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博物馆藏南北朝佛造像
2021-05-04秦欣欣
秦欣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混乱和充满变革的时期,亦是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交互融合的时期。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使得人们对社会安定的向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佛教迅速发展,佛造像大量出现,艺术风格因政治因素、文化艺术发展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从北魏时期粗犷古朴、安静内敛的风格逐渐过渡到后来俊秀瘦长、飘逸洒脱的“秀骨清像”风格,发展至东西魏和北周北齐时期,又逐渐向风格多变、敦厚朴实过渡,各个朝代各有千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造像,使得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并演变出极具本土特色的造像艺术形式,创下了中国历史上佛造像发展的第一个大繁荣时期,被誉为“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这些造像形式不仅对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隋佛教造像的鼎盛和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乡市博物馆藏佛造像近千件,本文选出部分南北朝佛造像以飨读者。
交脚弥勒石刻造像(图1)
北朝时期,通高52厘米,宽50厘米。本造像正面深浮雕一交脚弥勒,肉髻大耳,目微闭,着交叉式披肩,左手下垂扶膝,右手残,双脚相交而坐。座向两侧各延长一水平线,线上又各有一阴纹刻佛,肉髻,有背光。右侧一佛头上还有一飞天和一坐佛,似在听法。左侧上已残,只见有阴刻遗痕。像背为平雕经变故事数幅,已有不同程度残损。这是早期的弥勒菩萨造像,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后来的大肚弥勒佛形象完全不同,在造像艺术风格上保留了比较多的印度及西域特色。本座造像呈思惟状,从背景上的飞天等装饰看,应和敦煌石窟处于同一时代,是思惟菩萨的一种造像形式。
太子半跏思惟白石造像(图2)
南北朝时期,通高17厘米。此像头背光,戴宝冠,左脚下垂于地,右脚横叠于左膝上,左手自然下垂,置于右脚踝上,右手支撑于右颊下,呈现在菩提树下思惟之状。两侧有两立胁侍。底座正面图案中间为宝莲,两侧各有一卧狮。思惟相是造像中以手支颐或触额姿势,头略低垂做思惟状,面部表情或沉思或微笑的形象,表达尊像正处于思考状态,这种思惟手势和支颐姿态是思惟菩萨的独特造型。半跏思惟像流行于南北朝时期,思惟菩萨像提供了苦难时代人们对于思惟悟道的追求,一个清净洒脱、沉静的“觉者之相”,从忧患和痛苦的时代意识中超脱而出。
鎏金释迦铜造像(图3)
南北朝时期,通高21厘米。此像通体鎏金,大背光,肉髻大耳,双目微闭,身披大氅,结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佛造像有高古佛造像和明清佛造像之分。高古佛造像是指明清之前的佛造像,也称汉传佛造像,历史价值高、艺术性强、内涵丰富、制作精美。此像即属高古佛造像。北魏前后或隋唐的高古佛造像,大多基座呈方形四角,形似板凳,故俗称“板凳佛”。铜佛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面型端庄虔诚,身骨清瘦,长脸细颈,尚存南亚人种的形象痕迹,衣褶繁复,且多为大背光。
白石造像(图4)
北齐,通高17.5厘米。佛像头戴冠,身穿袈裟,袈裟宽大,右手持莲蕾向上,左手握桃形物向下,跣足直立。下方为素面长方体基座。佛像具有火焰纹背光和圆形头光。在石刻艺术中,佛祖周身的光明用佛像背后的各种装饰纹来表现。头部的光一般呈圆形,称作头光;身体的光呈圆形、舟形、莲瓣形等,称作身光。头光和身光统称为背光。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成佛”,而觉悟的本质便是光明朗照。所以,最高果位的佛陀,不僅有头光,而且有背光,象征着他已达到了大彻大悟。次高果位的善萨,则仅有头光而没有背光。人们参拜神灵祈求保佑,内心充斥着对神佛的景仰和寄托,背光能更加完美地衬托出佛的神圣之感。
释迦牟尼铜造像(图5)
南北朝时期,通高23.5厘米。该造像为释迦牟尼,肉髻高耸,身着袈裟,袈裟弧线形雕刻,纹理细密。双手结禅定印,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结跏趺坐于座上,座基为矮短式四足床趺。佛身后有双层莲瓣形背光,外层背光饰有火焰纹,内层背光围绕佛像上部环绕一圈五个小佛像。该像为像座合铸,造型古朴,是南北朝时期典型的佛造像形象之一。
观音菩萨铜立像(图6)
南北朝时期,通高13.4厘米。方形座,四角形足,下部镂空。铜佛立于方座之上,神态自若,身后头光高大,突出,上刻有火焰纹。铜质,鎏金,所鎏金大部分已脱落,但可见残留有斑驳金痕。佛小巧玲珑,制作精致。印度佛经中称观音为“善男子”,在古印度佛教艺术中,观音多为男性形象,随着佛教的中国汉化,逐渐变为男身女相。自南北朝开始,观音造像出现女性化特点,这一时期的菩萨头戴宝冠,发髻较高,上身袒露或披帛,胸前有璎珞珠宝,下着羊肠大裙,衣纹既具有犍陀罗风格,又受汉族传统的影响。
(责任编辑:朱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