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三项机制激活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支撑体系

2021-05-06周理

中国共青团 2021年7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南宁市志愿

周理

近年来,共青团南宁市委积极探索青年志愿服务“去行政化、强社会化”,通过构建“协同共建、保障扶持、激励引领”机制,南宁市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逐步从行政主导向社会化动员转变;工作模式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为主向基层化、常态化、品牌化的社会志愿服务项目齐头并进推动;管理方式从阶段化、松散化向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更好促进了我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协同共建机制,高效整合社會资源共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

创建青年志愿服务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7月,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创建青年志愿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精准整合17家(第一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属地高校等社会力量,打造集青年社会融入、实践育人和服务中心工作为一体的志愿服务保障平台。中心与社会联建单位共同拟定管理制度、签订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形成11人的固定工作队伍。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

改革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充分发挥链接社会资源的作用,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适当扩大了单位(社会团体)会员比例,向国企、民企、青年社会组织、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倾斜,切实增强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参与覆盖面。2020年11月,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换届,非政府背景的社会会员累计增设共101个。

构建“114”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工作格局。即围绕1个目标:在服务大局中推动实践育人;构建1个体系:高效管用的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支撑体系;打造4个承载链环:纵向是团市委青年志愿者部——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心——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服务协同工作站),横向是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建立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将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完善中心、青空间等团属活动阵地,为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场所,与传统社区服务互补提升。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务信息整合、便民服务、体验招募、组织孵化和主题活动等功能,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综合性志愿服务,将青年志愿服务延伸到志愿服务最前端。成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引入社区专职社工,建立“社工+志愿者”工作队伍,打造“团干+社工+志愿者”联动志愿服务模式,带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建立保障扶持机制,积极创造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自主发展的良好社会条件

建立保障扶持资金。为推动志愿服务发展,设立志愿服务运作专项经费,探索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竞争性资金分配和优秀项目评选,争取到众多项目资金,为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物资保障。2020年,为社会组织等提供了200万政府采购资金,为疫情严重地区募集物资和承接项目创造的市场价值约490万元。2021年拟整合各类资源实施30个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创造市场价值预计突破500万元。

举办“志交会”。联合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每年定期举办“志交会”,进行社会资源链接和整合。已为30多个社会组织承接支持志愿服务项目70多个,获得社会支持资金累计400多万,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公益资源,积极扶持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

创建“初心课堂”。开设南宁市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和宣讲夜校班“初心课堂”。开设《争做黄文秀式好青年》《志愿者文明礼仪》《志愿安全和应急演练》等免费课程,同时,将沙龙、专题讲座、茶话会、家庭亲子活动、应急演练、考察交流等与志愿服务融合。“初心课堂”开班以来,免费服务137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孵化60多家社会组织,培育100多名青年志愿者骨干和20名青年志愿者领袖,评选出20名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形象大使和5个精选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建立激励引领机制,有效激活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力量

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修订《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完善《南宁市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以“社会参与为主、政府支持为辅、服务时长奖励”为重点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2020年11月,全市12个县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的完成注册手续,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积极运用科技网络手段,搭建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及时对接。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队登记管理制度,在全区率先提出青年志愿服务队创建“南宁标准”(即“四有标准”:有队名、有队长、有队旗、有队服)。

完善激励回馈制度。注重把中心资源优势与激励回馈制度建设相结合,激发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荣誉激励方面,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和志愿服务活动成效,积极开展市、县、乡等各个层面的星级青年志愿者(组织)、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团体、企业及项目进行表彰。

品牌化示范引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社区和人群策划开发不同类型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基层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2020年,中心联合社会联建单位,实施了“抗疫”——消杀战士、志愿服务进社区学雷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老旧小区攻坚整治及“小小志愿者”、垃圾分类语音播报引导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共青团》杂志等主流媒体报道,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中心工作人员先后荣获第23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广西十大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广西优秀共青团员”、南宁市直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南宁市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秋姑娘来了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相敬如宾
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养老地产发展研究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南宁市举办首届中小学古诗词大赛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
浅析艺术高校图书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