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探讨

2021-05-06吴福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

吴福山

(河北献县中医医院,河北 沧州)

0 引言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种非特异性感染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可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二者临床表现十分接近,无特异性,通常表现为尿急、尿痛、尿不尽、尿内分泌物异常、阴囊潮湿以及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同时还可伴有记忆力功能减退和精神差等神经衰弱症状,给患者身心造成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多以单纯西药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其中抗生素的应用较为常见,但由于男性特殊的解剖结构,抗生素较难进入前列腺,故前列腺炎的抗菌治疗并不十分理想[2],加上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基本无显著感染,因此对前列腺炎单纯采取西医疗法的临床收效有限,近年来,不少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报道也有增多的趋势,为探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疗法及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参与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一般对象。以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采取西医治疗)与观察组(n=100,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中,年龄18~60岁,平均(47.66±12.25)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1.77±1.15)年。对照中,年龄20~58岁,平均(47.25±10.11)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1.84±1.14)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前列腺液镜检,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相关诊疗标准,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②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相关文书,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②对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史者。③在本次研究开始前7 d内接受过相关治疗,影响疗效判断者[3]。④治疗依从性差,不配合相关检查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对前列腺炎进行细菌培养,以细菌培养进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依据,选择酸性、脂溶性相对较低的药物,本次研究多采取喹诺酮类药物。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给予患者三黄清淋汤,方药组成:黄芪30 g、黄柏15 g、黄岑15 g、车前草15 g、鸭拓草15 g、丹参12 g、薏苡仁12 g、川断山15 g、川穹15 g、败酱草10 g、山茱萸10 g、人参10 g、莪术8 g、白术8 g、甘草6 g、炮山甲6 g。上述方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加减,诸药以清水煎煮,留取药汁300 mL,分别于早晚两次服用。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禁止饮酒、忌食辛辣油腻之物[4]。

1.3 观察标准

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指数(NIHCPSI)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估,主要分为疼痛和不适评分、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分及排尿症状评分三大板块,总体评分依据:轻度症状为1~9分,中度症状为10~18分,重度症状为19~31分[5]。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①显效:经治疗,患者尿痛、尿频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CPSI评分下降>90%,前列腺液检查各指标提示正常;②有效:经治疗,患者尿痛、尿频等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NIH-CPSI评分下降在60%~90%,前列腺液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有明显减少;③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前列腺液检查各指标较治疗前无改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样本总数×100%[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在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疼痛不适、生活质量、排尿情况及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对比情况( , 分)

表2 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对比情况( , 分)

评分 时间 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 t P排尿情况 治疗前 6.77±2.36 6.81±2.78 0.120 0.913治疗后 1.35±0.89 3.52±0.94 16.7630.000生活质量影响 治疗前 8.85±5.21 8.97±5.87 0.153 0.879治疗后 2.78±1.54 5.63±1.08 15.1520.000疼痛不适 治疗前 15.44±5.24 15.77±5.47 0.436 0.664治疗后 4.21±1.02 8.66±1.25 27.5820.000总评分 治疗前 31.06±14.25 31.37±13.52 0.158 0.875治疗后 8.34±1.25 17.81±8.06 11.6110.000

3 讨论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以逆行感染为主,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棒状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而病原体持续存在以及感染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尿液反流和前列腺结石[7]。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学就更为复杂,与病原体感染、炎症、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以及免疫异常等因素都有相关性,也可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以前列腺为中心,向周围组织散发性疼痛,其中以睾丸、阴囊、腰骶、小腹、会阴等部位的坠胀、不适与疼痛较为多见,另外,还可表现为排尿异常和精神神经异常症状[8]。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排尿症状、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抗生素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然而有明确的细菌感染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仅约占5%,因而单一采取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这一点也在本研究的结果中得以体现。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可归于“精浊”“劳淋”“白淫”等症范畴。《诸病源候论·劳淋侯》有云:“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其状:尿留茎中,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在于肾与膀胱,气血瘀滞、湿热下注,肾气亏损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本次研究采取三黄清淋汤治疗,方中三黄:黄芪、黄连及黄柏可对下焦湿热起到清利之用,车前草与薏苡仁配合,分别起苦降下行、肝淡利水的作用,丹参、川穹为消肿止痛,活血通络之效。诸药共奏清热利胆、活血化瘀之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质量更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排尿异常等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