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05-05刘涛
刘涛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科学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体验,应构建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以信息化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实现手段的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下,确定具有任务性、关联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发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有效为教学服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和组织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教学活动,实施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团队互动、探究分析、实操演练,使得学生在达成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充分应用所学,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成果导向;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order to make scientific use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eans and optimize learning experienc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outcome-oriented, which takes learning achievem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akes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as the realization means. Under the outcome-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we should determin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s with task, relevance and hierarchy, develop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are student-centered and can effectively serve teaching, design and organiz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task driven, project-based,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ed, and implement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carry out self-learning, team interaction, inquiry analysis, practical exercises, so that students can fully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learning result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ly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outcome-oriented; mixed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1 信息化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学习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改革,优化学习体验,成为当前提升教学质量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文件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2]。
教育信息化对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包括:
1.1 消除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一般只能在指定的时间与地点进行学习。如今的学生对于各种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极高,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已成为常态,他们更乐于从互联网、新媒体中获取知识和信息。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应广泛应用慕课、手机APP、微信等工具开展线上教学,消除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3]。
1.2 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和新颖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和授课教师,其呈现效果比较单调、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广泛、深入的应用,一方面,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生动、丰富,其呈现载体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可以把原先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获取专业相关的最新资讯,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模式,紧跟最新的职业岗位需求。
2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在教学设计环节缺乏对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统筹结合
目前,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对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导致线上和线下成为几乎相互割裂的两条线[4]。由于教学设计缺乏层次递进和针对性,教师并没有设计与线下教学逻辑关联、具备基础性的线上课前学习任务,常常仅将课程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放到网络上。在线下教学中,没有针对学生在线上学习阶段反馈的兴趣点或问题点进行重点讲解或组织相应的互动任务,其教学内容可能与线上部分出现较多重叠,挤占了学生互动、探究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入理解和应用[5]。
2.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展现教学内容、设计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时往往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是把教材、课件、教案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再制,通过由教材内容堆砌而成的PPT加上教师旁白进行屏幕录制,或者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视频通过分段编辑,形成微课视频。这类教学资源缺乏精心设计和深度加工,形式单调。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重心应放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过度追求形式多样、呈现效果炫酷的动画、色彩、音效等[6]。这种做法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接收和内化才是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和制作的出发点,导致学生面对信息量过大、过杂的资源无所适从,影响教学效果。
2.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当前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中职毕业、退伍军人等,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他们在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时,其学习需求、信息处理方式、知识内化等有较大差别。如果教师不能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差异化的充分指导,而是依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完全相同的授课内容和进度,将可能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对于已掌握现有内容的学生而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去等待后进学生跟上进度,影响学习效率;二是对于学习掌握程度落后的学生而言,为了赶上进度,往往对学习内容应付了事,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很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失去学習兴趣[7]。
3 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3.1 模式介绍
信息化教学对于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学习体验带来巨大地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与线下课堂教学没有形成有机衔接,难以保证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影响教学效果。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基础,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开展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应用信息化手段,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8]。这种教学模式将虚拟在线学习的优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不但确保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线上反复学习和接受辅导,而且保留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直接深度交流的特点,使线上与线下形成互动融合,这样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创新思维等。
成果导向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获得什么能力以及能够做什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涵盖五个方面:以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为目标;以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为需求;以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为过程;通过有效方式评价学生是否取得了既定目标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反馈持续改进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9]。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高度契合。
3.2 设计思路
实施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设定预期学习成果,明确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学习产出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从典型的工作项目中提炼教学知识点,并引入最前沿的行业知识,确定教学内容。然后,以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达到既定标准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充分互动、实时反馈,并达成学习成果。最后,以学生应达成的学习成果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根据教学反馈,对教学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4 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4.1 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应达成的成果开展教学。根据反向教学设计原则,结合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剖析物流企业核心岗位群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需求规格,明确学生在未来职场中获得成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匹配的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性。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应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从典型的工作项目中提炼和组织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内讨论,使学生在解决任务、达成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深度掌握。
