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PLC-Q/TOF-MS的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成分快速分析△

2021-05-07闵会罗婷婷印晓红徐斌查慧军王建方王如伟

中国现代中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桂术分子离子甘汤

闵会,罗婷婷,印晓红,徐斌,查慧军,王建方,王如伟*

1.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2.浙江省中药制药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52

经典名方是古方中药方剂的杰出代表,经过几千年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是中医药事业的瑰宝。为支持中医药发展、缩短中药方剂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报生产。” 近年来,经典名方的开发研究成为中医药事业的热点之一,经典名方的中药制剂研发是新时期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2]。

苓桂术甘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其原处方为“茯苓四两,桂枝(今肉桂)、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主治中阳不足导致的痰饮水湿证[3]。苓桂术甘汤在现代临床医学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梅尼埃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盆腔炎和眼科疾病等[4]。苓桂术甘汤是中医“异病同治”思想的典型代表方之一,在健脾、利水、化痰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5-6]。

目前,对于苓桂术甘汤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缺乏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为快速高效分析苓桂术甘汤中化学物质成分,本研究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技术建立快速分析方法,对苓桂术甘汤提取物进行快速分析鉴定,明确其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6530型HPLC-Q/TOF-MS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Milli-QA10型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

1.2 试药

乙腈(Merck,色谱纯);甲酸(Aladdin,色谱纯);超纯水(自制)。

茯苓饮片(批号:190226)、肉桂饮片(批号:190215)、白术饮片(批号:190312)、甘草饮片(批号:190214)均购自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苓桂术甘汤提取物制备 取茯苓12 g、肉桂9 g、白术9 g、甘草6 g,加水1.2 L,煎煮至0.6 L,趁热滤过,减压浓缩至200 mL,置真空冷冻干燥器中干燥,得苓桂术甘汤提取物。

2.1.2供试品制备 取苓桂术甘汤提取物0.2 g,加水溶解,过0.22 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注入进样小瓶,即得。

分别取各味中药粉末,茯苓1.2 g、肉桂0.9 g、白术0.9 g、甘草0.6 g,各加水12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过0.22 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注入进样小瓶,即得。

2.1.3色谱条件 色谱柱:Welch 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B,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5%~20%B;10~15 min,20%~23%B;15~30 min,23%~32%B;30~40 min,32%B;40~50 min,32%~38%B;50~60 min,38%~48%B;60~70 min,48%~65%B;70~75 min,65%~95%B;75~85 min,95%B);流速:0.8 mL·min-1;柱温:25 ℃;进样量:10 μL。

2.1.4质谱条件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Auto MS/MS模式;离子扫描范围m/z50~1000,采集时间85 min;干燥气温度300 ℃,干燥气流速8 L·min-1,雾化气压力241 316.6 Pa,毛细管电压3500 V,裂解电压175 V,锥孔电压65 V,碰撞能30 V。

2.2 结果

按照上述条件对苓桂术甘汤提取物及各味药材饮片进行分析,得到苓桂术甘汤全方的总离子流(TIC)图,见图1。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本研究采用正、负2种离子全扫模式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注:A.正离子模式;B.负离子模式。

根据一级质谱精确m/z找到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再通过二级质谱图得到化合物的碎片离子信息,利用PubChem、HMDB、MassBank等数据库,根据不同种类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规律及相关文献信息,对谱图中的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鉴定,共得到苓桂术甘汤中60个化合物。其中,来源于甘草43个、肉桂2个、茯苓3个、白术7个,2味或2味以上共有的化学成分5个,主要分为有机酸、黄酮、三萜皂苷、三萜酸、内酯等类成分,化合物具体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苓桂术甘汤物质基础解析结果

2.2.1有机酸类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各类中药中,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炎、抗氧化等方面[7]。本研究共鉴定出5种有机酸类成分,主要归属于白术、甘草和肉桂。峰8、11、12在负模式下准分子离子均为m/z353.090 2[M-H]-,分子式为C16H18O9,在二级质谱图中均能见m/z191特征碎片,是由母离子失去1分子咖啡酰基所得[M-C6H10O5-H]-,根据极性及出峰顺序,结合参考文献[8]鉴定峰8、11、12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峰35的准分子离子为m/z147.044 6[M-H]-,分子式为C9H8O2,在二级质谱图中可见m/z129,103碎片,结合参考文献[9]鉴定为肉桂酸。

以绿原酸(化合物11)为例,如图2所示,说明其裂解规律,其中m/z353.090 2为绿原酸的准分子离子峰m/z[M-H]-,裂解产生二级碎片离子为m/z191。

图2 ESI-模式下的绿原酸二级质谱图

2.2.2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被认定为中药重要的药效物质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目前,已有上万个黄酮类成分被发现,其具有多样的生理活性,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癌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调节免疫等[10]。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基本的C6-C3-C6结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与糖基结合,以黄酮苷的形式存在。因此,在二级质谱响应中,多呈现较高的黄酮苷元信号。本研究共鉴定17个黄酮类化合物,全部归属于甘草。如峰19,在负离子模式下其准分子离子为m/z417.120 4[M-H]-,分子式为C21H22O9,在二级质谱图中见明显m/z255的黄酮苷元信号,为准分子离子失去1β-D-葡萄糖基所得[M-C6H11O5-H]-,结合参考文献[9]鉴定为甘草苷。峰23在负模式下准分子离子为m/z459.132 2[M-H]-,分子式为C23H24O10,在二级质谱图中可见明显的m/z255黄酮苷元信号,为母离子失去1糖基所得[M-C8H13O6-H]-,结合参考文献[9]鉴定为6″-O-乙酰甘草苷。

以甘草苷(化合物19)为例,如图3所示,说明其断裂规律,其中m/z417.120 4为甘草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裂解产生二级碎片离子为m/z255。

