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家长真正需要的“家长会”
2021-05-06潘媛
潘媛
“我用过小刘妈妈支的招,辅导家庭作业果然心情好多了,感谢老师提供这个交流机会。”这是家校联系本上家长给老师的留言。显然,上周刚刚结束的家长会的效果开始发酵了!
倾听家长心声,让问题真实呈现。两周前,一年级几位班主任聚在一起,商讨家长会开什么内容。有老师说:“做个典型问题讲座吧!”有的说:“就各科老师讲讲班级孩子的共性问题吧!”
“既然是家长会,不妨让我们听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最想在哪些方面得到帮助吧!”有位老师的声音从人群中冒出来。
是啊,家长会的主角应该是家长,我们应该看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帮助。于是我们设计了调查单,涉及学生在家学习、生活、行为三个板块,让家长说说孩子的优点,遇到的问题及希望老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很快,孩子们把问卷单带回了学校。经过汇总梳理,我们发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
怎么督促孩子的作业和检查?
怎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怎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出现行为上的问题家长怎么引导?
问题比较琐碎,有些是以老师为主导就能解决的,有些是孩子在此年龄段出现的共性问题,有些则是需要学科老师共同关注的。通过排序、筛选,最终我们确定将此次家长会聚焦于这三个问题:家长如何陪伴学习?一年级的孩子需要达到怎样的自理程度?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
这三个问题,是以解决家长目前最焦虑的问题,最需要家校紧密合作的地方以及家长需认识的孩子年龄段特征为出发点的。换位思考,倾听家长的心声,让问题真实呈现,是家长会的基调。
创设情景,让家长在对话中反思。本次家长会,跟一节真正的课堂一样,家长们通过游戏环节现场组合成几个小组,通过自荐、互荐等方式領到各自的任务,善于表达的做中心发言人,善于书写的做记录员,有领导才能的做小组长……课堂表现优异的还能得到老师的小贴画。家长们在交流中,仿佛已经给自家孩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来,让家长能舒适、毫无防备地“闲聊”,真能聊出好方法。
给家长提供研讨工具,让任务切实可操作。我们将问题分解成具体的小话题,如将“陪伴学习怎么陪”聚焦为“各科日常需要家长协助陪同的地方有哪些”,从准备、预习、听读等几个方面,设计表格引导家长讨论“哪些是可以协助孩子做的,哪些是家长一定不要做的”。
针对问题三“孩子拖拉怎么办?”我们选择用十字因果图来引导家长先分析原因,再从中找到解决策略,目的是让家长能将镜子面向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帮助孩子。
给家长回应,让学生的进步有章可循。家长在交流后可能会调整之前不当的教育方法,但每个孩子适合的方法都不一样,家长可能不知道哪种更好,于是,我们借助科研处的力量,为每班邀请一位专家老师,在家长们讨论和分享的基础上,找出最核心的几点给家长专业的育儿建议,并推荐给大家一些育儿专业书籍。家长们纷纷掏出手机,有的将讨论成果拍照,有的打开APP查找老师推荐的育儿书籍,有的在跟家属讨论育儿路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老师们也没闲着。会后,我们一起梳理了家长们讨论的成果,通过分析归类,将家长们的智慧纳入年级课程培养目标里。除此之外,在接下来的假期作业设计中,也会充分考虑家长们对亲子活动的建议;还有家长对陪伴学习的研讨,也促使老师们对教学更加细致和耐心……
家长会的核心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换位思考,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是家长真正需要的家长会。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