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能的作用研究

2021-05-06李晴晴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

李晴晴 中国人民大学

前言: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进程逐渐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我们在积极响应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需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效能。但是,就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看,建设效果并不明显,对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针对当前阻碍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发挥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化对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能的意义

我国进行农业生产已有几千年,就农业而言,大部分区域在农村,相对偏远,信息技术不发达,这些都导致我国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当前的现代化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信息化网络,才能在强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同时,增强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环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事实上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借助农业信息化发展,来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和促进乡村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都对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社会经济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速度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只有对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加速融合,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农业,才能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1]。

二、信息化在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能的作用

(一)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对农业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有强力的促进作用,基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促进农业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引导农村经济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促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

自给自足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重要形式,但在新时期,该农业形式势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以,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应以知识型农业经济为基础,通过对高新科技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利用,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中,信息化发展不足,导致最终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形式不能满足现代的经济管理形式。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知识型农业经济管理借助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越来越系统、经济管理也日益精准。当前,我国信息化农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并不先进。要想切实达到我国农业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实现知识型农业的发展转变。

(三)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整体收入水平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背景下,全国地区贫富差距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整体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状态,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信息技术落后导致的农民主动性不足,农业发展与实际市场需求不匹配,不能紧跟信息技术的脚步,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计划的制定,进而不利于其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所以,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升高,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2]。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不仅能够适应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能,全面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农业部门与农业合作社合作初见成效。信息化农业建设,很大程度促进了农业数据的传输与实时共享。在农业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重点。要加快信息化进程,有必要促进农业部门与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在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前提下,实现了消费者与农产品的直接对接,这样不仅能开拓农产品销售新路径,而且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初步完善。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农户以及管理部门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坚持将政府放到主导位置,对社会当中的农业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政府重视农民所提需求,对农业服务水平进行了提升,完善了现代化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推动了当代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融合,完善了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

但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服务平台建设规模较小。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地区是借助热线电话咨询的方式,对具体的农产品价格、土地流转情况以及农户信息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梳理和统计,进而做到农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此同时,通过电话的沟通方式与农民进行交流,对于其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予以相应解答。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其网络信息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另外,不听政府对其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致使各地农业网络信息化体系发展也不均衡[3]。

四、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增强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支持

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其中包含:党的富民政策、路线方针以及资金的调度倾斜等。在实际的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建设中,科学、先进的技术普及以及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在技术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具体可以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二)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建立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仅推动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使管理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所以只有全面实现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应用,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理想的农业信息化的经济管理建设。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对生产效率提供相应保障。

(三)有效整合信息资源

在传统农业经营过程中,信息的来源比较简单,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充分,这很大程度限制了农业建设。通过全面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仅拓展了信息的来源,而且丰富了信息建设的内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完善、全面的参考。除此之外,信息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经济基础数据,所以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充分重视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应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当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以确保各项信息资源准确、有效。进而为农户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也要对各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更新,让农户能够按照实际的市场需求做出相应反馈,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四)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当中,人才即是基础,也是核心。大量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不仅能够使农业信息化设施发挥最大作用,而且可以加强农业发展速度。在实际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要想真正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人才建设的目标,需要相应管理部门提升对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定时定期开展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培训,进而完善人才体系。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制度的建立,在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推动其能够满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发展。

(五)加快农村网络体系和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保证了基础设施,才能进行高效的发展。实际发展中,应当按照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建设符合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解决当地实际的农业发展问题,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进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农业物流体系以及农业资金体系之间的联系。只有拥有更全面的政策、专业的人才、充足的资金,才能加速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这样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而且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六)提高农业资源管理水平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中,随着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在互联网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盛行下,农业经济管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将农业信息资源全方位的应用于农业发展的各方各面,借助现代科技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法,设计合适、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农业资源管理的管控,最大程度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在提升农业资源管理水平的前提下,促进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完善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面对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予以解决,积极响应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发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的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化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