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1-05-07辛佳音王殿栋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射血室性胺碘酮

辛佳音,王殿栋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老年病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二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患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形成的一种非独立性疾病,导致该病发病主要原因为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存在问题,使得心功能降低产生障碍,影响静脉回心血量排出心脏效果,导致发生静脉系统血液淤积现象,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引发心力衰竭。针对心力衰竭患者若未能采用有效方式及时治疗,会使患者病情不断加重,引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产生心悸和动脉供血不足现象,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大量相关研究表明[2],对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及早治疗,利于快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供血不足等问题,降低对患者机体损伤。以往治疗中主要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轻心悸等症状。但该方式使用存在明显局限,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而胺碘酮作为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一种常用药物,在控制心率等方面作用明显。该次研究以2018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90 例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为治疗观察对象,探讨对使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0 例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60~87 岁,平均年龄(78.4±2.1)岁;病程 2~10 年,平均病程(6.2±1.2)年;病理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5 例、扩张性心脏病7 例、风湿性心脏病 13 例、冠心病 10 例。研究组:男 24 例,女21 例;年龄 60~88 岁,平均年龄(78.9±1.8)岁;病程 2~16 年,平均病程(7.6±1.2)年;病理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 14例、扩张性心脏病8 例、风湿性心脏病11 例、冠心病12 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使用心脏彩超和心电图诊断,符合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等级在Ⅱ~Ⅳ级;②年龄>60 岁;③病程时间>6 个月;④对胺碘酮等药物无过敏禁忌证患者;⑤左室射血分数<40%;⑥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⑦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甲状腺功能异常;③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④严重肺部和肝脏功能障碍;⑤有严重认知功能、精神意识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叮嘱患者按照医嘱用药,严密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维持酸碱度平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进行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程度,指导患者合理、清淡和低钠饮食,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加快患者功能恢复。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胺碘酮 (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0.2 g)治疗,用法用量:口服初始剂量0.4~0.6 g/d,0.2~0.3 g/次;1~2 周后维持期改为 0.2~0.4 g/d,并将部分患者降低至0.2 g/d,5 d/周。严重时心失常患者增加用量 0.6~1.2 g/d,0.2~0.4 g/次,3 次/d,1~2 周后维持期按照0.2~0.4 g/d 剂量服用。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 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几项指标;②观察两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按心率校正 QT 间期(QTc)。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状况确定具体治疗效果,显效:心悸、供血不足等症状改善程度>90%,心动功能改善2个等级,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下降>30%;有效:心悸和供血不足等症状改善程度在70%~90%,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降低<3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变化,心功能未见改善,而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未见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左室射血分数与心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左室射血分数与心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pg/nL)左室射血分数(%)心率(次/min)研究组(n=45)对照组(n=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 974.23±351.36(2 715.20±237.34)#*4 969.19±358.47(3 956.24±248.67)*39.56±7.64(51.34±6.84)#*39.47±8.26(44.27±4.28)*99.54±8.27(72.87±4.61)#*99.67±7.20(87.54±4.35)*

2.2 两组血压与QTc

两组SBP 和DBP 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Tc 指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与QTc 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压与QTc 比较(±s)

组别 血压(mmHg)SBP DBP QTc(ms)研究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123.36±18.45 122.35±20.13 1.204 0.521 73.48±8.91 70.56±9.56 0.987 0.315 458.39±32.58 425.37±28.79 8.673 0.046

2.3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一种由单一或多种致病机制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心脏功能疾病,发病后患者机体电解质紊乱,神经体液难以正常调控,会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功能,若未在短时间内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治疗,或者是采用的治疗方式作用不明显,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致使心功能减低、心率上升,产生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4]。临床中,以往主要使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 扩展心血管、利尿等对症方式,并配合使用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等护理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血管状况,帮助患者恢复供血功能,缓解动脉供血不足,并保证患者身体机能稳定性,在患者病情控制作具有良好使用效果。但该方式作用时间段,对患者病情改善功能尚未达到理想效果。有关研究表明[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急性治疗,作用更加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心脏功能异常问题。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用药后可作为一种轻度非竞争性α 及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心脏方面疾病。临床中比较适用于室性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颤动、心脏早搏、预激综合征等疾病,也可用于治疗心绞痛以及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方面[6]。目前,胺碘酮已经成为治疗心律失常常用药物,药物电生理效应是通过延长不同位置心肌组织动作单位和不应期,消除折返激动,具有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以及I 及IV 类抗心律失常两种药物性质,可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且不会对动作电位高度与静息膜电位产生影响。患者口服胺碘酮后,其心电图会出现QTc 间期延长并且T 波发生改变,心率可减慢15%~20%,并对患者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产生直接作用[7-8]。但由于药物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甲状腺素代谢,并且具有半衰期长且有明显个体差异(20~100 d),采用口服用药后,药物吸收迟缓,而生物利用度约为50%,药物成分主要于肝内进行代谢,服药4~6 h 后血药浓度会达到峰值,多数药物会于患者组织中聚集存储,数天后开始组间减少,甚至几个月后才可达到稳态浓度,在组织内转运缓慢,停药半年后依旧可测出血药浓度,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因此,临床治疗中应注意适当控制药量,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降低或增加每周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确保对心律失常为题改善效果[9-12]。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体内脑钠肽前提浓度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 (51.34±6.84)%,(2 715.20±237.34)pg/nL,(72.87±4.61)次/min 优于 对 照 组 (44.27 ±4.28)%,(3 956.24 ±248.67)pg/nL,(87.54±4.35)次/min(P<0.05);两组血压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QTc(458.39±32.58)ms明显优于对照组(425.37±28.79)ms(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优于对照组82.22%(P<0.05)。研究结果与张晓莉[10]对“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研究一,研究中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且QTc 间期比较,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后,再加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脏状况,且该方式对患者血压影响较小,临床使用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使用意义。

综上所述,对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加用胺碘酮,利于改善患者脑钠肽前提浓度、心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且对患者血压状况影响较小,具有较高使用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射血室性胺碘酮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