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面向东盟的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1-05-06周澜
周 澜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厚植“开放”是其中重要一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探索规范地到国(境)外办学。《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鼓励高职教育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发掘和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需要,培养支撑企业在当地生产运营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决定》和《行动计划》更加明确了在当今形势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地抓住机遇和挑战,稳步提升开展国际化办学的步伐。
1 面向东盟国际化发展背景
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是面向东盟各国的桥头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伴随企业走出去,助推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发展经济,是广西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十分关心、寄予厚望,要求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4月,总书记又亲临广西视察,要求广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扎实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广西发展量身定做的精准指导。总书记特别强调,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企业走出国门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所在,也是职业教育价值的体现。
2 面向东盟国际化发展现状
2.1 主动服务东盟,培养“一带一路”急需人才
广西建设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打造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智库,成立了“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每年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为政府部门、行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搭建起了连接东盟各国的“立交桥”。
2019年,全区有9所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1300余人,留学生总数增长了54.6%。留学生生源国由2018年37个国家拓展到47个。为加强海外招生工作,广西教育厅组织高校分别赴老挝、哈萨克斯坦等国举办2019“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将“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拓展到众多“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国际教育展受众超过1000人,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各高职院校服务东盟的国际化进程。
2.2 聚焦区域经济,助推广西企业走出国门
广西各高职院校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政府的指导下,实施“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计划,开展境外学历生培养、技术技能培训、师资培训等多元化、特色化的国际化合作。近年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6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各级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农业研究单位、院校以及农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共80多期,培训学员2500多人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携手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设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在印度尼西亚开展汽车制造和维修人才培养,服务柳州龙头企业和当地产业发展。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携手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在泰国设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城府分院,为东盟国家培养本土国际化高铁技术技能人才。
2.3 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东盟各国留学中国首选地
至2020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举办了17届,服务范围从中国—东盟“10+1”拓展到区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6”乃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到广西学习中文的东盟留学生也在逐年增加。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东盟小语种和汉语国际教育带来更广阔天地,广西各高职院校加强东盟小语种及与其相融合的各类专业建设,同时凭借与东盟各国比邻相接的区位优势,2019年东盟各国在广西留学的学生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数量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高职约占13%。为吸引更多的东盟留学生,广西还拨出专项经费特别设立了“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
2.4 深化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自治区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与东盟的国际化合作,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院校、企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各职业院校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化合作,探索国际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紧跟国际先进产业技术,为东盟各国企业的发展量身定制培养人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广西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的多个指标增量显著。与2018年相比,2019年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境外实习时间增长了192%,开发并被国外采用的课程标准数增长了240%。详细数据见下表:
广西高职院校部分国际影响指标表
3 面向东盟国际化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十三五”期间,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合作模式比较单一
据调查,广西各高职院校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合作主要以招收东盟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为主,辅以开展一些校际交流、学生游学、夏令营和冬令营等项目,总体来说模式比较单一,企业的参与度不够高,人才培养服务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针对性不足。
3.2 交流平台作用不足
为推动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广西各高职院校积极搭建平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据统计,有9个国家级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基地)落户广西高校,但部分平台成立时轰轰烈烈,成立后除年会外较少举办活动,未能充分发挥平台的交流推动作用。
3.3 输出内涵不够丰富
与我国相比,东盟各国的职业教育综合水平较低,因此广西各高职院校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以输出为主。输出主要包含课程标准、课程资源、专业教学标准、实训项目等,内涵主要是围绕专业和课程,较为单一。其它方面如学生素质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涉及较少。
3.4 疫情影响学习体验
2020年春节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留学生进不来,我们的教师也出不去,海外留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学习。职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手段,网络学习使得学生没有办法接触机器、仪表、计算机等真实实训设备,学习体验受到影响。
4 面向东盟国际化高质量持续发展的策略
4.1 创新模式,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走产教融合之路。国内高职+东盟院校+跨国企业结合不同行业、企业在当地国家的发展和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互认,实施1+1.5+0.5的培养模式,即在生源地国家的院校学习1年汉语和专业基础课,到中国的合作高职学习1.5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回生源地国家的合作企业开展0.5年的实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必然是符合当地企业生产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
4.2 健全机制,合理运行各类跨国职教平台
积极构建跨国校政、校企、校校多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建立各种多元化的跨国联盟、协会等合作交流平台。各平台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年会、论坛、洽谈会、学生技能竞赛、教师课堂展示等活动,为校—校—企畅通交流渠道。平台内院校之间探索制定学分互认、课程互认、学历互通、标准互通的政策体系,打破院校壁垒。
4.3 合理规划,实施一体化的整体打包输出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汉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岗位实习实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汉语+技能”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项目,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实训+教学方案+文化”一站式标准教学等都是一体化、整体打包输出的典型案例,值得推广。广西高职院校在面向东盟的国际化进程中,应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将专业建设、课程资源、企业实习、师资培训、文化推广等方面合理规划,统筹实施。
4.4 信息技术+,建设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虚实融合的云端空间,丰富网络学习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借助VR、AR等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虚实融合“真实”场景,使得学生可以与教师、同伴、行业专家、虚拟助理等在云端开展互动学习,逐步破解后疫情时代,留学生线上学习体验差的难题。
5 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浪潮推动下,与东盟各国院校、跨国企业积极合作,广西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必将有效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