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现实与思考

2021-05-04李静丽

传媒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播途径学术期刊深度融合

李静丽

摘要:学术期刊作为展示地区学术形象、促进地区科研发展的重要“窗口”,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数字出版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应用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实时分享、精准推送和分众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学术期刊在内容生产、传播路径、集群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以及学科发展,构建了学术传播与知识服务的全媒体出版体系。

关键词:学术期刊 深度融合 传播途径 内蒙古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壁垒不断被打破,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展示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渠道,不断整合学术资源,以更加多元、有效的方式服务学科体系建设。笔者结合内蒙古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从经营理念、数字出版、内容生产、集群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内蒙古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的破局之策,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媒体融合不仅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展了传播渠道,而且改变了用户的接收方式,实现了更加系统、精准、高效的信息传输。目前,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主要涉及两大类:一类是与期刊网站、数据库等检索平台合作,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学术期刊纸质形式的网络化传播,这也是当下学术期刊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另一类是完全电子化的学术期刊出版。受学术评价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后一种出版形式在学界的认可度并不高。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国家政策层面,从2010年《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6年“媒体融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20年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性的文件为新时代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依据,为我们继续深入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出版和新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学术期刊出版之中。数字化的采编发系统不仅提升了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还为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术期刊网站、在线投稿系统、“两微一端”的应用在高效整合学术资源、拓宽学术传播渠道及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学术期刊与受众群体(作者、读者)的双向互动,使学术观点可以实时分享、精准推送和分众传播。

尽管媒体融合已为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所认可和接受,但学术期刊的深度融合发展仍困难重重。在现阶段的办刊思路下,学术期刊主办者并不具备数字出版和新媒体传播的主动权,与各大期刊数据库的合作相对被动。而且,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存在较大的资金和技术壁垒,一些期刊虽然开设了网站、“两微一端”等数字传播平台,但限于资金和人才的匮乏,总体的使用频率不高,发布的内容大多是纸质刊物的电子化,创新性明显不足,用户黏性不够。

二、内蒙古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内蒙古现有期刊150余种,各类学术期刊近百种、少数民族文字(蒙古文)期刊近20种。通过对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学会组织主办的学术期刊的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或依托部门网站,或通过自办网站进行期刊的网络化推介,一部分期刊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到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建设中来。

目前,内蒙古学术期刊参与媒体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刊库共享、刊网融合与新媒体发布。如《内蒙古社会科学》《干旱资源与环境》《内蒙古大学学报》《阴山学刊》等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及各高校学报大多与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万方等数据库合作,实现了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化传播。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部创建的“中国蒙古文期刊网”陆续收录了14种蒙古文学术期刊的目录(21689条)及原文内容(13059篇),实现了蒙古文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蒙古文期刊网的创建为蒙古文学术期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刊网融合方面,一些学术期刊通过期刊网站、在线采编系统的应用,加强同作者、相关领域专家以及读者群体的信息沟通,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如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杂志社于2014年开通、开设了“网上投稿系统”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杂志社”网站,定期更新发布相关的学术资讯,进行期刊推介等,供用户开放获取,以更好地服务作者和读者群体。

除上述媒体融合实践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发展模式也是学术期刊尝试融合发展的路径之一,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平台的上线使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内蒙古社会科学编辑部”微信公众号及《内蒙古社会科学》电子书架在有针对性地推送学术文章的同时,编辑与专家学者、作者、读者群体的线上互动及学术信息交流的频率有所增加,增强了学术期刊的用户黏性。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对期刊的重点选题、文章和特色栏目进行推送,不仅有效拓展了学术期刊的传播范围、细化了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通过专家学者、作者以及读者的“二次传播”,促进了学术成果的大众化传播。

与大多数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一样,内蒙古学术期刊融合发展虽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缓慢。尽管一些学术期刊已经加入全国性的期刊数据库、开设了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等,但期刊的总体运营仍停留在简单的媒介相加,对第三方发行平台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难以做到真正的相融。学术期刊编辑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期刊数据库的认识停留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传播,在知识呈现、信息附加、资料补充等方面的创新努力明显不足。学术出版由“多刊一面”变成了“多网一面”,在办刊模式、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上未能突破固有的理念,期刊出版流程的數字化流于形式,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沟通仍处于单向度的交流,积极主动性不高。

三、推进内蒙古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使“期”与“刊”的边界趋于模糊,知识的生产、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纸、网、移、微、视”的全媒体传播融合为知识的生产与转化提供了更多可能,碎片化的阅读体验、开放的获取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有学者指出,媒体融合并非简单的期刊上网或运用新媒体技术,而是形成“纸媒+网站+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展的三角模式,针对不同的层次内容对各种媒体予以传播定位,实现各媒体间的优势互补、互促交融的融合媒介形态。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内蒙古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破局探索,实现学术内容的精准化传播和精细化管理。

一是强化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经营理念和人才观,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科研成果转化是学术期刊的根本作用和价值所在,在数字化出版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管理者和编辑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意识,积极发挥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主动性,将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摒除融合发展中的惰性思想,在学术传播中体现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服务思维,重视与作者群体、读者群体的沟通与互动,注重学术甄别能力、数字化出版能力、新媒体使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打造融内容、经营、管理、技术、平台、渠道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媒体融合发展不是媒介形态的简单拼接,学术期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现代化的数字出版技术,以媒体融合的生态理念引领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创新发展,实现服务平台的融合、开放与数字化发展,促进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二是深度推进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内容生产的内在平衡,打造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特色。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多元便捷,内容和质量始终是期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深度推进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学术期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传播形式的融合与内容生产的内在平衡。在充分挖掘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学术组织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品牌栏目和选题,优化数字出版流程,实现数据库合作与多平台传播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内蒙古学术期刊的内容深度和学术影响力。

三是提升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学术期刊的集群化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转变思想,不断提升学术出版平台建设的主动性,利用新媒介和新技术拓展业务范围,探索集群化的学术期刊发展模式。实践表明,省级期刊集群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能够聚合某一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作者和编辑资源,集中力量办刊或者共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学术期刊发展而言,蒙古文学术期刊在数据资源、传播平台、区域协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内聚力,构建蒙古文学术期刊集群有助于区域内知识的协同创新,形成知识资源加速增长的“链式反应”,通过构建新型媒体智库,为内蒙古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此外,内蒙古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还可以积极探索语义出版、“学术新媒体”建设等,实现学术期刊出版形式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内蒙古学术期刊的深度融合发展应在不断挖掘传统出版优势和特色栏目的基础上,发挥整合资源优势,实现期刊的差异化、专题化发展,在国家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指引下,积极转变办刊理念,主动探索、协同推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与集团化经营,推进内蒙古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提升内蒙古哲學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综合竞争力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NDB07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升互联网国际传播力课题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愿景与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刘钊.刍议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传播——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J].编辑学报,2017(06).

[3]吴芹.媒体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出版,2020(23).

[4]艾岚,李金霞.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的构建[J].中国编辑,2021(01).

【编辑:甘露】

猜你喜欢

传播途径学术期刊深度融合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流行甚“High”的网络流行语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题壁诗歌创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存继与思考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