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5-07张勇
张勇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康复科,山东邹城 273500
在广大的中老年人群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异常、受到其他创伤或者人体机能自然老化等因素引起的, 属于一种退行性局灶性关节软骨疾病[1-2]。 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屈伸受限以及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等疾病,不仅极大地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并且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现在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式比较多, 比如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等,手术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很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3-4]。 随着中医医疗技术的发展,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中医技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此,该文特选择该院2018 年5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相关病例136 例,分析并研究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6 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68 例。单一组中有女38 例,男30 例;在年龄方面最大值为77 岁,最小值为40 岁,平均年龄为(58.6±18.5)岁;在病程方面最大值为5 年,最小值为8 个月,平均病程为(2.9±2.1)年。 联合组中有女37例,男31 例;在年龄方面最大值为78 岁,最小值为42 岁,平均年龄为(60.1±17.9)岁;在病程方面最大值为5 年,最小值为6 个月,平均病程为(2.8±2.2)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该单位伦理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了这项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膝关节性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诊断予以确诊;②完全知晓该次研究内容,且在知情同意书中予以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合并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③在治疗前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
1.2 方法
单一组采用推拿的方式治疗,首先,帮助患者调整为俯卧位姿势,通过扌衮法按摩其小腿和大腿,持续时间为3~5 min,通过揉、拿等手法对其局部肌群进行按摩和推拿,持续时间为2~3 min;然后帮助患者调整为仰卧位的姿势,通过扌衮法按摩其股四头肌,持续时间为2~3 min,通过揉、点等手法对其鹤顶穴、血海穴、阳陵泉穴等进行按摩和推拿,通过手指对患者的股骨与髌骨关节缝侧部位进行捏握,进行10~15 次的上下滑动[5]。 最后,对患者的膝关节周围采用凡士林进行擦拭[6]。
在此基础上,联合组联合应用温针灸治疗,帮助患者调整为仰卧位姿势,在其膝关节下放置一个薄垫,选择其阳陵穴、足三里穴、内外膝眼穴以及梁丘穴等穴位予以消毒处理,然后在穴位中插入1. 5 寸一次性针灸针,保持30 min,之后在针柄上插好2 cm 点燃的艾条,每个穴位2炷,1 次/d,每周进行5 次治疗[7-8]。
上述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4 d 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疗效:①显效: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完全不受限,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幅度超过70%;②有效: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在治疗后明显改善,关节活动轻微受限,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幅度在30%~70%之间; ③无效:患者在治疗后没有达到上述标准。
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通过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予以评价,患者获得的分数越高证明其具有越好的关节功能。
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予以评价, 患者获得的分数越高证明其具有越强的疼痛感。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 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膝关节功能
治疗前, 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单一组(n=68)联合组(n=68)t 值P 值56.4±5.2 56.8±4.9 0.462>0.05 72.3±3.7 86.1±3.2 23.262<0.05
2.3 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单一组(n=68)联合组(n=68)t 值P 值6.8±0.6 6.6±0.7 1.789>0.05 4.7±0.5 3.0±0.3 24.041<0.05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 多发的骨科疾病,其主要的发病群体为广大的中老年人。 关节软骨坏死或者出现变性退变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 患者在发病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容易导致下肢功能障碍,再加上该病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以及容易反复发作等一系列的特点,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9]。 目前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0]。
在中医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中医治疗技术,其中常用的方法为温针灸和推拿按摩等, 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祖国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被归于“骨痹”和“痹症”的范畴,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是肝肾不足,进一步导致的筋骨失养, 所以在该病的治疗中要坚持补肝益肾、温经通络以及祛瘀止痛的原则。 中医推拿主要是立足于骨运动,并且关注于松解膝关节周围粘连软组织[11]。在推拿治疗中, 通过对患者周围痛点的推揉和点按等按摩方法来实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效果。 不过推拿按摩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症状,因此在该次研究中,联合应用温针灸的方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对梁丘穴进行温针灸治疗能够极大地缓解患者僵直、腰痛和足寒等症状,对阳陵泉穴进行温针灸能够缓解患者的各种僵直和经筋病变等症状, 而对足三里穴和内外膝眼穴进行温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炎的症状,针对上述的穴位进行针刺能够进一步地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补益气血等目的,而且还可以使患者患病部位的微循环得以改善,有效地减少起血液黏稠度,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地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此外,温针灸和推拿按摩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均没有不良反应, 也不会对患者的正常机体造成损伤, 两种方式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地增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12]。
在该次研究中,单一组采用推拿的方式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联合应用温针灸治疗,结果发现,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单一组80.8%(P<0.05);治疗前,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 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86.1±3.2)分、疼痛(3.0±0.3)分明显优于单一组(72.3±3.7)分、(4.7±0.5)分(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王浩然[13]的研究:观察组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82.05%(P<0.05), 与李丽文[14]的研究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比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基本一致,表明温针灸和推拿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 温针灸和推拿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疼痛。
综上所述, 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且缓解其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