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5-01李侃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隐匿性磁共振软骨

李侃侃

(威海卫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威海 264200)

隐匿性骨折主要指的是骨小梁断裂或者是X 线检查下呈现阳性但却存在骨创伤的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通常情况下,膝关节在受到强大外力影响下十分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当发生骨折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膝关节局部疼痛,并且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会给患者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早期没有进行治疗,随着骨折不断发展,会促使皮质逐渐发生破裂,从而引发骨缺损与疼痛等产生,甚至可能会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发生,给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1]。由此可见,早期给予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以明确具体骨折病变情况,从而制定相关治疗对策,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发生进行诊断,以往常用X 线或者是数字X 线摄影等进行诊断,结果大多呈现为阴性,但是加以多层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检查下能够观察到骨折征象。因此,在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下,MSCT 与MRI 诊断检查方法逐渐广泛应用,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清晰显像与多平面成像,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较高。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8 年2 月—2020 年3 月内50 例患者给予MSCT 与MRI 诊断价值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3 月内我院50 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取对象都已经将CT 与MRI 检查禁忌证排除,且不存在退行性病变到孩子的软骨下骨损伤;根据所采用检查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5 例,参照组男女比重14:11,年龄界限分布在25 ~65 岁,平均(42.19±2.78)岁;研究组男女比重13:12,年龄界限分布在26 ~67 岁,平均(43.25±2.64)岁;将患者资料统计后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 检查,首先选用西门子16排CT 扫描仪当作此次检查设备,并把参数分别设置如下:电压与电流分别为120 kV、250 mA,层厚与层距分别设置成4 mm,螺距0.8,之后给予患者膝关节受伤处展开扫描。减薄重建参数如下:卷积核B50 ~70,窗值Bone,层厚范围在0.75 ~1.5 mm,层间隔保持在0.5 ~1.0 mm,把获取到影像学信息全都传输到工作站给予多平面影响重建、容积再现等,最终挑选最为清晰的影像学图像展开诊断分析。

研究组采用MRI 检查,首先选用GE1.5 磁共振扫描仪当作此次检查设备,并将参数准确设置如下:层厚与层距各为4 mm、1 mm,矩阵设置成256×256,激励次数2次,接着给予患者受伤膝关节各个成像面开始扫描;同时检查常规序列T1WI 参数设置如下:TR600 ms, TE20 ms;T2WI 参数设置如下:TR4000 ms, TE100 ms; STIR 参数设置如下:TR200 ms, TE90 ms。

1.3 检查标准

多层螺旋CT 诊断标准,患者局部骨皮质发生中断或者是骨小梁观察发现扭曲;MRI 诊断标准:患者骨小梁发生中断或者是骨皮质存在损伤,在T1WI 与T2WI 下能够观察到无规则线性或者是条索状低信号区域,同时相应层面序列可以观察到高信号区域镶嵌在低信号区域中。

所有诊断都需要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分析,如果存在不同意见则需要开展讨论以统一诊断结果;并将关节镜检查或者是手术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统计MSCT 与MRI 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准确率;同时统计并对比膝关节病变检出情况,主要包括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与骨髓水肿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3.0计算数据,行χ2检验,以(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病变检查情况

研究组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面软骨损伤与骨髓水肿等检出准确率都比参照组高,且(P<0.05),见表1。

表1 统计两组膝关节病变检出准确率[n(%)]

2.2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

两组检出准确率比较,研究组比参照组高(P<0.05),组间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统计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n(%)]

2.3 影像学特征

经诊断后观察得出,参照组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征:患者骨质连续性呈现出中断或者是伴有骨折残影,骨小梁中断,并且移位骨折和局部骨质缺损相互吻合。研究组行MRI 检查影响学特征如下:能够观察到关节软骨骨折与层次不清,局部软骨存在缺损,个别患者骨性关节面与关节软骨可观察到处在一个游离状态;同时T1WI 呈现出低信号,片状表现不均匀;T2WI 序列能够表现出高信号;STIR 序列同样也表现为高信号,边缘显示不清晰。

3 讨论

近几年以来,在交通与建筑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交通事故或者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逐渐增高,这也导致骨折发生率不断增高[2]。膝关节作为人体结构十分重要的一个关节,常常容易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骨折,尤其是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极为常见,患者常常会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与疼痛表现,若是没有早期进行治疗,则会导致软骨磨损与关节病等发生,给患者日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早期进行疾病诊断并采取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往临床常用X 线进行诊断,普通X 线检查针对骨组织有着较高的对比度,且安全性高,价格实惠,但是隐匿性骨折通常都表现为不完全性骨折,且骨皮质完整性较好,骨质病变和周围组织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X线检查一般无法有效检查而出,所以存在较高的漏诊率与误诊率[3]。

近几年以来,在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下,MSCT 与磁共振成像检查逐渐应用在疾病诊断中,其中MSCT 在空间分辨力上相对较高,能够进行多个角度成像,经过一系列技术计算后能够进行三维图像的高质量重建,所以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并且该方法还可以充分应用球管输出利用率,所以可以促使诊断准确率提高,但是MSCT 检查时在生理状态具体参数上无法准确提供,所以会给疾病诊断带来相应的影响。MRI 技术大多是借助原子核可以在强磁场中产生共振信号的原理给予图像重建,和MSCT检查方法相比,MRI 不会存在伪影,并且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相比更高,能够有效提高骨骼与软组织分辨率;同时MRI 检查方法能够从分子内部观察早期病变情况,之后在冠状、矢状与横断面等进行成像,从而可以对一个组织不同结构进行清晰详细观察,因此针对骨折具体半月板、软骨与韧带损伤等诊断上有着较高的检出率[4,5]。除此之外,MRI 诊断安全性较高,可以重复进行检查,但是由于检查费用相对较为昂贵,所以临床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从结果可见,研究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高于参照组,且各个骨折病变检出率也高于参照组,均(P<0.05),组间差异显著。这也表示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在隐匿性骨折检查诊断上准确率相比多层螺旋CT 检查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能够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从而为治疗提供相关科学合理依据,以早期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多层螺旋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都有着较高的诊断率,两相比较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更高,临床中应该结合患者需求选择最佳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隐匿性磁共振软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