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1-05-06李秀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奥扎格雷阿司匹林

李秀峰

(井陉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临床神经系统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病是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改变脑部血流动力学所致,引起管腔狭窄、血栓形成,脑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细胞坏死、凋亡,短期内发生不可逆损伤,可危及生命安全[1]。鉴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液黏度改变、血小板聚集等都有密切关系,在脑梗死急性发病过程中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来发挥抗血栓效果[2]。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抗血栓药物就是阿司匹林、奥扎格雷,但其单一用药往往效果不理想,更多学者主张联合用药[3]。现就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分析对象,入选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临床相关资料保存完整,自愿参加研究,签署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排除存在脑出血、精神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以及药物过敏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

其 中 对 照 组:男 女 比 例113:137;年 龄38~96岁,平均(59.8±8.2)岁;急性发病到入院时间为4~20 h,平均(10.5±1.2)h;梗死部位包括小脑部位梗死58例、脑桥部位梗死60例、基底节区梗死71例、脑叶部位梗死61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17:133;年龄38~96岁,平均(60.28±7.7)岁;急性发病到入院时间为4~24 h,平均(10.9±1.3)h;梗死部位包括小脑部位梗死66例、脑桥部位梗死60例、基底节区梗死61例、脑叶部位梗死63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入院后,都给予对症处理,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规格为50 mg/片,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6片,之后改为4片/次,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奥扎格雷,其中阿司匹林用药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奥扎格雷注射液(规格为80 mg/100 mL)静脉注射2次/d,连续给药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1)临床疗效评估:利用NIHSS(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0%以上、病残0级,为痊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6%~90%、病残1~3级,为显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45%,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评估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其APTT(凝血活酶时间)、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血浆凝血酶时间)。(3)不良反应: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所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出血及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4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期间,对照组出现血小板减少3例、出血2例、恶心呕吐9例、腹泻5例。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2例、出血3例、恶心呕吐7例、腹泻3例。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中APTT、PT、TT均明显长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APTT(30.78±2.19)s、PT(13.26±2.15)s、TT(19.89±4.57)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

组别 例数APTT PT T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0 20.25±2.15 30.78±2.19■ 9.82±0.84 13.26±2.15■ 15.59±2.69 19.89±4.57■对照组 250 20.19±2.08 26.81±1.67■ 9.88±0.72 11.59±1.16■ 15.35±2.19 17.52±3.22■t 0.3171 22.7920 0.3883 10.8186 1.0939 6.703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由于近些年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改变,脑部疾病发生明显增加,还有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发现而不能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接受较好的治疗[4]。急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且该病的致残、致死率也较高,若不能及时控制致病因素还会反复发作[5]。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血液高凝状态,临床上需要采取抗凝、溶栓措施来改善凝血功能,促进疾病控制[6]。目前,急性脑梗死发病初期以内科治疗为主,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性化治疗措施。阿司匹林、奥扎格雷二者均是常用的急性脑梗死用药[7]。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效果很好,能有效减少血栓形成,这对减少脑梗死复发意义重大。同时阿司匹林还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主要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吸收,药效较稳定且见效较快,但也要警惕其消化道出血、溃疡等不良反应,用药时要谨慎、严格监控[8]。阿司匹林用药后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化酶来降低血栓素A2水平。奥扎格雷除了能抗血小板,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管再次闭塞[9]。研究表明奥扎格雷用药后能有效调节前列腺素合成酶及血栓素A2合成酶水平,还可缓解血管痉挛,并促进受损的脑神经细胞恢复正常功能[10]。考虑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时生物利用率不高,且临床治疗效果有待提升,而奥扎格雷钠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弥补了阿司匹林在这方面的缺陷,二者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十分安全,且效果确切[11]。这两种药物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机制,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凝血。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了88.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三项凝血指标也都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阿司匹林、奥扎格雷联用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有益。另一方面,考虑患者用药安全性问题,本组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两种药物联用同样是安全的,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奥扎格雷阿司匹林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