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视防控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

2021-05-05周琦茹鑫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眼科科室对象

周琦,茹鑫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视力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价值,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眼科是医院临床当中一个重要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眼部疾病情况复杂[1],且因为眼部构造相对特殊,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重视近视防控对于眼科而言有重要价值,而这需要针对性管理措施,眼科护理管理(Eye Care Management)中近视防控的作用极为突出,眼科护理需要承担较大的操作风险,因此眼科护理管理中不断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处理改进,对近视防控对象、眼科科室及医院而言均有突出价值[2]。有鉴于此,本院对眼科护理管理保持高度重视,在充分考虑到眼科实际情况和医院资源后,在已经持续质量改进模式(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管理下的眼科护理管理配合近视防控进行干预,现将落实情况及成就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8年对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眼科护理管理配合近视防控,所有对象均来自门诊,分别将落实前后各1年收治的眼科患者群体中各随机抽取40例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69岁,平均(22.16±2.81)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 22~68岁,平均(21.94±2.79)岁。选择标准如下[3]:均已检查并确认为眼科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了解后表示愿意配合;确认并无存在严重肝肾疾病;确认并无存在精神障碍或者交流障碍。两组患者所接受护理人员均为相同一批,并无存在职位调动情况,共有16名,均为女性,文化程度具体如下:4名中专、9名大专、3名本科。在随机抽取两组研究对象后为确保不会对后续对照研究所得数据造成影响,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后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取眼科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具体如下。

1.2.1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团队

对本院眼科科室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而后完成相关考核的人可进入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副主任护师、门诊护士分别担任组长与副组长。

1.2.2 明确工作目标

团队在对持续质量改进的工作目标还有工作职责进行商讨并明确,由队长对工作计划的制定还有活动展开负责引导。经团队探讨后确认以下工作目标[3]: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操作、重视服务期间患者舒适度、保障护士技术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4]。

1.2.3 确定质量改进项目

使用CDPA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眼科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团队所有成员每个月都需要检察科室不同层次护士关于眼科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确认在各层护士当中存在的典型缺陷和问题,并作为质量改进对应项目:①在接诊患者的时候要对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其性别年龄等信息之外还要明确眼科具体病症还有相关医嘱内容,并与患者确认相关信息内容准确性;②对安全评估工作全面落实,了解是否有相关药物过敏史,以往用药情况,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还有眼部刺激状态,再决定是否能够采取侵入性操作治疗[5];③在为近视防控对象提供各项相关操作之前要充分进行沟通,尊重近视防控对象。对于近视防控的了解程度以及重视程度,如果了解不全面或者不够重视则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让其了解近视防控对于视力、眼部健康的价值,保持足够的依从性,安抚负面情绪,让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④做好科室管理工作,保持科室环境的整洁,定期消毒,在进入诊疗高峰的时间段要确保工作人员充足,能够确保各项工作不会出现缺失,对眼科科室护理工作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定期调查统计,并由团队成员进行探讨与改进。

观察组在上述管理基础上配合近视防控措施,让护理人员首先系统掌握近视防控理念,并指导近视防控对象通过视觉训练达到近视防控效果,放置视力卡然后用双面镜对视力调节,放在近视防控对象面前后旋转,力求近视防控对象能够看到卡片上面的数字,每天一只眼训练1~2次,每次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眼科护理管理模式之下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能力、工作质量以及综合素质,每项的分数最高均为100分。

在完成护理后对两组近视防控对象心理状态进行检测,包括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检测所得分数越高提示近视防控对象负面情绪越严重。

近视防控对象完成护理后为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如近视防控对象不能独立完成的则在家属协助下进行,确保近视防控对象完全了解内容后以自身意愿选择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SPSS 20.0(Statist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Solutions 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输出显示为率(%);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及()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评价

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种眼科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考核分数比较( , n=16)

表1 两种眼科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考核分数比较( , n=16)

组别 工作能力 工作质量 综合素质对照组 78.1±10.3 77.5±10.3 72.9±11.2观察组 92.1±6.6 97.5±1.6 98.4±1.3 t-6.514 -9.615 -8.618 P 0.001 0.00 0.000

2.2 心理状态

在护理后接受心理状态检测,请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中,请见表3。

表2 两种管理模式下眼科近视防控对象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 n=16)

表2 两种管理模式下眼科近视防控对象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 n=16)

组别 焦虑 抑郁对照组 31.61±5.13 32.61±5.32观察组 27.42±5.11 26.42±4.11 t-7.616 -6.972 P 0.001 0.002

表3 两组近视防控对象对所接受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评价(n, %)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满足人们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升高,医院是人们接受治疗的一个特殊场所[7],对于其中的医疗效果、护理质量等,人们的要求与日俱增,眼睛是人体当中的精致器官结构,在对该部分进行治疗过程中对操作在精细度、安全性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

在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当中提示了眼科科室在护理方面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在人员没有出现调动的情况下观察组管理模式下的护士无论是工作质量、工作质量以及综合素质等均有显著提高,相对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医院的护理人员每天工作量大,而眼科由于处理对象相对特殊,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8],人们对于护理的要求逐渐升高,且随着医疗手段的精细化,护理配合越来越出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7]。眼科护理人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同时还需要有较好的自我心理疏导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全面化。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持续质量管理下观察组近视防控对象对于所接受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近视防控对象,提示了持续质量改进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使得它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自身护理过程所存在的缺陷,有效调整以为近视防控对象提供高质量护理。

猜你喜欢

眼科科室对象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