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电子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5-06孙玲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阴道镜受检者预测值

孙玲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0 引言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趋于年轻化。宫颈癌通常具有较长的癌前病变期,在癌前病变的时期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1]。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提升妇女整体健康水平,我国近几十年来十分重视妇女疾病的普查与普治工作,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及与应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得以早期诊断与治疗,因此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已经有下降趋势。近年来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能通过对宫颈粘膜上皮变化及血管形态进行直接观察,从而清晰直观地观察到宫颈病变部位[2-3]。本次研究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门诊接受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门诊接受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受检者10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受检者年龄23~60岁,平均(53.36±5.36)岁,未婚有性生活史50例,已婚950例。所有受检者均为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者,且HPV高危阳性。

1.2 方法

1.2.1 细胞学检查

收集所有受检者病史资料,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在窥镜下采取刮取宫颈外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的细胞,进行涂片,常规镜检,以巴氏五级分类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凡在Ⅱ级以上的患者,则进行阴道镜检查[4]。

1.2.2 阴道镜检查

上述宫颈细胞学检查者均为阳性,对其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在月经干净后3~5 d进行,检查前1 d禁止性生活、阴道灌洗与用药。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将窥阴镜放置妥当以使宫颈充分暴露,采取LBD-2000多功能电子阴道镜成像系统对宫颈表面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宫颈表面有无出血、白斑、糜烂以及赘生物等,同时对表面血管异常情况进行查看。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3%醋酸溶液以及卢戈式碘溶液依次涂抹于宫颈表面,观察宫颈局部是否有白斑、醋酸白色上皮、水肿、镶嵌、点状区以及各类异形血管,并对碘溶液对局部上皮着色情况进行观察,对有可疑病变部位进行多点活体病理组织检查,正常转化点选择3、6、9、12点四处[5-6]。

1.2.3 病理检查

宫颈上皮脱落组织标本进行常规染色,由3位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检阅切片,活检过程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取2位及以上医师的诊断一致意见为最终检查结果。以病理组织检查为“金标准”,对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7]。

1.3 观察标准

电子阴道镜评估指数:以阴道镜4个图像(包括颜色、边界、碘反应以及血管)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分级,CINⅠ级:0~2分;CINⅠ~Ⅱ级:3~5分;CINⅡ~Ⅲ级:6~8分。评分在1分以上者,及进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并将活检组织送病理组织检查。病理分类:异型细胞占全层下1/3者,细胞基本保持积极性,为轻度异形归于CINⅠ;异型细胞占据全层以下1/3~2/3层,并伴有少数核分裂相,为中度异形,归于CINⅡ;异型细胞占据全层超过2/3,核分裂相增加,极性紊乱或消失,为重度异形,归于CINⅢ;异形上皮占据全层,极性消失,异形显著,核分裂明显增多,基底膜完整,拟诊为浸润癌。

2014年WHO在肿瘤新分类中,建议将CINⅠ视为低级别病变,而CINⅡ与CINⅢ视为高级别病变,本次研究以此为依据,采取二级分类法,根据图像组织将阴道镜结果拟诊为低级别病变(CINⅠ)、高级别病变(CINⅡ/CINⅢ)以及可疑浸润癌。病理结果诊断亦采取二级分类法[8]。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0例受检者经细胞学检和HPV高危分型被确定为宫颈疾病高危因素者,对其进行阴道镜筛查,其中,阴道镜拟诊有宫颈病变的患者共404例,阴道镜拟诊为正常子宫颈的受检者共596例。

2.1 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

阴道镜检查结果中,其中209例为宫颈低级别病变(ISIL)占比51.73%(209/404),144例为子宫高级别病变(HSIL),占比35.64%(144/404);51诊断为浸润癌的,占比12.62%(51/404);病理诊断结果:114例为慢性宫颈炎症,占比28.22%(114/404),116例诊断为低级别病变,占比28.71%(116/404),122例诊断为高级别病变,占比30.20%(122/404),52例诊断为宫颈癌,占比12.87%(52/404),见表1。

表1 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

2.2 各个级别病变阴道镜检查的敏感度

阴道镜总阳性预测值为56.44%(228/404)。阴道镜在低级别病变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97%、54.96%、37.25%、82.33%。阴道镜在高级病变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97%、92.33%、67.55%、90.66%。阴道镜在浸润癌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97.22%、94.22%、98.66%。

3 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具有癌变倾向,但不可诊断为原位癌的宫颈异常增殖性疾病,其具备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的潜在危险,长期存在则有几率转化成为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发展时间通常在数年至数十年,这个演变过程通常可以从轻度、中度、重度的上皮瘤样病变逐渐演变,最终发展为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宫颈癌是可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其病因明确,致癌病毒是HPV,该病毒是人类癌瘤起病和发展中唯一能够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没有HVP感染则不会发生宫颈癌,只有持续感染HPV高危型病毒才可能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因此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与治疗,则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通过宫颈癌筛查技术能够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且治疗越早,预后越佳,有治愈的可能性。

近年来,宫颈癌筛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阴道镜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阴道镜是无创性检查,因此受检者依从性好,其将宫颈外观上皮结构和基质血管放大数倍后进行观察,能够将宫颈表面病变情况直观体现出来,从而圈定病变方向,为活检部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次研究中,采用电子阴道镜对受检者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结果提示,阴道镜检查结果的敏感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表明其对高级别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而对于低级别的宫颈病变诊断能力欠佳,建议仅作为辅助检查,对低级别病变还需做进一步评估。

猜你喜欢

阴道镜受检者预测值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