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经典叙事学视角下出镜语创作探析
2021-05-05徐佳宝
【摘要】 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借助出镜报道的形式更易传递新闻真实感,出镜语作为新闻表达的主要载体,与后经典叙事学融合下产生新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出镜语元素构成及作用,并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展开出镜语分析,进一步从多个角度提出后经典叙事学视角下的出镜语创作策略,旨在借助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优化出镜语创作,在融媒体时代真实传达新闻事件。
【关键词】 融媒体;电视新闻;镜头语言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84-02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固有属性,出镜报道方式更易结合不同现场环境进行新闻传播,尤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出镜语成为出镜记者表达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时受到融媒体冲击,对出镜记者的综合素养提出新的挑战,在新闻播报发展中,出镜语已成为新闻媒介自身实力的外在表现,借助出镜语实现新闻要素的串联整合,因此可借助后经典叙事学理论进行语言调整,以此实现高质量出镜语创作。
一、出镜语元素构成及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出镜语元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需创作者根据不同现场语境进行元素转化与组合。通常情况下认为出镜语主要由新闻画面场景、光线影调等构图形式元素、内外画面运动、拍摄角度、画面长度等构成,由出镜记者将不同元素有机组合,切实发挥出各类元素作用,并根据新闻画面展开信息表达。以受众角度来看,出镜语主要为交代新闻内容及背景,客观表达评论,便于受众将出镜语的新闻画面相结合,在协调化新闻报道下更易产生共鸣,继而在融媒体时代占据优势地位[1]。出镜语作为出镜报道表达新闻内容的主要形式,可与出镜记者自身行为动作产生联系,需出镜记者综合协调表达话语,真实且生动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为新闻受众提供良好的新闻视听感受。
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下的出镜语
出镜语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形式,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来看,新闻出镜语应从方式、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创作,借助叙事学发展规律,为新闻出镜语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经典叙事学是受到结构主义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叙事理论,主要强调不同叙事方式所产生的意义,追求借助叙事语言激发受众兴趣,后经典叙事学更加主张叙事内容的各有侧重,跳出原有文本,专注事物本身,更加偏向于受众读者的感受,切实围绕“以人为本”展开语境研究,从这一角度来看,后经典叙事学与出镜语创作具有较高契合点。
后经典叙事学与出镜语创作的融合,可实现新闻内容的叙事联结,重点关注叙事建构与角色选择,需明确出镜语本身叙事功能,以出镜记者为中心推动新闻叙事发展,借助叙事方式真实表达的新闻内容,而角色选择则指信息内的文本人物构造,合理选择新闻表达视角,根据不同新闻现场语境选择的多元视角、单一视角,从后经典叙事学来看,则为出镜语创作的第三人称视角与第一人称视角,在不同视角表述下发挥不同效果,以叙事思路为核心的出镜语创作,将会为受众提供不同感受。
三、出镜语在后经典叙事学视角下的创作策略
后经典叙事学视角下出镜语创作可从加强逻辑联系、新闻要素排列、强调新闻价值、换位信息传递、语言情境转化五个方面展开,借助后经典叙事学为出镜语创作提供新活力。
(一)加强逻辑联系
从叙事学角度来看,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主要区别则在于更加关注受众与语境,而新闻报道内容则需建立在真实性、价值性基础上,后经典叙事学所强调的语境与受众联系为出镜语创作提供新的思路。结合新闻出镜报道来看,出镜语的创作应关注受众需求,并结合不同新闻语境调整语言表达方向,以此实现新闻信息内容的有效传播。
出镜报道主要为满足受众新闻需求,出镜语的准确表达成为关键性内容,在实际创作中应关注叙述内容与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出镜记者结合自身新闻素养与经验深度挖掘高价值新闻要素,并经过语言编码转换用以陈述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表述应加强逻辑引导,在“叙事”理念下实现新闻要素的联系整合,对于新闻受众而言,新闻信息应具有较强思维规律,应逻辑清晰且紧密联系,在出镜记者流畅表达下满足受众信息获知需求。新闻现场多松散混乱,需由出镜记者凭借自身新闻素养探寻价值要素,并借助逻辑联系将各新闻要素串联编辑,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支持下完成的出镜语创作,可有效提升到新闻出镜语严谨性,在实际创作中,应注重内容间的联系,并在出镜记者介绍、互动、总结等技巧下给予受众良好新闻体验。
(二)新闻要素排列