(2)关联性。为了配合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和课内互动,教学内容应进行颗粒化处理,即将课程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合理组织。同时,各知识点之间以任务为主线、基于学习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进行关联组合,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3)层次性。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确保学习成果的有效达成,应在课前面向学生开展学情分析(可通过线上调查实现),准确把握他们的学习特点、知识掌握程度等。以此为基础,按照难易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形成难易相间、互为补充、层次分明的教学内容体系。对于基础知识,适合以微课视频的方式置于线上教学平台,由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清单,在课前完成自学。对于较复杂、重点的知识,在学生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线上学习任务后,由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操演练等活动,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及实践应用。
4.2 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确保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方便传播,便于学生自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应着眼于为教学服务。教师可选择互动性强的知识点或实践项目进行信息化设计和制作,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以及教学环节实施,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搜索、逻辑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达成学习成果。
(2)信息化教学资源并非教材知识点的简单数字化,也不应以效果酷炫的动画、视频、音效等为设计目标,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实际,直白、系统地呈现教学内容,以内容深度适中、资源数量够用、结合实际应用为开发原则。
(3)持续进行教学资源的维护管理和优化更新工作,确保资源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4.3 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应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围绕学生应达成的成果(成功做事的能力),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复制到创新的原则组织教学,确保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对接。同时,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整个教学活动由设定目标、课前自学、知识铺垫、课堂活动、课堂总结、巩固提升六个环节组成。
(1)设定目标。根据教学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需求规格,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成果)。成果目标应明确分层,对于识记类、理解类等低阶目标应置于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实现;对于应用类、技能类、创造类等高阶目标则置于交互更充分的课堂学习阶段实现。目标的确定对于教学活动起着引领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把握学习要求,因此,其设定应该简洁、明确,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在课前推送给学生。
(2)課前自学。教师设置兼具趣味性、挑战性和实用性的课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反复查看教学资料,自我探究,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相互探讨,有助于后进学生开展学习。在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后,及时评价学习效果非常关键。教师应基于重难点知识,设计线上测试题。通过检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反复学习相关知识点,直至弄懂;另一方面,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测试和线上交流情况,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自学进度以及知识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优化和组织后续的线下课堂教学。
(3)知识铺垫。由于学生普遍已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完全依靠自学难以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以及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首先对课前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学生反馈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回顾,让学生回忆和串联知识要点,做好知识铺垫,再导入相关的任务情境或探究性问题,承接后续的课堂活动。
(4)课堂活动。课前学习主要针对低阶学习目标,而课堂活动则针对高阶学习目标而设计,是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开展的深层次教学活动,是解决疑难问题、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应以项目任务为驱动,通过操作演练、小组讨论、知识竞赛、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活动。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合作演练,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5)课堂总结。完成课堂活动后,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APP)开展随堂测验,实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组织学生代表上台总结和反思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然后,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促进知识内化。
(6)巩固提升。在课后,基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采取线上测试、重点难点在线讨论、进阶任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提升。该环节可以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软件,针对所学的知识单元,自行编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并在网络教学平台或下次课堂上展示。二是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知识PK,激励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课后测试题目。三是针对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应用,设置线上讨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四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进阶学习任务,比如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探讨、资料查找等手段完成任务,实现深度理解和实际应用的目标。
4.4 实施教学评价
为了确保成果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科学全面地考核评价体系。
(1)兼顾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比较于传统的单一课堂,混合式教学具有教学过程复杂、教学活动多样的特点,除了结果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同样非常重要。网络教学平台(APP)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为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比如,通过平台记录,可以及时获取学生观看视频次数(时长)、访问平台次数、问题讨论次数、测试题分数等客观评价数据,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活跃度、对基础知识的领会程度等。
(2)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是教与学结合的过程,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充分交流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的方式难以深入、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应推行多主体教学评价,除了常见的教师评价以外,还应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企业专家等,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评价以及各个小组之间的互评。
(3)评价内容多样化。除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APP)采集学生的课堂出勤、学习参与、问题解答等量化表现数据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创新意识、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
5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示例——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拣货方法”是“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拣货”模块的重要教学单元。该单元项目安排4课时,运用仓储管理软件、网络教学平台(APP)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设定目标、课前自学、知识铺垫、课堂活动、课堂总结、巩固提升,开展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见表1。
6 结束语
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出发點,以信息化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实现手段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既能确保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反复学习和接受辅导,又能充分保证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提高学习效率。经过教学实践反馈,该模式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探究分析、实操演练,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逐步实现成果目标,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实践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EB/0L]. (2017-09-05)[2021-04-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7/zcs_zhgg/201709/t20170911_314171.html.
[2] 国务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0L]. (2019-02-13)[2021-04-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 付梦晨.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2):34-37.
[4] 刘利民.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现代物流学》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6):60-63.
[5] 阚宝朋,刘英杰,杜文龙. SPOC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以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44-47.
[6] 张红兵.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探析[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1):49-52,70.
[7] 张晓东,牛军涛.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8(2):98-101.
[8] 王盛.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SPOC模式构建[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0):100-106.
[9] 沈桂芳,王胜和,杜琰琪. 基于OBE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 现代信息科技,2020,4(9):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