图3 ESI-模式下的甘草苷二级质谱图

2.2.3三萜类 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天然产物,以异戊二烯作为结构单元,通式为(C5H8)n。三萜类化合物多数含有6个异戊二烯单元,多为四环三萜或五环三萜,有游离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也有与糖结合成三萜皂苷的。本研究共鉴定出24个三萜类成分,其中包括3个归属于茯苓的三萜酸类和21个甘草中的三萜皂苷类。峰59在负离子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为m/z483.313 9[M-H]-,分子式为C30H44O5,在二级质谱图中明显找到m/z409,325,73的碎片离子,m/z409为母离子失去1-CH3CH2COOH基所得[M-CH3CH2COO-H]-,子离子继续失去1分子CO2得到m/z367碎片,其断裂规律符合三萜酸类裂解规律[11],因此,鉴定化合物59为茯苓新酸B。同样的规律鉴定化合物60为茯苓新酸A,化合物54为16α,25-二羟基去氢齿孔酮酸(16α,25-dihydroxydehydroeburiconic acid)。

鉴定出归属于甘草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共21个,其与苷元结合的糖基易断裂,因此,在二级质谱响应中都呈现出强苷元信号。如峰36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为m/z839.405 3[M+H]+,分子式为C42H62O17,在二级质谱图中得到m/z487,469,451碎片离子,m/z469为母离子失去2个β-D-吡喃葡萄醛酸基所得[M-C12H18O13+H]+,再脱去1分子H2O得到m/z451[M-C12H18O13-H2O+H]+,结合参考文献[12]鉴定化合物36为甘草皂苷G2。

以茯苓新酸B(化合物59)为例,如图4A所示,说明三萜酸类裂解规律,其中m/z483.313 9为茯苓新酸B的准分子离子峰[M-H]-,裂解产生二级碎片离子为m/z409和73。以甘草皂苷G2(化合物36)为例,如图4B所示,说明三萜皂苷类裂解规律,其中m/z839.405 3为甘草皂苷G2的准分子离子峰[M+H]+,裂解产生二级碎片离子为m/z487,469和451。

注:A.ESI-模式下的茯苓新酸B;B.ESI+模式下的甘草皂苷G2。

2.2.4内酯类 本研究共鉴定出内酯类成分5个,其中包括白术内酯类4个和肉桂中的香豆素1个。峰58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为m/z233.153 3[M+H]+,分子式为C15H20O2,在二级质谱图中得到碎片m/z187,131和105。其中,m/z187为母离子失去1-CH2O2得到[M-CH2O2+H]+,m/z131为子离子内部发生重排反应,失去1-C4H8所得[M-CH2O2-C4H8+H]+,进一步失去1-C2H2得到m/z105碎片,结合参考文献[13]鉴定为白术内酯Ⅱ。香豆素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天然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C6-C3结构,因其也具有内酯结构,二级质谱中裂解规律和白术内酯类似。峰27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为m/z147.044 0[M+H]+,其分子式为C9H6O2,在二级质谱图中得到碎片m/z103,为母离子失去1-CH2O2所得[M-CH2O2+H]+,结合参考文献[14]鉴定为香豆素。

以白术内酯Ⅱ(化合物58)为例,如图5A所示,说明其裂解规律,其中m/z233.153 3为白术内酯Ⅱ的准分子离子峰[M+H]+,裂解产生二级碎片离子为m/z187,131和105。图5B为香豆素(化合物27)的裂解规律,其中m/z147.044 0为香豆素的准分子离子峰[M+H]+,裂解产生二级碎片离子为m/z103和91。

注:A.ESI+模式下的白术内酯Ⅱ;B.ESI+模式下香豆素。

除了以上类别的化合物外,本研究还得到少数氨基酸、核苷酸、糖苷类化合物。

3 讨论

中药具有成本低、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因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随着系统生物学、信息学、网络药理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复杂性疾病的多靶点创新药研发是未来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经典名方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中药新药研发中意义重大[15-16]。但也因其化学物质复杂,药效物质基础难以明确,有效性研究证据不足致使研发困难重重。HPLC-Q/TOF-MS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实现化合物复杂体系的快速分析。本研究为全面表征苓桂术甘汤的物质基础成分,基于HPLC-Q/TOF-MS技术,对液相流速、柱温、毛细管电压、碰撞能等多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苓桂术甘汤成分快速分析的方法;再通过一级质谱图找到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然后再根据二级碎片信息,结合文献分析各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最终共鉴定60个化合物。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为苓桂术甘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但高分辨质谱技术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因此,通过该技术鉴定同分异构体比较困难。

本研究所鉴定的60个化合物,其中来源于甘草的42个、肉桂的2个、茯苓的3个、白术的7个,2味或2味以上共有的化学成分5个。因古代经典名方均为水煎煮提取,而茯苓中的三萜类成分和水不溶性多糖类成分难用水溶出,本方法完全还原古方,因此,在苓桂术甘汤提取物中检测到的茯苓特征成分较少。肉桂、白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类成分,挥发油在煎煮过程中受火候、煎煮时间等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肉桂和白术的特征成分也较少。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分析方法,表征苓桂术甘汤的化学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考虑到实际煎煮过程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难以控制,因此,未专门针对挥发性成分进行补充研究。不同的煎煮工艺会影响各成分的溶出,因此,不同煎煮工艺下苓桂术甘汤的物质基础可能会存在差异,后期也会持续研究与关注。

猜你喜欢

桂术分子离子甘汤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苓桂术甘汤治疗内科病运用概述∗
基于HPLC-HESI-HRMS 的水冬瓜根皮化学成分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PF+分子离子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92种工业染料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中的离子化规律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啁啾激光场中氢分子离子电离过程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