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变迁
2021-05-06商箫怡郝锐
商箫怡,郝锐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
一、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概述
古人曾云:“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其中花丝是指用金、银、铜等延展性良好的金属为原材料,使用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结合传统吉祥纹样制作出各种图案造型;以挫、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做成托或爪形凹槽,镶嵌以各种宝石。此外,在宝石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也会以烧蓝和点翠进行点缀。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在我国已有3000年的历史,在商代的金银错工艺中,产生了花丝镶嵌技艺的雏形。金银错纹饰构成有线状、片状和线片结合状,在铸制凹槽时,这三种纹饰特别是线状纹饰有时嵌入得细如发丝。汉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多用花丝、镶嵌、錾刻、锤鍱、炸珠、焊接等技艺。唐代金银器中花丝镶嵌的技艺逐步走向成熟。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花丝镶嵌技艺由于采用金、银为主的贵重材料,工艺复杂且匠人培养难度大,一直为皇家贵族所垄断和享用,唐代宫中先后成立了金银作坊院、文思院,元代有了金银器工局,明代有银作局,到了清代则在宫中设立了造办处。由花丝镶嵌制作出的金银器一直与权贵相连,等级享用,特别是到了明清以后,花丝镶嵌技艺被人们广泛视为宫廷技艺。
花丝镶嵌是手工制作业中的佼佼者,在《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西镂之工,教以四年”,这说明在唐代花丝镶嵌工匠上岗前要学徒四年,而且是技艺要求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手工艺。唐代后期花丝镶嵌艺人们作为宫办作坊的工匠,实行世代承袭的服役制度,这使得专属的技艺在家族后辈中延续下去。根据出土的文物底部刻有的铭文“臣匠邵元审”“臣匠陈景夫”和“筱桥东陈铺造”可以推断,唐代以后花丝镶嵌行业的传承模式除了亲缘传承外还有地缘传承和业缘传承。
二、花丝镶嵌技艺在天津武清县的发展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在清末民初落户于天津武清,历史上的武清县(今天津武清区)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花丝镶嵌工艺的传入、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环境。
清朝末年,对外赔款和列强的掠夺让金银流失极为严重,加之衰败的国力,昔日皇家工艺的辉煌不再,花丝镶嵌等诸多曾服务于宫廷的匠人们也在这段时间流入民间。1910年曾在北京宫廷造办处从事花丝镶嵌制作的老艺人马有志等人陆续返乡,他们将宫廷艺术和优秀技艺带入武清县,建立花丝作坊并广收徒弟,使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虽经乱世却得以延续。从此这项珍贵的宫廷技艺在武清县扎了根,当地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以单一家庭、父子式的亲缘传承方式延续。
>图1 花丝与镶嵌质量检验标准
>图2 三英战吕布银鼎炉
>图3 景风花丝点翠宫扇
从解放前的战乱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武清当地花丝镶嵌老艺人一边务农一边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银、铜制品的零星加工以维持家人生计,1958年开始为通县华丝厂做少量代工。20世纪70年代初,天津首饰厂从武清县高薪聘请多位花丝镶嵌老艺人进厂传授技艺。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武清县大良镇北小营村成立了花丝镶嵌的村办企业,开始大量生产宫廷花丝镶嵌首饰和摆挂件出口,不仅村里很多人从事花丝制作,还带动周边村镇学习从事花丝技艺。
三、天津首饰厂花丝镶嵌技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交往,开拓了花丝镶嵌产品所对应的国际市场,同时也促进了天津地区花丝镶嵌技艺的恢复、提高和发展,天津首饰厂成为天津花丝镶嵌技艺发展的中坚力量。
1972年天津首饰厂工人李万庆受厂长刘国秀的委派,从天津武清县、北京通县请来晋继年、宋庆春、王清、赵连斌、车冒年、郭金宝等老艺人,进厂传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学徒多是18岁左右的中专、高中毕业生。天津首饰厂在花丝镶嵌人才培养方面制定了“三年零一节”的计划,其中“三年”就是学基础、学基本功,这三年间会逐步投入到生产实践中;“一节”就是在三年学徒期满后继续提高、深造,学徒三年出师后由厂里公派去北京通县花丝厂继续深入学习一年,以便积累更扎实的实操经验。
为适应大量出口订单的需求,天津首饰厂花丝镶嵌组进一步扩大生产和销售,并制定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其中关于花丝与镶嵌的质量检验标准长达23条(图1),详细地规定了花丝镶嵌产品从设计、制作到完成出厂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执行标准。在学徒进厂学习的三年,首饰厂也制定了实习方案,名为《首饰设计与制作综合实习》,有针对性地模拟客户和市场,进行常规首饰设计、个性化首饰设计、模拟首饰设计与绘制参考效果图的任务。
随着花丝镶嵌技艺的进一步发展,老艺人们为天津首饰厂培育了多名优秀传承人,如孙奎成(1952—2009)、林永平、侯燕洁、论紫玲、辛俊芝、常丽文、魏秀芝等人。其中孙奎成凭借其优秀的技艺升为花丝镶嵌组组长,并与老艺人赵连斌等人合作,为李先念主席夫人林佳楣女士制作了花丝镶嵌老翠领花《花开富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天津首饰厂花丝镶嵌技艺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天津首饰厂的花丝镶嵌产品多以大型银器皿(如鼎、炉、和、熏等)和首饰、佛像为主,产品远销海外。期间,天津首饰厂作品《三英战吕布银鼎炉》获全国百花奖——银杯奖。(图2)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际市场不景气,出口订单量锐减,花丝镶嵌等传统技艺制作的产品销售量骤然下降,天津首饰厂包括花丝镶嵌在内的所有生产工作停滞不前,工人们纷纷辞职离厂;因工厂管理松散,厂内关于花丝镶嵌等技艺生产的相关档案资料、样品、材料和工具大量流失。
