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地自行车男子运动员机体反馈指标6年追踪研究

2021-05-07吕熠豪沈艳梅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

吕熠豪,王 珏,沈艳梅

(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4)

场地自行车项目属于典型的周期性体能类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不断突破训练负荷来提高运动成绩,而训练负荷分为外在负荷和内在负荷,外在负荷一般指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内在负荷一般指由于外在负荷的刺激而导致机体某些生化指标出现相应的变化,如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等,并进一步影响到身体机能反馈指标的变化,如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等。本文通过6年的追踪研究,试图从负荷反馈指标和机能反馈指标的变化中找到更适合充实场地自行车训练的男子运动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12名浙江省场地自行车队短距离项目男子运动员为实验对象,2012年12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16.91岁,2012年—2017年均在浙江省场地自行车队进行专业训练,身体健康,五年中基本没有重大伤病情况。在2015年以后,获得过全国锦标赛竞标赛冠军,或全运会前三名,世界杯或者世界锦标赛前6名的运动员,共有5名运动员,定义为“优秀组”,剩余7名运动员定义为“普通组”。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流程和方法。采用追踪研究方法,每周一清晨,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取受试者肘静脉血5ml。其中2ml全血注入肝素钠抗凝试管,用于血红蛋白检测,剩余3ml全血注入普通真空试管,室温静置1.5~2h后在离心机上以3 000rpm离心8~10min,取上清液血清250~300ul,用于血清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的检测。

1.2.2 实验设备。①全自动生化仪BECKMAN CX5(美国)。②流式细胞仪BECKMAN-COULTER(美国)。③Sysmex XT2000i(日本)。

1.2.3 统计分析。全部数据在SPSS13.0和EXCEL2007中处理,以P<0.05时为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时为统计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在6年中的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优秀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从2012年开始至2017年结束,每年都在增长,在2017年达到最高峰,而普通组则是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下降→上升的不规则的变化趋势,在2014年血红蛋白平均值达到最高点。在2012—2017年6年间,前三年普通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领高于优秀组,后三年则正好相反,优秀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领高于普通组。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血清睾酮平均值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均在2017年达到最高值。在2012—2015年6年间,优秀组的血清睾酮平均值始终高于普通组。

图1 2012—2017年间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变化图

图2 2012—2017年间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变化图

2.2 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在6年中的变化情况

从图2不难发现,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在2012—2017年6年间,均是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优秀组的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而普通组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除了2012、2015年以外,优秀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平均值在其余4年中均低于普通组。6年间,优秀组的血尿素氮平均值是先升高,然后连续两年下降,在2016年再次升高,2017年下降到6年中的最低值,而普通组则是先升高,然后一直下降,同样是在2017年达到最低值,且两者的最高值均在2013年。优秀组的血尿素氮平均值在2012—2014年4年中低于普通组,在最后两年高于普通组。

2.3 不同组别运动员在不同年份的机能指标比较

如表1所见,在2012年、2016年和2017年三年中,优秀组血红蛋白平均值与普通组相比较,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的是2012年优秀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低于普通组,而2016年和2017年优秀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高于普通组;再看表2,在2012年、2013年和2016年三年中,优秀组血清睾酮平均值与普通组相比较,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014年两者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两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

表1 2012—2017年间不同组别运动员血红蛋白平均值(g/L)比较

表2 2012—2017年间不同组别运动员血清睾酮平均值(U/L)比较

2.4 不同组别运动员在不同年份的负荷反馈指标比较

如表3、表4所见,仅在2017年,优秀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平均值与普通组相比较,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年份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血尿素氮同样仅在2014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2012—2017年间不同组别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平均值(ng/dl)比较

表4 2012—2017年运动员间不同组别血尿素平均值(mmol/L)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3.1 不同组别运动员血红蛋白变化比较分析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转运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1]。糜珏的研究也认为,血红蛋白浓度与运动量关系密切,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可引起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下降,因而认为血红蛋白是反映运动量大小的敏感指标[2]。张卫东,熊正英等研究发现,大运动量训练早期,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血红蛋白显著下降,待机体对运动量适应后,血红蛋白便可回升。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总体表现为先降后升(最低水平大约为11.2%),然后趋于稳定,说明运动员经历了一个对运动负荷量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研究也表明,个别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始终波动很大,说明其可能对运动量不适应或是机体状态不佳[3]。优秀组虽然在前三年低于普通组,但血红蛋白变化基本呈线性上升趋势,并在2015年超过普通组,在2016和2017年与普通组产生了非常显著性差异,而普通组血红蛋白值在2014年以后是逐步走低的,说明优秀组有更好的训练量适应能力,而普通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同时优秀组的血红蛋白在2015年超越普通组后,可能使其对后期的运动负荷有了更好的承受和恢复能力。