出镜报道更加强调出镜语质量,需与新闻现场相融合,在出镜语具体扎实的内容表述中完成新闻报道,并结合亲临现场的信息传递,更易给予新闻受众信服感,规避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不确定感,切实彰显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出镜语的创作离不开出镜记者的生活性表述,需由出镜记者凭借自身新闻经验捕捉现场价值要素,将各类新闻要素进行整合排列,基于新闻现场进行出镜语内容串联,真实做到“言之有物”的新闻报道,并带给受众强大新闻冲击力。受到融媒体时代冲击,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受体需求,因此出镜语的创作应跳出原有范式,以受众真实需求为依据进行新闻要素排列,若新闻事件较为重大与突然,出镜记者可根据事件内容将重要信息告知受众,在满足新闻信息衔接的基础上進行要素排列。
结合现有出镜新闻报道来看,通常情况下受到时间限制,导致出镜报道无法面面俱到,同时在多角度、多主体新闻内容下无法切实表达新闻事件,这就要求出镜记者根据受众需求合理选择新闻要素,将重点内容、关键内容进行展示,满足受众期待的同时,彰显出镜报道价值。
(三)强调新闻价值
在融媒体时代,事无巨细的新闻报道形式已无法迎合时代新闻需求,尤其对于出镜报道而言,更应关注新闻细节,并围绕核心细节展开出镜语架构,切实发挥出新闻价值。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来看,出镜语创作中把握新闻细节进行表述,更易在出镜语有限篇幅内形成情感张力,使出镜报道更具可感性,并借助出镜语表达新闻深刻内涵,甚至可基于出镜报道与新闻受众形成情感共鸣,使新闻内容更具说服力。
在出镜报道中,新闻受众主要借助细节感知事件内容,例如:2020年6月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件,由央視记者赶赴现场进行出镜报道,此时出镜记者凭借自身经验选取“搜救”细节创作出镜语,主要从介绍“救援力量”“损毁情况”帮助新闻受众了解真实情况,借助运输车、厂房、道路展现爆炸事件,并通过消防、红十字、公安、医院等救援内容展现事件解决进程,借助出镜语细节内容进行高价值表达[2]。
在出镜语创作中,需结合新闻类型合理选择细节,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细节整合,不可一味将所有细节简单拼凑,需根据细节价值合理串联。结合后经典叙事理论展开出镜语创作并非将新闻报道文学化,出镜语并非文学作品,其创作应建立在真实性、价值性基础上,不可过度强调细节导致新闻内容缺乏真实,造成出镜报道失去价值的问题出现。
(四)换位信息传递
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更加强调受众读者的感受,文学作品受到读者喜爱才为成功,而出镜新闻报道同样如此,切实满足受众新闻事件需求,尤其在融媒体时代,受到新闻软件的冲击,对电视新闻造成严重影响,出镜报道应结合时代特点进行转变,站在新闻受众立场感受出镜语创作。在融媒体时代人们新闻信息接收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新闻受众亦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选择,因此出镜记者的出镜语创作应在坚守真实性基础上切实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根据新闻受众可能反应展开预判,以此为依据调整出镜语创作。出镜语是连接受众情感与出镜新闻报道的媒介,出镜记者应注重出镜语内在情感的表达,便于受众通过出镜语了解新闻真相的同时,兼顾情感流露,切实发挥出新闻报道正能量引导价值,营造情感互动式新闻媒体氛围,以此完成高质量出镜语创作。
(五)语言情境转化
出镜语的创作应结合真实新闻现场进行表达,在出镜语与现场环境双重作用下给予新闻受众强大冲击感,因此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基础上,应立足于新闻现场挖掘价值要素,并将其转换编码为出镜语,以此彰显出镜语的“叙事语境”。新闻传播应建立在特定新闻事件基础上,并结合现场语境进行出镜语建构,真实传递事件信息,以出镜语为载体将新闻要素信息内容主动传达,将特定新闻事件语境清晰准确传递[3]。
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来看,出镜报道应在现场直观表达基础上,借助出镜语展开事件叙述,结合特定语境表达现场震撼性与真实性,便于新闻受众真实把握事件内容,以出镜新闻报道为线索引导深层次思考,借助新闻力量切实推动社会思想升华,在出镜语情境渲染下增强出镜报道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与革新,出镜语作为新闻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可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展开创新创作,注重语言逻辑与联系,以受众需求为依据展开新闻要素排列,换位思考,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表达信息内容,根据新闻现场语境进行创作,结合“叙事语境”实现出镜语的灵活变通,以此更好地展开出镜报道。
参考文献:
[1]田禹新.全媒体时代对出镜报道的新思考[J].科技传播,2020,12(17):80-81.
[2]冯茵,戴月.现场出镜报道的语言功力[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9):155-156.
[3]杰拉尔德 · 普林斯,徐强,徐月.“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 [J].艺术广角,2020,(01):125-131.
作者简介:
徐佳宝,女,汉族,中南民族政法大学工商学院毕业,现任职于武汉市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长期致力于电视新闻创新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