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认识百年大党的优秀特质

2021-05-06吴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摘 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百年的时间里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救国、兴国、富国到强国的伟大飞跃?从党的历史、理论和政党比较看,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在于自身积淀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特质:有理想信念、有科学理论、代表整体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有巨大组织优势、勇敢担当使命、有强大领导力、坚持自我革命。这些优秀特质是党必须长期传承好的宝贵政治财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100周年;政党比较;优秀特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2-0101-10

[收稿日期]2021-02-18

[作者简介]

吴辉(1969—),男,湖北监利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党理论、党的建设原理。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历史,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逐步实现了从救国、兴国、富国到强国的伟大飞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深刻认识、自觉传承党百年来积淀形成的优秀特質,对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早在1947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26周年大会上,周恩来即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五个特点:“一是最彻底的革命的党,二是群众的党,三是武装的党,四是有理论的党,五是团结的党。”[1]P495这五个特点,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五大优点,是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012年6月,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五个独特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强调“这种优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力量,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法宝”[2]。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有必要也更有条件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特质进行再提炼、再提升,以形成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更高认同。

一、中国共产党是有理想信念的党

与西方国家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党的巨大政治优势。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3]P144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早已融入党的“血液”,渗透在党的方方面面。从党的名称看,“中国共产党”本身就表明了党的理想和目标;从党内称呼看,“同志”本身就表明了实现共产主义是全党的共同志向;从入党誓词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看,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可以说,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展开的。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是历史的选择、党的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在种种救国主张和努力纷纷破产的情况下,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就像毛泽东后来指出的那样,“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4]P1514,改成了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进的方向。

依靠理想信念,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由信仰而生的凝聚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的‘真人”[5]。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刘胡兰、江姐等千千万万慷慨赴死的共产党员,都用大义凛然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所以毛泽东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6]P292正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取得了全国政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依靠理想信念,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1949年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一段波澜起伏、辉煌曲折的历程。面对国内外种种压力和困难,党坚定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带领人民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依靠理想信念,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3]P111他从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与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关系,深刻阐述了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靠这样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依靠理想信念,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7]要求“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党的十九大强调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2019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激励全党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是有科学理论的党

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政党,但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以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武装头脑的政党并不多见。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8]P31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任何权势,没有一兵一卒,但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却能赢得世界上许多人的尊重和信仰,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根本原因在于其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包括哲学、政治經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

1920年,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陈望道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不仅如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还注意把马克思主义跟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并且把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讲清楚了。所以,中国共产党跟以往中国历史上其他政党第一个不同,就是它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解决中国问题的纲领。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主要内容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毛泽东思想在许多领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领导革命的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思想,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并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三、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整体利益的党

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东西方政党的地位和作用也存在差异。每个国家都有政党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等。不少西方国家政党虽然标榜以国家利益为己任,但往往只代表某个社会阶层的利益,没有哪个政党能够代表全社会或广大人民的利益。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致力于代表整体利益的党。

在西方,政党的本意是代表部分。政党的英文名称叫party,法文叫parti,德文叫partei,西班牙文叫partidos,其词根都是part,即“部分”。在西方政党理论看来,一个社会是由不同的利益团体组成的,每个利益团体都要有自己的利益代表,也就是一部分利益的代表,因而多党制不可避免。各个政党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然后通过竞选和票决,得票多的党获胜,一个多元社会就这样通过票数完成从分化到整合的过程。西方政党作为部分利益的代表,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想把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最大化,都不对国家的整体利益承担终极责任。这种模式走到今天,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分裂,即使是英美这样的西方大国也不能幸免。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整体利益的党。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就声明:“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9]P42“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0]P809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总是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不仅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致力于消灭剥削,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创新,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民主集中制等,将人民的整体利益集中起来,将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使人民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然后“撸起袖子一起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就是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立场和政策的宣示,无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社会其他各阶层的人士,都能从中找到代表自己利益的内容。正是这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及其实践,使人民的整体利益得以成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代表整体利益,主要受到来自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1]P413,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二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而来,由统一的执政集团进行治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大一统,自古就没有普遍的党派传统。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采用了西方的多党政治模式,导致了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而且每个军阀后边还有不同的西方国家支持,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政治教训。“中国今天的政党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党。中国执政党本质上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儒家执政集团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代表不同利益群体进行互相竞争的政党。”[12]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体利益,符合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具有道义优势。三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牺牲了无数共产党人的生命,才换来了共和国的诞生。党无比珍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牺牲和奋斗。毛泽东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10]P1098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不仅忠诚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样忠诚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四、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国家的文明进步,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方案。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永恒密码”。

