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双硅取代的手性α-氨基酸和β-氨基醇的不对称合成
2021-05-06王润平曹艳军宋振雷
王润平, 曹艳军, 高 璐, 宋振雷
(四川大学 华西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非天然氨基酸是指非现有64种遗传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1],在基础研究[2]、药物研发[3]和生物工程[4]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由于非天然氨基酸具有位点特异性强、对蛋白结构扰动小和灵敏度高等特点,被普遍用于检测蛋白质结构变化[5]、环境监测[6]和蛋白质设计[7]。目前,随着药物研发中硅替代碳策略的发展[8],含硅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9]。氨基酸结构中引入硅取代基后,不仅有利于增强相应的多肽药物分子的亲脂性和组织渗透性,而且可以带来构象新变化,从而有助于发现新的生物活性。非天然氨基酸在结构上主要包括α-硅取代氨基酸(1)、β-硅取代氨基酸(2)、γ-硅取代氨基酸(3)、δ-硅取代氨基酸(4)、硅取代环状氨基酸(5)及其衍生物(Chart 1)。
Chart 1
Scheme 1
Scheme 2
Scheme 3
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结构独特的偕双硅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并挖掘了立体效应[10]、电子效应[11-12]等一系列特殊性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猜想是否可以合成与天然L-亮氨酸结构类似的偕双硅非天然氨基酸(Chart 1)。具体思路为:其结构中的氨基与羧基属于极性基团,与亲脂性的偕双硅配合也许可在保持或增强生物活性的同时,增强对酶降解的抵抗力,从而应用于多肽药物的研发。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偕双硅氨基醇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手性配体,并利用偕双硅强的空间立体效应,实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对映选择性转化。
以3,3-偕双硅醛(6)和(S)-叔丁基亚磺酰胺为起始原料,二者缩合后得到相应的亚胺(7, Scheme 1)。随后乙烯基格氏试剂对亚胺7进行加成,在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手性诱导下,高非对映选择性地生成烯丙基亚磺酰胺(8);8再通过更换保护基和臭氧化切断双键,得到Cbz保护的α-氨基醛(10);10经过Pinnick氧化和氢化脱除Cbz保护基后,得到偕双硅α-氨基酸(12);10也可以经过还原和脱保护基转化为偕双硅β-氨基醇(14, Scheme 2)。中间体11和13的ee值通过HPLC手性OD柱测定分别为99.3%和97.1%。14可以进一步以50%的收率转化为手性单噁唑啉配体(15, Scheme 3)。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Bruker AC-E400 MHz型核磁共振仪(CDCl3或CD3OD为溶剂,TMS为内标);Finnigan LCQDECA型质谱仪。
参考文献[10]方法合成6;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合成
(1)7的合成
(2)8的合成
(3)9的合成
(4)10的合成
(5)11的合成
(6)12的合成
(7)13的合成
(8)14的合成
将131.05 g(2.25 mmol)溶解于30 mL甲醇中,加入Pd/C 105 mg,插上氢气球,抽换气5次,搅拌下反应36 h(TLC监测)。移除氢气球,用硅藻土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3次,合并洗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B:二氯甲烷/甲醇=50/1,V/V)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固体14676 mg,收率88%, m.p.240.1~241.1 ℃; [α]D20=+16.3°(c=1.0 in CHCl3);1H NMR(400 MHz, CDCl3)δ: 3.90(d,J=11.6 Hz, 1H), 3.58(t,J=10.4 Hz, 1H), 3.42~3.23(m, 1H), 1.87~1.75(m, 2H), 0.96(q,J=8.0 Hz, 18H), 0.72~0.47(m, 13H);13C NMR(100 MHz, CDCl3)δ: 61.76, 55.15, 26.85, 7.96, 7.87, 4.35, 4.22, 2.38; HR-MS(ESI)m/z: Calcd for C16H39NOSi2Na{[M+Na]+}340.2462, found 340.2518。
Scheme 4
(9)15的合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化合物8的构型
由X-射线衍射图可知,所得手性碳为S构型。手性中心由底物7中S构型手性亚磺酰基控制,并以大于95/5的非对映选择性经过乙烯基加成生成烯丙基胺8(Chart 2)。
Chart 2
2.2 反应机理
乙烯基格氏试剂与7的加成反应,可能经历了六元环椅式过渡态(16, Scheme 4)。在过渡态16中,格氏试剂中具有路易斯酸性的镁金属中心与亚磺酰基中具有路易斯碱性的氧螯合,亚胺中体积庞大的偕双硅基团和与亚磺酰基中的叔丁基均处在平伏键,使16的能量最低,并最终高非对映选择性地生成S,S构型的8。
报道了偕双硅手性α-氨基酸和β-氨基醇不对成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和可规模化合成等特点。利用所合成的偕双硅β-氨基醇,还合成了偕双硅取代的手性单噁唑啉配体。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含硅多肽药物、含硅手性配体以及相关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