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18F-FDG PET/MR显像联合MR增强扫描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06侯广哲李明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结节肝癌病灶

侯广哲,李明然

(1.长春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2.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肝癌属于肝脏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肝癌在早期必须经过仔细、准确的筛查和诊断才能正确评估肝癌患者的实时病情,而本次研究采用的是18F-FDG PET/MR显像和MR增强扫描的联合性诊断,18F-FDG PET/MR显像对分化好的肝细胞癌、脂肪肝背景下的病灶不能准确判定,但联合MR增强扫描可发挥多模态影像诊断优势,提高肝癌准确诊断的价值[1]。本次研究主要探究30例肝癌患者采用18F-FDG PET/MR显像联合MR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及两项成像技术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核医学科的肝癌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抽取到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肝癌患者中包括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8.75±5.41)岁。参与研究调查的肝癌患者中,小肝癌患者有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有13例、结节性肝癌患者有9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的是Biograph mMR型全身PET/MR成像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示踪剂为18氟-氟脱氧葡萄糖,放化纯超95%(日本住友回旋加速器生产)。参与研究的30例肝癌患者皆接受18F-FDG PET/MR显像,其中的8例肝癌患者继续进行MR增强扫描。肝癌患者在接受检查前,至少需保持6 h以上未进食的空腹状态。肝癌患者接受检查时,保持平卧姿势至少15 min,且注射剂量为2.22~4.44 MBq/kg的示踪剂于肘正中静脉[2-3]。肝癌患者在注射示踪剂后,需保持放松姿势休息50 min,并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图像时,需采用PET/MR一体机从肝癌患者的颅颈部至大腿中段进行扫描,扫描序列包括VIBE T1WI序列,TE 1.24 ms,TR 4.04 ms,层厚3.2 mm。横轴位抑脂T2WI加权TSE序列,TE 86 ms,TR 2160 ms,层厚6 mm,NEX1。横轴位扩散加权成像,b值=800。冠状为T2WI,TE 96 ms,TR800 ms,层厚5 mm。同时对MR成像与PET成像进行采集。采集时间为28 min,包括全身PET显像5个床位。肝癌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期间,需嘱咐肝癌患者保持正常呼吸频率,减少移动。采用PET/MR一体机及3.0 T超导MR机进行肝脏MR增强成像检查,钆特酸葡胺注射液为对比剂,一般采用剂量为0.1 mL/kg的对比剂经肘静脉进行高压注射,速率保持在2.0~2.2 mL/s,在注射第25 s、65 s、180 s时进行扫描。MR增强扫描一般在PET/MR显像、延迟显像对病情分析不准确时进行。在肝癌患者注射药物2.5~3 h后进行PET延迟显像,4 min/床位[4]。

1.3 图像处理

将进行诊断肝癌患者的PET/MR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并对原发肿瘤进行定性,一般参照局部放射性浓聚程度;定量指标参考-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同时整合分析MRI特点,再参照PET图像特征,将其作为初步诊断标准;8例进行MR增强扫描的肝癌患者需进行细致化比较,最后做出终极判断。针对恶性肿瘤的判定,判断标准: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高于肝脏本底摄取值,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用延迟显像予以测量。定性依据参照MRI融合定位图像及局部放射性浓聚度对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所有诊断结果皆由影像科和核医学科至少两名共同阅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多组数据用f检验计量资料(),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肝癌患者采用18F-FDG PET/MR显像和MR增强扫描后,病灶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相较于肝癌患者早期扫描情况有所升高的有2例、6例、10例,扫描前后的病灶情况具有对比价值;小肝癌、巨块型、结节型肝癌患者经过具体诊断可知,早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有比较价值和差异性;小肝癌、巨块型、结节型肝癌患者经过全面性诊断可知,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有明显差异性且具有对比意义;小肝癌、巨块型、结节型肝癌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相较于早期相升高比例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小肝癌组患者中有4例延迟显像SUVmax升高不明显,影像特点不明显,病变较小,通过MR增强扫描后确诊;结节型肝癌组有4例MRI特征不明显,MR增强扫描后也确诊;具体情况详见下表1、表2

表1 肝癌患者病理类型(n, %)

3 讨论

肝癌属于临床高发疾病之一,若不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肝癌患者很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肝癌破裂出血等严重性危害,症状严重者很有可能因肝性脑病直接致死。肝癌是我国高发的且危害性极大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肝癌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采用化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肝移植等综合性治疗手段予以治疗,而良好治疗和恢复效果的前提便是依照具有准确性、真实性的诊断结果[5]。为探究肝癌的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采用18F-FDG PET/MR显像和MR增强扫描相互联合的诊断方式实行联合诊断,PET/MR属于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MRI拥有较好的组织分辨率,同时也具备DWI功能,能够很好地对肝癌进行诊断。本次研究将采用18F-FDG PET/MR显像联合MR增强扫描的肝癌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依据诊断结果可知,30例肝癌患者采用18F-FDG PET/MR显像和MR增强扫描后,病灶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相较于肝癌患者早期扫描情况有所升高的有2例、6例、10例,扫描前后的病灶情况具有对比价值;小肝癌患者经过一系列诊断可知,早期相与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无显著差异;结节型肝癌患者经过准确性诊断可知,早期相与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也并无差异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经过系统性诊断可知,早期相与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具有差异性和比较意义;而小肝癌、巨块型、结节型肝癌患者经过具体诊断可知,早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有比较价值和差异性;小肝癌、巨块型、结节型肝癌患者经过全面性诊断可知,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有明显差异性且具有对比意义;小肝癌、巨块型、结节型肝癌延迟相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相较于早期相升高比例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R增强扫描的8例肝癌患者均确诊。

表2 不同肝癌组的早期相与延迟相SUVmax( )

表2 不同肝癌组的早期相与延迟相SUVmax( )

类型 例数 早期相 延迟相小肝癌 8 4.03±1.50 4.23±2.01结节型肝癌 9 5.12±1.93 5.42±2.37巨块型肝癌 13 7.01±2.69 8.21±3.27 f 4.850 5.940 P 0.015 0.007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采用18F-FDG PET/MR显像进行诊断是检出肝内病灶率的最佳手段之一,但还需结合MR增强扫描的影像信息进行联合判断,两种显像技术联合使用,可全面提升肝癌的准确检出率,有助于准确评估肝癌患者的真实病情。

猜你喜欢

结节肝癌病灶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