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理论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路探讨

2021-05-01邓磊

经济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职院校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传统教学知识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毕业竞争能力,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在治理理论视野下创新学生管理新模式,进而满足我国“大国工匠”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在运用治理理论管理学生过程中,会面临着一定的冲击与挑战,面对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在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上加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实际发展需求,有效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治理理论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F016.2;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10-165-02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教育逐渐加以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条款与发展战略,促使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直线的上升。而在这些教学改革手段中,治理理论已然成为一种高效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增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情感体验。但部分高职院校始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高职学院管理工作改革进程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切实可行的优化改革方案。为此,高职院校相关领导需要提升自身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新模式,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治理目的

依照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管理要求,“现代社会管理工作中,治理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等确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团结合作关系,对公共事务与准公共事务开展合理的管理工作。”治理工作涵盖多样化的形象范围,通过加强教学权利与学生利益之间管理权限交换,科学、合理分配校园控制力度,促使师生在“共同目标”目的下尽早实现校园管理改革,这种改革方式已经成为推动校园改革发展的主要管理模式与实践理论方法。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合作伙伴共同追求一个目标,二者必须建立在同等价值诉求上,努力将多元化元素融入治理过程,在宏观意义上,可以从政府、市场、社会等大环境领域;从微观层面上,可以细化到组织、个人,其在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价值与作用,努力将集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实现[1]。而在高职院校实施治理理论管理,可以更加行之有效地维护学生主体利益价值,让学生之间可以形成自我监督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校园大环境之中,进而促使学生从被动管理者变为主动实施者。在学生发生转变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数字与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对于学习的看法也会有着很大的转变[2]。

(一)打造“大国工匠”的基本诉求

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培养要求不仅仅只停留于传授学生知识的定位基础上,还需要培养学生技术能力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具有奉献精神的宝贵人才,而在高职院校中的莘莘学子就是这些人才即未来的“大国工匠”。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创新学生培养管理的模式,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的改革,有效实施带学制度、校企结合教学制。在实际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已经认识到“大国工匠”育人的重要性,并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改革,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原因,导致管理改革效率较差[3]。追溯历史发展,工匠精神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蕴意,古代工人将自己独特的精神雕琢在自己的作品中,让作品能够更具魅力,此种精神伴随着我国从学徒制一直发展到科举制并沿用至民国年代。在学徒制教学活动中,师傅所传授的知识尚不具备的固定理论基础,只能“手把手”传授徒弟技艺能力,徒弟只能通过不断探索体会、总结感悟其中的知识点。新中国成立后,高职院校实施了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学徒制单一教学模式与科举制死板考试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现阶段仍然需要社会、家庭积极配合,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管理模式联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传授学生正确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理念,进而让学生加深对“大国工匠”的理解。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不断地通过治理理论强化校园管理,改变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紧抓新时代发展机遇,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4]。

(二)解决院校存在的实际管理问题

创新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重要方法,也是促使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经过大量数据研究表明,教学管理较为良好的高职院校,学校校风严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认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让在自身能力素质提升上。为切实落实高职院校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高职院校必须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管理模式创新上,改变传统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增加管理的成效。但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依然是任重道远,管理成效低下。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主战场与管理工作的主阵地。从目前高职教学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课堂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5]。例如,个别学生不服从教师管理安排,不遵守课堂、学校管理秩序。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散漫,难以保证注意力与精神可以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氛围。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愿意与校外企业一起校企联合教育,但是很多学校却缺乏相应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经验,将学生单独置身于合作企业,面对较为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学生很难约束到自我。这给校企结合教育引导带来了部分难以预知的因素,教师得到了一切信息都是通过学生反馈或企业反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无法第一时间提供相应帮助。面对此类管理问题,高职院校领导认识必须认识到原有管理模式的缺陷并加以调整与改变,最终通过治理理论创新多元化管理模式,整合各项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学氛围[6]。