(一)永远把人民幸福作为党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所为之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誓“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毛泽东要求全党时刻都要注意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财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努力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尽快好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此,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领导人民迎来了从温饱到小康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P3这一宣示,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效。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让人民不断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历史。

(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离开了人民,党就会一事无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4]P51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5]P13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指出:“我们现在不是有许多困难吗?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16]P293,“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17]P581。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8]P342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描绘为“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从而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决定性力量。正是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党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1939年2月,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9月,毛泽东在悼念张思德的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论联合政府》的報告中,首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到了唯一宗旨的高度。同时,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首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总纲和党员应尽义务。此后,历次党章修正案都重申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性质的直接反映,是党得到群众拥护的真正原因。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在不同历史时期,党代表和体现人民利益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了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和路线。建国初期,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以后,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纲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部署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有这些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毛泽东说过:“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9]P409,“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10]P1096。习近平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13]P27坚持走群众路线,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五、中国共产党是有巨大组织优势的党

中国共产党集中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集中了全国各个领域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建立了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这是巨大的组织优势。与相对比较松散的、高高在上、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西方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能够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一)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组织覆盖所有部门、所有领域,深入基层。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为党拥有强大的组织力和领导力提供了结构性支撑。首先,党有严格的党员发展规定。申请入党者,从表达入党意愿到成为正式党员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申请者的政治觉悟和现实表现,必须通过组织的综合考察。其次,党的组织网络严密。党拥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网络,实现了与国家和社会各领域的“无缝对接”。所有的党员都被编入党的一个支部,以支部作为基础组织以及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再次,党的组织架构日益科学。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全面强化,党的职能体系全面优化,党组织从“有形覆盖”迈向更高质量的“有效覆盖”。

(二)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否凝聚人心,能否有决断力和执行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否把真正优秀的人选到重要岗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一项选人用人原则,也是党历经百年依然年轻的关键所在。在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等要求,坚决反对山头主义、任人唯亲。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新中国建设,更是一贯坚持把贤与能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培养选拔使用干部方面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各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日益完善。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习近平更是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特别强调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从而赋予选贤任能用人机制更多的当代意义。与西方的选票政治相比,中国的“贤能政治”以“选拔加选举”为特点,也就是要经过初步考察、征求意见、民调、评估、投票、公示等程序,来选出政治过硬、能力出色、清正廉洁、民望很高的干部。经过这样层层考核选拔出来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具有高度的政治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有在中国社会各领域主持工作的丰富阅历和经验,都取得突出业绩赢得了人民拥护,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领导力量。现在,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用人机制的优势,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的认可与借鉴。

(三)刚性严明的组织纪律

纪律是组织运行和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征。毛泽东明确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指出“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牢记在心”[3]P112,习近平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19]P9,无数鲜活事例也都证明了严明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纪律建设,党的二大就提出了第一个系统完整的党章,党员的组织生活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进行。土地革命时期,党加强对军队的领导,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延安时期开始,党的纪律规矩逐步丰富成熟,党中央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纪律规矩。十八大以来,党着力加强纪律规矩建设,明确要求任何党员,不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决不容许反对党的领导,决不容许反对党的大政方针,决不容许拉帮结派,搞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以此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证明,严明的组织纪律,有利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组织发挥效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党的各项事业能够致胜的重要法宝。

六、中国共产党是勇敢担当使命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担当党,不是西方模式下的‘选举政治党。”[20]西方“选举政治党”关心的是竞选,以追求选票最大化为目标。政党为了赢得竞选,往往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导致了民粹主义泛滥、短视政治猖獗、社会四分五裂、国家发展无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紧密联系着的是中国共产党超强的担当精神。只有对真理有追求、有信仰,才会牢记自己的使命并承担起这份使命所赋予的责任,这就是担当精神。担当,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各种急剧变化的严峻考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为中华民族、为人民、为历史的责任担当。

