角整治清查的重要工作。

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经集中发现涉及水、气、土、废等问题点位超过18万个,针对这些具体问题,生态建设指挥部逐一列出整治清单,给出整治计划。

生态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向课题组出具的环境治理工作台账显示,通过建立每周开例会、搞夜查、树典型与每日督查、曝光、问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企业员工、农村妇女、青年志愿者、学生、农户、商户等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环境整治提升,南浔区生态治理中的重大难题被逐一攻破。

理念协同:经济生态双丰收

生态大幅改善,南浔正在焕发“水晶晶”的品牌魅力。

五水共治下,星罗棋布、交错纵横的内河通道已变成了集航运通道、绿化通道、景观通道、人文通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水运、生态航道,价值不断提升。

南浔原生态桑基鱼塘系统得到修复性保护和全面利用,渔农鱼产量增加了,清澈的鱼塘还成为了当地一景,经济与生态双丰收。

全区的节水意识逐渐强化,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南浔全区用水总量2.54亿立方米,比控制指标3.98亿立方米下降36%。朱建章说,一个覆盖各类产业、公共机构全领域以及取水、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全过程的节水体系已经形成,全域人民正向“水富裕”迈进。

全域土地整治下,农村土地“布局散乱、功能不清、粗放发展”的局面得到极大改善,南浔农村地区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得到有效优化,保护资源与空间利用更加合理。

以旧馆镇为例,截至2021年1月,全镇建设用地复垦2000余亩,耕地新增3500余亩,规划建设3个千亩方示范区,连片整合形成万亩良田集中示范区。

全域整治唤醒沉睡热土,连片农田吸引投资目光,2020年3月,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在旧馆镇建设星光农业高品质粮油示范基地项目,通过“1中心+万亩田+N农民大户”的形式打造产销研一体化经营模式,土地每年亩均增收达600元。既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又大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实现了经济生态双丰收。

2021年初,旧馆镇成功入选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

菱新线樱花大道(沈勇强/摄)

猜你喜欢

南浔指挥部共同富裕
建强“指挥部” 打响“大会战”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男神APP
坚守一线“指挥部”?当好一线“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