四、21世纪至今天津地区花丝镶嵌行业生存现状
因为花丝镶嵌使用的原料为金银等贵金属,所以较之一般企业,从事该技艺制作的作坊、工作室和私营企业都承担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花丝镶嵌技艺程序复杂、难度大,学徒期长达三年(学徒期间薪水微薄、生存压力大,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很难形成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老艺人们面临后继乏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花丝镶嵌技艺的发展尚属相对困难。
继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天津地区的花丝镶嵌行业,除了利用自身优势生产出诸多具有特色的精品外,在对传承人的培养上也下足功夫,为花丝镶嵌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同时,天津地区艺术类院校师生也成为花丝镶嵌的设计者,创作了大量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花丝镶嵌作品。
(一)德阳珠宝设计工作室
天津地区从事花丝镶嵌技艺的工作室中,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鹏成立的德阳珠宝设计工作室极具代表性。
王鹏原为天津首饰厂设计员,于20世纪90年代末辞职后在天津市滨江道附近成立了德阳珠宝工作室,并聘请了天津首饰厂花丝镶嵌老艺人赵连斌、林永平和设计员秦朴。王鹏对于花丝镶嵌的思路是坚持创新精品策略,主要业务是首饰、摆件、佛像与供器。由于在大型摆件的制作中常常需要复杂的工艺和工序,花丝镶嵌技艺的具体实施方法也能在制作中自然地得以传承。王鹏基于传统工艺,自主研发“丝带镶”和“葵花镶”工艺,为花丝镶嵌技术创新作出独特的贡献,多次获得国内重要奖项。累计为31人进行下岗再就业培训,带徒11人。2017年,由王鹏申报的“津派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天津首饰厂改制为古鼎世家(天津)珠宝有限公司
2002年,原天津首饰厂工人刘军承担起天津首饰厂的管理工作,以生产销售金银饰品维系着天津首饰厂的生存,并逐步有了起色。后在刘军的多方搜寻和保护下,首饰厂大型银器皿样品、技术管理制度手册、生产工具和设计图纸才得以保存至今,为现今花丝镶嵌技艺的工艺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14年,刘军成立古鼎世家(天津)珠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鼎世家),重金聘请侯燕洁等原首饰厂的老艺人们重返工作岗位,并积极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古鼎世家集花丝镶嵌、錾刻、烧蓝、金银细工等传统手工技艺者,于2015年正式组建了“津派花丝传承基地”,由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高级技师组成了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平台。2017年,古鼎世家的花丝镶嵌传承项目“津派花丝制作技艺”被列入天津市河东区非遗名录。
为弥补设计上的不足,古鼎世家近年来与天津市多家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2018年与高校教师合作的作品《景风花丝点翠宫扇》获得第三届“天工精致国际珠宝设计作品大赛”摆件组金奖”。(图3)
(三)武清区花丝镶嵌的亲缘传承仍在延续
进入21世纪,武清区的花丝镶嵌行业仍保留了亲缘传承模式,马有志的后人马国庆、何爱莲先后在武清区成立华昌工艺品厂和荣金工艺品有限公司,从事花丝镶嵌技艺的设计、生产、传承和发展工作,产品远销国外。2017年,由马国庆申报的非遗“宫廷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天津市武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武清当地一些以承接订单为主的家庭式花丝镶嵌作坊也逐渐发展壮大,这些作坊的负责人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利用秀场展示、网络或自媒体积极宣传花丝镶嵌技艺,并取得不错的反响。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马赛(1992年出生),由其申报的“马氏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于2020年列入武清区非遗名录。
总结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历史发展轨迹起起落落,每一次的发展都以国富民强为先决条件,现在的中国无疑又一次满足了这一条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在进行系统的实地走访、技艺分解、工艺实践、市场分析和文化研究后不难发现,天津地区的花丝镶嵌技艺逐步由以创造物质成果为主的技术手段,转型为以创造文化成果为主的高级创造。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的本质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播,虽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科技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文化是根基,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有传承人的创作思想和对传承的认识,花丝镶嵌这一古老而又珍贵的技艺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