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 优化组合序列在肩周炎、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1-05-01荣,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优化组合横轴肩袖

马 荣,姜 威

(蒙城县中医院放射科 安徽 蒙城 233500)

肩周炎、肩袖损伤属于常见的两种肩部疾病,均可表现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结合当前研究分析,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的无菌性炎症,比如关节囊、肌肉、肌腱、筋膜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块肌肉的肌腱构成肩袖,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患者在慢性劳损、拉伤、急性外伤引发肌肉、肌腱撕裂或断裂情况下可出现肩袖损伤[1]。鉴于肩周炎与肩袖损伤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因而需要准确对肩周炎、肩袖损伤予以诊断与鉴别,但是单纯根据症状表现、病史并不能准确的作出鉴别,实际诊断中还需要借助其它方法[2]。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关节镜是进行肩周炎、肩袖损伤诊断的常用方法,尤其是MRI 近年在肩袖损伤、肩周炎诊断中得到应用,这与其多种检查序列参数有关[3]。为证实MRI优化组合序列在肩周炎、肩袖损伤诊断方面的价值与优势,从而更好地指导肩周炎、肩袖损伤的早期诊断,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50 例患者,对其相关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 我 院 收 治 的50 例肩周炎、肩袖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最终均临床综合诊断并确诊,包括25 例肩袖损伤与25 例肩周炎,肩周炎:男15 例,女10 例,年龄32 ~76 岁,平均年龄(48.45±4.20)岁,病程:1 ~6 个月,平均病程(3.60±0.28)个月。肩袖损伤:男13 例,女12 例,年龄28 ~77 岁,平均年龄(48.48±4.25)岁,病程:1 ~7 个月,平均病程(3.63±0.32)个月。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肩关节器质病变、合并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等患者。患者均实施MRI 检查,两组患者年龄与性别资料差异较小,满足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MRI 检查,具体使用西门子1.5T MRI 成像扫描仪,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前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告知配合要点,仰卧位检查,患者中立位或外旋位(手掌心向上),尽量避免内旋位(手掌心向下),将患者肩关节暴露并固定,找到肱骨头位置,在其下方3 cm 位置布设线圈中心,肩关节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检查中要求患者头部先进,实施横轴位、斜矢状位、斜冠状位检查。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常规序列扫描,然后开展序列优化组合扫描。详细扫描序列与参数如下:T1 加权像(T1WI):TR=500 ms, TE=15 ms, T2 加权像(T2WI):TR=3000 ms, TE=60 ms,斜冠状位检查:检查中与冈上肌腱平行,T1WI: TR=500 ms, TE=15 ms, T2 加权-脂肪抑制(T2WI-STIR):TR=3500 ms, TE=80 ms。斜矢状位:检查中与关节盂平行,T2WI-STIR: TR=3500 ms,TE=80 ms。所有操作均由我院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且所有患者均能够较好的配合检查,检查完成后根据影像学资料予以分析。跟访到不同患者临床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1)MRI 优化组合序列对肩周炎、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

(2)不同组合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结果。

1.4 诊断标准

肩周炎:肌腱出现损伤,积液存在肩部滑囊,肌腱、肩周肌肉劳损后可见T2WI 混合信号,T1WI 高信号;肩袖韧带变形为阴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为阴性[4]。肩袖部分损伤:T2WI STIR 序列对肌腱关节、滑囊面检查后表现出局限性高信号,无肌腱全层的累及。肩袖完全撕裂:T2WI STIR 序列检查中,肌腱滑囊面贯通,关节面出现局限性高信号或者弥漫性高信号,肩袖肌腱出现缺损、肌肉有回缩[5]。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00%;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00%。诊断准确率=(真阴性+真阳性)/总例数×100.00%。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χ2检验。计量资料±s”,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 优化组合序列对肩周炎、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

MRI 优化组合序列对肩周炎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96.00%(48/50)、96.00%(24/25)与96.00%(24/25)。MRI 优化组合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98.00%(49/50)、96.15%(25/26)与100.00%(24/24),见表1。

表1 MRI 优化组合序列与临床对肩周炎、肩袖损伤诊断结果

2.2 不同组合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结果分析

25 例肩袖损伤患者均确诊,其中14 例冈上肌腱损伤,10 例合并肩关节积液伴滑囊肿胀,4 例合并肩周软组织水肿。4 例小圆肌腱损伤,4 例冈下肌腱损伤;2 例肩胛下肌腱损伤。MRI 不同序列检出24 例,对应结果分析如表2, T2WI-STIR 序列对冈上肌腱损伤、冈下肌腱损伤的阳性检出率较横轴位T1WI 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小圆肌腱损伤、肩胛下肌腱损伤阳性检出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合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结果分析[n(%)]

3 讨论

肩周炎、肩袖损伤均可增加患者疼痛,限制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对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均可产生影响。重视对肩周炎、肩袖损伤的诊断与鉴别是开展治疗治疗的前提,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结合当前研究分析,较多肩袖损伤患者极易误诊为肩周炎,其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也存在不同,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经对症支持治疗、功能康复可治愈,而肩袖损伤一般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目前对肩周炎、肩袖损伤诊断仪关节镜为“金标准”,但是部分地区不具备关节镜检查调节,而且关节镜检查本身存在一定的创伤,不宜作为初步诊断方法,患者不易接受。MRI 是目前各类疾病影像学诊断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具有多种扫描序列优势,而且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为肩周炎、肩袖损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6]。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MRI 优化组合序列对肩周炎、肩袖损伤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均超过95.00%,证实了MRI 不同序列组合对肩周炎、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同时T2WI-STIR 序列较T1WI 序列对肩袖损伤的阳性检出率更高。不同参数检查方面:T1WI 可显示肌腱、肩袖肌的解剖结构,滑囊积液、盂肱关节腔等均可较好显示。T2WI 可对病变部位、病变大小作出诊断,考虑到脂肪的干扰,依靠脂肪抑制序列消除影响,达到精确显示,准确诊断的目的。

丁建等[7]指出MRI 可鉴别诊断肩周炎与肩袖损伤,同时能够指导不同患者的实际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部分研究同本文存在高度一致性。综合本文与上述学者的相关研究,肩周炎与肩袖损伤在使用MRI 诊断过程中,冈上肌腱损伤采用横轴位T2WI、斜矢状位T2WI-STIR 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小圆肌腱、肩胛下肌腱等选择常规横轴位T1WI 可保证阳性检出率,而针对冈下肌腱损伤采取横轴位横轴位T2WI-STIR、斜冠状位T2WI-STIR 有较好的阳性检出率,实际诊断中通过MRI 不同扫描序列之间的组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不同肩袖损伤类型的检出。当然针对不同肩袖损伤、肩周炎也需要总结其MRI影像学检查特点,便于更好地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MRI 优化组合序列可保证肩周炎、肩袖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为不同疾病的及时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优化组合横轴肩袖
请您诊断
请 您 诊 断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请您诊断
“三螺旋”优化组合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底横轴翻板闸门安装施工工艺分析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赛前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