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应用

2021-05-01钟钰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肌病磁共振缺血性

钟钰宝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西 南宁 530000)

缺血性心肌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冠心病,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造成患者的心肌长期处于的状态中,这就会致使患者出现心肌纤维化的后果,最终将会引发患者出现原发性心肌病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后,将会出现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脏僵硬等多种症状,这不仅会给患者在生理上带来极大的不适感,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1]。所以,对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帮助患者尽快地摆脱疾病的困扰。目前,在临床上对该病的首选诊断方式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该技术有着分辨力较高、无辐射以及可对患者重复性检测等诸多优点,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0 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 例患者,全部患者均已被确诊。其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42 ~68 岁,平均年龄(58.3±8.5)岁。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心功能1 级患者9 例;心功能2 患者10 例;心功能3 级患者11 例;心功能4 级患者10 例。患者的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生活习惯、冠状动脉循环受累以及其他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20 例患者存在合并高血压的问题,6 例患者存在合并高血糖的问题,7 例患者存在脂肪代谢紊乱的问题,7例患者存在纤维蛋白原升高的问题。不良生活习惯的危险因素包括:22 例患者存在过量饮食的问题,25 例患者存在缺乏体力活动的问题,30 例患者存在吸烟的问题。冠状动脉循环受累的危险因素包括:4 例患者存在超声心动图不正常的问题,14 例患者存在心肌灌注不良的问题,9 例患者存在运动或监测时心电图不正常的问题。其他危险因素包括:17 例患者存在凝血因子异常的问题,15 例患者存在PAI-Ⅰ抗原活性升高的问题,20 例患者存在高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2 例患者存在早期患冠心病的家族史的问题。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审批通过(伦理审批号:CAP2018(A)0035)。

1.2 纳入排除标准

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全部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不存在遗失的问题;(4)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检查;(5)患者不存在意识障碍,可以正常交流。

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无法积极配合检查的患者;(5)存在严重心率失常的患者。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主要是通过磁共振扫描仪(型号为GE Discovery 750W 3.0T)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工作,检查的主要流程为:首先,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需要提前做好对患者教育工作,告知患者各种注意事项,并为患者清除体表的金属制品,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体位。然后,告知患者将双手举至头顶,通过胸前导联心电门控制技术对患者检查,需要经过灌注、电影、亮血以及延迟强化等数个步骤。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适量的钆特酸葡胺注射液(0.2 mmol/kg)以及20 mL 的生理盐水,并将扫描速率调整为3.5 mL/s,在15 min 后对患者开展延时强化扫描,对患者的四腔心以及左心室两腔心等切面开展彻底的扫描,从而确认患者心脏的实际情况。在完成对患者的检查后,由我院资深影像科医师负责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4 观察指标

通过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有效性。并且,通过检查获取患者的射血分数[2]。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开展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当检验结果为P<0.05 时,表明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通过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检出患者的平均射血分数为(55.3±13.9)%、每搏输出量为(56.5±4.4)mL,心输出量为每分钟(3.7±1.3)L,见表1。

表1 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对比[n(%)]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我国的医疗技术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针对各种老年性疾病,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缺血性心肌病[3]。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发病后,其左右心室将会出现明显的扩大情况,心室的室壁还会变得更加薄弱,心室收缩功能还会出现显著的下降,这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扩张性心肌病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就导致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很容易会出现误诊的问题[4]。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通过增强剂对患者开展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影像学技术,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因为增强剂存在着高速血管弥散能力,还不会穿透患者细胞间的胞膜,这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工作。由于在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时,通常会发生增强剂大量渗透的问题,造成在患者的心肌瘢痕区域,将会出现磁共振信号增强的现象,这就能够很好的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梗死问题,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为患者确诊。同时,心肌瘢痕的出现也与心肌梗死有着直接的关系,瘢痕化心肌主要由纤维组织组成,而纤维组织则会阻碍心肌传导,这就会引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就能够有效的辨别患者的病情类型,因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并不会出现心肌梗死的问题[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这说明通过对患者实施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以很好地为患者确诊;检出患者的平均射血分数为(55.3±13.9)%、每搏输出量为(56.5±4.4)mL,心输出量为每分钟(3.7±1.3)L。这说明通过对患者实施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的心脏情况。

由于导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病的关键性原因及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病的出现主要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压水平、血脂水平以及体重等多种因素有关[6]。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并对患者开展良好的饮食指导。因此,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被确诊之后,就需要及时为患者调整膳食结构,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患者出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患者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并且,还需要促使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这样就能够降低血小板启动,防止患者出现血栓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者积极戒烟,并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健康饮食,这样就能够大幅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不仅可以很好地检查患者的心脏情况,还可以有效为患者确诊,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病磁共振缺血性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