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2021-05-03李天苏
李 明,吴 德,李天苏
(1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东区新生儿科,合肥 230001;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早期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1-3],在MAS 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其合理应用时机和方法一直被广泛关注。本研究比较PS 在MAS 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和短期预后,为完善PS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等疾病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20 年3 月于我院进行机械通气干预的MAS 新生儿69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5 版[4],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皮肤发绀等症状,并经X 线片证实诊断为MAS;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严重出生缺陷等可能影响患儿呼吸功能或预后者。将入组新生儿69 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27 例)。两组性别、年龄、日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n,)
表1 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n,)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常频机械通气干预等,参数:吸入气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为0.3~0.5,呼吸终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4~5 cmH2O,呼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20~25 cmH2O,呼吸机频率(respiratory rate,RR)40~50 次/min,根据病情调整参数,无菌条件下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干预,根据具体临床反应和血气参数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拔管。观察组机械通气同对照组,机械通气5 min 后,经气管导管予PS(剂量为100 mg/kg 体质量),给药6 h 内尽量不进行吸痰操作。
1.3 检测方法 两组分别于机械通气干预1、6、12 h 采用丹麦雷度ABL80 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aCO2)等,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n index,OI=PaO2/FiO2)。同时在两组机械通气干预1、6、12 h 进行心率(heart rate,HR)监测。并统计两组7 d 死亡率、气胸发生率等短期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并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OI、PaO2、PaCO2、HR 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1、6、12 h 的OI 和PaO2均升高,同期PaCO2则降低(P<0.05)。与同组干预1 h 比较,两组干预6、12 h 的OI 和PaO2均升高,同期PaCO2则降低(P<0.05)。与同组干预6 h 比较,两组干预12 h的OI 和PaO2均升高,同期PaCO2则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OI、PaO2、PaCO2、HR 比较()
表2 两组OI、PaO2、PaCO2、HR 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1 h 比较,*P<0.05;与同组干预6 h 比较,#P<0.05。
2.2 两组预后情况分析比较 观察组7 d 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情况分析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MAS 为新生儿常见病症,可引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紫绀、呻吟等症状,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甚至进行性加重,导致死亡等不良预后情况的发生[5-6]。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呼吸系统急症常用治疗干预方法之一,其应用效果得到多个循证医学研究[7]的肯定。
本研究探讨机械通气在新生儿MAS 干预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应用于MAS 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病症中均可有效提高OI 和PaO2,并降低PaCO2和HR,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状况,这与P.A.DARGAVILLE 等[8]的研究结论一致,但其7 d 死亡率高达11.11%,其短期预后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另一方面,单纯的机械通气改善MAS 症状不明显,主要与MAS 导致的PS 减少有关。PS 作为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物质,主要发挥降低肺表面张力,改善肺通气和顺应性,提高肺通气量等功效[9]。MAS 患儿胎粪中含有的溶蛋白酶、磷脂、游离脂肪酸、胆盐、血液、胎毛、脱落细胞、胆红素和三酰甘油等,这些物质可灭活PS,直接导致PS 含量不足,引发呼吸功能障碍。胎粪进入气道,可引发气管痉挛和梗阻;刺激小气道,诱发化学性炎症,引起呼吸梗阻。
因此,本研究在机械通气治疗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人工合成注射用PS 给药干预MAS。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机械通气组,观察组可更快速有效地提高OI 和PaO2,降低PaCO2和HR。死亡率也得以降低。PS 的应用,降低了单纯机械通气治疗MAS 导致的高死亡率,其短期预后也较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良好。
外源性PS 治疗MAS 的可能机制:(1)减轻高氧暴露和正压通气对肺的损伤;其具体机制与PS 的使用,可直接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功能,减少持续高压暴露和持续正压通气的时间有关。外源性PS 还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改变内皮通透性[10],改善肺顺应性,降低肺阻力,减轻肺损伤。(2)增加PS的储备,减少蛋白向肺泡腔浸润。高PS 可拮抗胎粪中胆固醇、胆红素等的抑制作用,减轻肺损伤[11],减少胎粪抑制PS 的合成。(3)减少核转录因子κB 的表达,调节促炎因子诱导的炎症反应[12]。应用PS 后,PaO2、PaO2/FiO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这与粪便和肺泡炎性代谢物对PS的抑制有关。
早期应用PS 治疗、大剂量PS 以及反复给药可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13-14],这与MAS 导致的PS 减少机制密切相关。PS 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肺通气量,改善短期预后,减少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本研究还发现,PS 联合机械通气并未降低气胸发生率,可能与样本量有关。同时,本研究系病例对照研究,由于受到医学伦理学限制,对照组(机械通气组)样本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PS 应用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MA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