3.2 不同组别运动员血清睾酮变化比较分析

运动训练的属性就是“加负荷+疲劳+恢复+再加负荷+再疲劳+再恢复”的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而血清睾酮对于训练负荷来说是一个免疫学上的敏感指标,与部分专家的关于睾酮是机体内活性最高的一种雄激素,持续大负荷训练,血清睾酮会有下降[4-6],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动物实验的支持[7-9]的观点一致,所以6年来不管是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血清睾酮的变化都是呈波浪形变化,且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在2013年达到一个高值,在2017年再达到一个高值。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力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对机体肌肉力量影响较大的分泌激素有生长激素和睾酮,研究证实,尽管睾酮不是肌肉肥大的唯一因素,但是睾酮对肌肉体积的增大具有积极作用[1]。2013年和2017年均是全国运动会年,而对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男子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是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能力因素,所以必须在这两年把运动员的血清睾酮调整到一个较高的范围里。

同时优秀组的血清睾酮在6年中均高于普通组,且有三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一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血清睾酮对于短距离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不同组别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变化比较分析

肌酸激酶是短时间激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恢复反应的重要催化酶,与运动时、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的关系密切。在安静状态下,血清酶的活性相对稳定,血清中CK活性很低,在正常范围内变动。当机体激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4,10]。所以肌酸激酶跟训练强度密切相关,由于本研究的抽血时间决定血清肌酸激酶的数值是用来评价机体对训练强度的恢复反应,从年度变化看,优秀组和普通组的变化趋于一致,围绕全运会周期呈现波浪形变化,普通组在2013、2014、2016、2017年的血清肌酸激酶高于优秀组,在2017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所以,优秀组对训练强度的适应要好于普通组,使优秀组的训练周期更加良性的发展。同时2017年是全运会年,而教练员对优秀运动员的关注会明显对于普通运动员,导致训练强度都会以优秀运动员为标准,各种恢复资源都会倾向于优秀运动员,而普通运动员原本能力就弱于优秀运动员,在相同的训练强度下会更不容易得到很好的恢复,导致血清肌酸激酶明显高于优秀组。

3.4 不同组别运动员血尿素氮变化比较分析

血尿素氮主要在人体的肝脏中生成。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后,随着体内氨的产生增加,生成的血尿素氮也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为什么血尿素氮可以用来评价运动量和运动员对运动量适应性的理论依据。在训练早期的2012、2013年,运动员并没有明显的分为优秀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大家都是以有氧训练为主进行日常训练,对运动量的不适用导致血尿素氮的生成增多,相关研究也表明,运动量越大,血尿素氮升高越明显;机能适应训练负荷时,则血尿素氮浓度趋于正常安静水平,而且恢复的速度迅速[11,12]。Litvinova and Viru给Wistar鼠服用NaH14CO3作标记后进行游泳训练,一组训练3h,另一组训练10h,结果发现游泳训练3h的鼠肝脏组织内与14C结合的血尿素氮浓度升高了35%,而训练10h组却升高了103%,这与许多研究认为运动能诱导血尿素氮生成增加,并且与运动量有关的观点一致[13]。而随着对训练年限的增加,训练内容逐渐转向专项以后,优秀组同样表现出了比普通组更好的适应能力,在2014年两者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

4 结 论

4.1 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男子运动员来说,血红蛋白在训练初期可能不是最主要的机能指标,但是到训练中后期可能会成为运动员恢复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

4.2 血清睾酮水平的高低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男子运动员的成才至关重要,是训练初期就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指标。

4.3 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分别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机体对负荷反馈指标,优秀运动员在训练内容转换的过程中,适应能力要好于普通运动员。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
浅谈睾酮逃逸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正说睾酮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