(三)满足学生参与管理工作诉求

在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管理组织,比较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个性发展,管理工作也缺乏学生的实际意见。为此,高职院校领导需要通过学生会以及各类社团平衡学生主体之间的权益,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参与校园管理组织工作,进而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发展时期较晚、底子较为孱弱,缺少对管理资源的整合应用,无法及时形成科学管理秩序,严重影响教师在实行管理工作时做到行为理念统一。由于学生缺乏参与管理工作平台、渠道、机制,学生在参与管理过程中也很难形成合力,虽然人数众多、想法新颖,但是很难被学校领导采纳其意见。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学生若没有参与校园建设的权利,无法通过高职院校找到自身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对于高职院校也缺乏一定的归属感,這对于高职院校构建现代化教学管理体制来说是重大的缺失。在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前提下,学生更难以参与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无法实现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基本权利也会逐渐被教师所忽视[7]。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治理影响因素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前提,为了提高办学改革效率,需要学校领导人根据社会环境变化而创新,依据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年龄认知,为传统管理模式改革提供基础条件。通过引入科学、合理的治理理念,可以增强学校管理体系的灵活性与规范性,在实际高职学院改革创新时,还是需要根据自己实际变化情況进行改变,做好其管理础相关工作。

(一)保障性因素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将改革重点放在学校体制系统创新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发挥出制度规范创新作用。当下高职院校制度大部分可以分为两类:其一,用于规范学生个人行为,基于社会、家长、社区帮助下开展的规范性教学引导;其二,规范性学校战略发展,通过教育教学、奖励机制、学生分配机制,从内部约束学生的错误行为。现在高职学院学校管理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建立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扩大高职学院大学生自主选择权利。而要想达到理想的办学目标,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按照学生的意见制定顶层制度结构框架,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内外资源,制定合适的校园管理方法。同时,高职学院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校园管理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二)基础性因素

美国公司亚马逊高管曾经说过“治理是能力,是组织运用制度或管理制度提升高职学院综合学习管理能力,即管理执行能力”。高职院校在增强学生治理能力的前提下,还需积极激发学生组织运用能力。为学生搭建个人权利维护载体,尽量获得社会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此做才能逐渐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条件。大学生自治组织是帮助高职院校开展管理工作重要的助力,其特点是具有数量多、表现性强、善于进行多方面交流等特点。学生自治组织需要主动收集学生意见与想法,向学校相关部门领导汇报意见内容,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意见进行提前分析,给出学生方面的改进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透过计划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给学生制定合理的综合能力较强的规范性计划,帮助高职院校精英学生快速成长,使其成为校园其他学生的榜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获得大量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变化较为复杂的社会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优化方向指明目标,尽最大力量去纠正部分学生内心错误想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治理理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

(一)融入实际学习活动之中

高职院校管理者若想创新管理工作模式,首先就需要将治理理论融入学生实际学习活动中,贯彻落实国家号召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取得更加具有价值的创新发展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根本,充分解析学生内心世界,信任学生个人思想与行为举止,尊重学生人格、魅力,维护学生所拥有的根本权利。将管理活动设立的目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与学习氛围。虽然治理理论强调管理者,但是高职教师必须尊重高职院校中的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化,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只有这样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才能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渐实现自身价值。而在“以人为本”管理工作中,教师者承担着更多的引导职责,教师必须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思学生所想、尝学生之辛。在教师的努力下,学生也会尝试接触教师,将自己内心想法诉说给对方,师生之间关系也会逐渐融洽。

(二)构建人文关怀体系

作为学生组织的管理人员,辅导员一直担当着学校与大学生的连接重任,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凸显出其综合素质,既能够影响专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还可以直接检测校园管理的成效。因此,辅导员应当承担起为搭建学校组织载体,建立一支职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生专业团队,通过培育提升学生管理责任心与道德感,让学生组织成为校园管理的中坚力量。有了学生团队的帮助,教师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基础数据收集任务就可以让学生组织承担,而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针对校园管理问题制定优化方案,而教师则通过治理理念去对学生方案进行调整,这样既能够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正确参与校园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一定要针对真实存在的问题,结合治理理论创新管理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积极阳光的教学氛围,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希,王瑜,张嬉.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3):162-163.

[2] 吕宇栋.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5):142-143.

[3] 曾颢,勒系琳,黄丽华.新型学徒制中企业与新生代学徒的关系构建研究——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9(03):45-50.

[4] 丁亚青.基于“微时代”背景探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20(31):164-165.

[5] 彭忆兰.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7):1-1.

[6] 刘芳.辅导员工作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升探讨——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20(05):219,221.

[7] 丁浩亮.公共治理理论在地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11-12.

[8] 郑桂.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路径的实践[J].经济师,2020(11):195+197.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作者简介:邓磊(1989—),男,湖南祁阳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