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肝癌的高危因素及早期干预
2021-05-05陈词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邓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现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肝脏病杂志》编委、《中华实验与临床传染病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纤维化发病机制与阻断性治疗,同时长期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病毒采用个体化治疗以及相关性肝硬化、HCC的药物治疗,获得患者满意效果。
近5年指导参与临床基础研究并在Gastroenterology、J Hepatol、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J].中华肝脏病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目前在消化内科脂肪肝专病门诊,从事慢性乙肝、丙肝及肝硬化;脂肪肝、自免肝、药物肝等消化肝病的诊疗工作。
记者问:请问邓红教授,目前我国肝癌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如何评估?如何能早期发现?
邓红教授:临床评估早期肝癌主要是通过一些临床检查的指标,力争早期发现。肝癌的一级预防是针对已知的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和适宜的干预措施,达到阻断或降低肝癌发生的目的。现有不断研发的临床检测早癌发生及肝癌发生的预测因素的检测方法,只是医疗机构的早癌筛查措施。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还须包括健康教育。需要大众明白,哪些人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哪些因素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子?肝纤维化、肝硬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对肝脏的保护。从而起到对于肝癌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多种可干预的个体行为方式在预防肝癌发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问:肝癌的高危因素是什么?如何及早期干预?
邓红教授:1.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脂肪肝需要及早干预。
单纯性脂肪肝的大多数源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健康。最常见于中青年人群特别是青年男性,因为经常饮酒、多坐少动、爱吃夜宵、熬夜等等不健康的生活状态,高发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即腰围过大,引起内脏脂肪堆积导致脂肪肝发生。有统计显示,近年在中国各种肝病的原因分布中,脂肪肝占一半以上,且脂肪肝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良性疾病,但是不了解患脂肪肝后,长期的肝脂肪变性会引起肝脏细胞反复、持续性坏死,导致肝组织纤维化,继而进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对于大众来说,预防肝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预防脂肪肝做起。
2.药物导致的肝脏损伤不可忽视。
近年来,大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虽然并不了解是否适合身体需要,不清楚药品是否正规渠道来源,不少人也会自行购买感冒药、抗菌素,还有不少人长期服用减肥药、脱发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美容保健产品。已成为药物性肝损伤的一大原因。此外,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存在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加之慢性疾患的病理生理改变,给肝脏增加负担及肝毒性。药物性肝损伤,除外少数急重型,常常发生肝细胞静默性炎症反应。若持续性的肝细胞坏死,逐渐进展发生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即可增加发生肝癌的风险。所以,只要用药,尤其是长期用药,就要注意药物对肝脏的影响,要进行肝功能监测,定期做肝功化验、腹部B超、肝脏硬度测定。及早实施保护肝脏措施。
3.有慢性肝病及肝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加强重视。
最后,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肝癌高危人群包括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有长期饮酒者,需要高度重视家族遗传史。如果家族里有血缘关系亲属当中,已有发生肝癌的病人,这类人群如果患有肝脏疾病,即便无任何不适症状,也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发现患有脂肪肝,即便转氨酶轻度升高,也应作为高危人群,需要及早就诊,及早去除病因,控制肝癌的危险因素,力争做好肝癌的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