勇敢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纵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向着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勇敢担当、不懈奋斗的伟大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挑民族解放的重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党带领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终于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建国初期,为反抗美国侵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场历时33个月、付出重大牺牲和代价的战争,为新中国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1959年,苏联领导人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租借大连港、建立联合舰队、驻军等要求,企图使中国跟东欧一样,成为苏联的附属国。中国党和政府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坚定维护了国家主权。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果断作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发展的新局由此开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局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先后战胜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担当。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战争年代,共产党员胸怀崇高理想,用英雄壮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和平年代,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李大钊、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廖俊波,以及钟南山、陈薇等,无不具有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是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勇敢担当使命?这首先源于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党能够认清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制定并执行长远规划,一步一步朝着奋斗目标前进。其次在于党的自我革命。党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从而使党能更好地担当起历史重任。

七、中国共产党是有强大领导力的党

强大的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不是西方模式下的“清谈俱乐部”,而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是领导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党负责制定落实各项方针政策,负责协调处理各种难以避免的矛盾。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

(一)强大的政治领导力

政治领导力主要表现为党在关键时期和重要时刻发挥政治定向的作用。[21]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发挥有不同的侧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召开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重要基础;发起渡江战役,粉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美梦;召开新政协会议,奠定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民族复兴从此迎来崭新曙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使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實质上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彻底扭转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举旗定向,为现代化建设擘画蓝图。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作出扭转乾坤的重大决策;1992年邓小平发表振聋发聩的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强大的思想引领力

思想引领力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运用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抵御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思想引领力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持久战理论的提出;以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思想引领力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是: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思想引领力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持续引领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事业。

(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群众组织力是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并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自觉行动的能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在群众支持下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也都是在群众的全力支持下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下,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形成群众路线、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无不凝聚着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创造的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始终在场。

(四)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社会号召力是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政党领导魅力和信念吸引力,是让群众跟着走的感召能力。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初步显示。1935年发生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党的社会号召力感召下,一大批杰出的知识分子从国外学成归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祖国的国防和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全民合力捐款捐物,弘扬人间大爱,无一不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说到底是由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是践行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要求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一种大“道”,而非小“术”。[22]

八、中国共产党是自我革命的党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能力是世界上其他许多政党所不具备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世界上有不少盛极一时的大党老党,最后衰落甚于灭亡。它们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自身。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历史中,经历过多次自我革命的重大事件,对党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从此,中国革命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历时3年的全党整风运动具有强烈的自我革命意义。它既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深远影响。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又一次具有伟大自我革命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的伟大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刮骨疗毒、重典治乱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一系列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举措彰显了党鲜明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清理了骄奢萎靡之气,扫除了对党怀疑否定的阴霾,重构了党内新风正气,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非凡胆量和气魄进行自我革命,其力量源泉在于:一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对远大理想的坚贞不渝,保持追求理想的政治定力,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坚定的人民立场。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无私则无畏。所以只要对人民有利,党就敢于纠正自己身上的任何缺点错误。三是坚实的制度支撑。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最重要的组织纪律,也是党能不断修正错误,实现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四是科学的批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切工作的动力,没有它就无法改进工作。”[23]P168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靠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五是成熟的领导核心。有没有成熟的领导核心,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多大程度上犯错误以及能否正确纠正自身所犯的错误。因此,成熟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纠正自身错误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形成的八个方面的优秀特质,涵盖党的信仰、理论、性质、立场、组织、修养、力量、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先进性、纯洁性,是党极其宝贵的政治财富。深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党必须传承好这些财富,并使之在新的時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J].求是,2012(1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金一南.追寻信仰的力量[N].人民日报,2010-06-29.

[6]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8]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张维为.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形态[J].中国报道,2012(8).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20]张维为.国际比较凸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N].光明日报,2019-08-12.

[21]郭庆松.三大里程碑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J].中国领导科学,2019(5).

[22]虞云耀.锻造新时代党的领导力[N].人民日报,2018-08-15.

[23]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Abstract:Why is the CPC able to unite and lead the Chinese people in achieving the great leap from saving and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o making China a rich and powerful country in just one hundred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PCs history,theories and comparison of political parties,the “secret code” of the CPCs success lies in a series of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accumulated and formed by itself:having ideals and beliefs,mastering scientific theories,represent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being people-centered,having hug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having the courage to assume the mission,having strong leadership,and persisting in self-revolution.Thes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are valuable political assets that the Party must carry forward in the long run.

Key words:CPC;centennial;comparison of political parties;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責任编辑:徐国栋)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