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2021-05-06王伟伟

关键词:宠物因材施教教学方式

王伟伟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但调查研究表明,部分教师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1.没有内涵

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时候,过于注重课本或者课外阅读,忽视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作文缺乏生活经验的支撑,只局限于模仿范文,内容与实际相差万里,缺少真情实感,没有内涵。

2.教学方式程序化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阅读教学和积累语文知识,忽视了写作教学,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方式单一且程序化,没有趣味性,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交流和互动。

3.写作与阅读脱节

写作和阅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是目前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将二者结合,仍然存在写作和阅读分离的问题,没有充分利用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导致学生虽然阅读了很多优秀文章,但是在写作时并没有将阅读所得展现出来。

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措施

1.综合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真实有趣的生活元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领会“生活体悟”这四个字。什么是生活体悟呢?它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练,而是需要教师指导和启发,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进而写出吸引人阅读的好文章。

比如,以“我家的宠物”为主题写作,教师可以先通过展示圖片指导学生。小学生喜欢小动物,有的家里还养一些小猫、小狗之类的宠物。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导入功能,营造“宠物乐园”的既视感,让学生移情于景,细心观察小动物的可爱模样,还可以描述一下自家的宠物,在交流互动中产生灵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还可以讲述古典故事,或神话故事,比如“二郎神与哮天犬”以及电影《忠犬八公》,指导学生了解狗的可贵品质,进而回忆自己与宠物之间的有趣故事,写出真情实感。

2.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主流教学理念,而因材施教是人本教学理念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核心,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写作思路。

比如,以“我有一个愿望”为题作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个体差异,导致作文水平不同,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然后分别针对这两类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学困生看到题目,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有可能他们连写作主题都搞不清楚,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地指导,让学生大概了解写作框架或者范围,确定写作思路。学优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强,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展开想象写一篇抒情文;有的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厚重,可以让他们写一篇歌颂美好品德的记叙文。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3.注重教材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好作文不是看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练”是写作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写作练习,即使学生没有思路,也要鼓励他们勤练习,哪怕只是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只要学生肯动笔,久而久之就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首先,教师要激励学生。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学生产生写作积极性的关键。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实施任务指导教学法,明确写作方向,布置多种不同层次的写作任务,从而不断提升写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都是教师和家长最为关注的,好的作文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反思和勤于总结,不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个性开展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宠物因材施教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抬起脚来
养宠物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