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与理论创新

2021-04-30张兴旺

关键词:民本思想先秦以人民为中心

张兴旺

[摘 要]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端于尧、舜时期,在夏、商、周三代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传至春秋战国时期,经由先秦诸子融旧铸新,逐步奠定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根基。这其中又以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最为代表。新时代大背景下,习总书记在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去芜存菁,并将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多个维度实现了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和超越。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民本思想;传统文化;先秦

[中图分类号]D032[文献标志码]A

“民本”一词,源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寧”(《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1]381中国的民本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开始萌芽。到了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以“民”为主体的观点,形成了较为完善和丰富的儒家民本思想。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缓慢,甚至有时还出现了倒退现象,以至于秦、汉以后,虽然不时有贤君良臣提出一些爱民的主张,却终究未能超越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该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民本思想,实现了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一、春秋时期及其以前民本思想的嬗变及其历史背景

中国的民本思想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据文献记载,自上古之时,尧、舜等部落首领就已经开始注意到民众的重要性,传统民本思想也已开始萌芽。《尚书?尧典》有“下民其咨,有能俾乂”的记载;《尚书·皐陶谟》有“都,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之语;《尚书·大禹谟》记载大禹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观点。这说明远在尧、舜时期,社会的首领已经开始注意到安民、养民、顺民以及征求民众的意见,尽管此时有一定的迷信思想,但依旧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源头。

(一)夏、商、周三代民本思想的嬗变

夏代初期,传统民本观念开始进一步发展。《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曾有以大禹的训诫改编的歌谣:“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殷商时期,商代君王也比较重视尊重民意,或者以民意为执政的出发点,认为天下治理与否,可由民众的具体情况观察而来。诸如“人视水见形,视民可知治不”(《尚书·汤诰》)“无轻民事”(《尚书·太甲》)“重我民”“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等(《尚书·盘庚》),都是商君重民思想的体现。商朝的执政贵族总结了夏朝覆亡的教训,并结合自身的统治经验,逐步开始调整统治阶层与民众的关系,重视民众的地位和意愿,提出了一些民本观念。如《尚书·洪范》有“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等,都是社会初期民本观念的体现。

夏、商两代统治阶层所注重的民本观念在西周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周初期的统治阶层开始频繁提及对民众的敬畏,甚至开始进一步对“天意”或者“天命”产生质疑,认为“天命”并非亘古不变,有时候也要视民意而定。如“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显民”(《尚书·康诰》),正是周天子对民众敬畏的体现。而《尚书·康诰》中的“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一语正是认为“天命”变化难测,但是可以根据民心、民意观察出来。随着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原先以“民意”来反映“天意”的观点,渐渐转变为由“民意”来决定“天意”。《尚书·泰誓》中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观点,正是“民意”可以决定“天意”的一种体现。统治阶层以及士大夫群体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强大到足以主导政权的更迭,也慢慢开始摒弃“天意”,直言“民意”。他们不再寄希望于上天,而是开始尝试顺应民心,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

(二)春秋时期民本思想的嬗变及其特征

平王东迁以后,霸政之风盛行。当时的贵族经常滥用民意,来倾覆公室,诸如晏子、叔向、子家等,而这种方式则是当时较为贤良的士大夫们所不能接受的。民意滥用之风的出现,使传统的民本思想开始渐渐衰落。[2]52然而,这期间也不乏贤良的士大夫注意到,民众对社会秩序乃至国家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国的士大夫里革认为,臣子杀其国君是因为国君有失去民心的过错。“桀奔南巢,纣踣于京,厉流禹彘,幽灭于戏”(《国语·鲁语》)都是统治者没有从民之善的后果。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样的统治者是有违天地之本性。由此,春秋之际,士大夫阶层又进一步萌发了“安民”“保民”“顺民”“宽民”的观点。

春秋初期,管子提出了一系列包含民本观念的治国措施。然而,管子的民本观念,并非真正的“民本位”思想,而是一种为了实现其尊君强国目的所提出的治国理念。首先,管子的尊君思想极为明确,《管子·重令第十五》认为“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同时,管子也比较重视顺应民心,这在他采取的治国措施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第一》);“万民心怨,此其必亡也”(《管子·宙合第十一》)。然而,管子“顺民心”的目的依然是为了尊君。再者,管子重视经产,提出“富民”观念,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同时管子在其所提出的“富民”观点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均贫富”的论断。管子认为“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管子·奢靡第三十五》),“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他主张将农田与工商的利益进行调整,既让社会不出现极端的贫富分化,又能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

由此可见,管子虽然有“富民”“顺民”以及“均贫富”的观念,然而其目的并非真正的以民众为本,只是为了实现其霸政的目的而已。

二、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特征

春秋晚期,孔子在整理和学习当时鲁国所存官书的基础之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开创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先河。孔子“仁政”及“养民”思想的提出,使得传统的民本思想得以复苏,进而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通过对孔子民本思想的梳理,可以发现孔子不但继承了尧、舜时期以及夏、商、周三代时期的民本思想,而且也融合了管子治国理政中的民本政策和观念。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民本思想对儒家学说和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其后,孟子、荀子等人相继在孔子民本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阐释和发展,让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先秦乃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民本思想却有着各自的特点,各成体系,并非简单的传承。

(一)孔子民本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1.孔子民本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期,霸政盛行,社会动荡,官学衰废。传统的民本思想也没有得到较好地继承。孔子通过查阅典籍以及周游列国等途径,进一步梳理了夏、商、周三代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孔子遵循“先王”治理天下的方法,提出以“养民”为要务。可见尧、舜时期以及夏、商、周三代的民本观念是孔子民本思想的来源之一。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很高,孔子认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可见孔子对管子治理齐国的成功经验大为赞赏,势必会将管子的一些观念融入自己的民本思想中来,其中“富民”“信民”“保民”“均贫富”等思想,也都与管子的民本观念有一定的渊源。

在尧、舜及夏、商、周时期的民本观念与管子民本政策的共同影响下,孔子结合春秋晚期的社会特点,提出“仁政”“养民”的民本观念。这不仅让传统的民本思想重新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也使其自身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人。

2.孔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孔子在其民本思想中认为,“养民”是国家治理中所必备的政策,而其“养民”政策又包含“富民”“均贫富”等一系列民本政策。孔子力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达到民众的富裕、满足。然而,“养民”并不是孔子最终的政治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富民”,然后“教民”,进而让民众具备美善的品性与行为。孔子的养民路线大致为:先让民众富起来,然后再施以教化,让他们成为具有“君子”品性的人。再者,孔子提倡“仁爱”,主张对民众要有仁慈之心,认为统治阶层应该“爱人”,这两种观念是相对孔子之前的民本观念的一大进步。

然而,在孔子的民本思想中,“民”“庶人”与“庶民”属于同一阶层,相对于“人”和“百姓”而言,其地位是比较低下的,也是缺乏智慧,比较“愚”的下层劳动者,即处于被统治和被教化的行列。[3]60孔子“从周”与“正名”的思想观念,也是对“民”(或“庶民”)所处地位的一种认同。孔子认为,贵贱有序,不可逾越。如《左传·昭公》中记载了孔子对晋国熔铸刑鼎的评价:“晋其亡乎?失其度矣。……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搜也。晋国之乱制也”。孔子将“法度”看作国君贵族执政的重器,不可以向民众展示,这样贱民的赏罚就可以根据贵族的喜怒哀乐来定。而且,孔子也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论语·季氏第十六》)。这一观点也暗含了孔子对庶人参与国家治理或者参与议论的反对。

由此可见,孔子虽提出“养民”“信民”“宽民”等民本思想,但是其民本思想并没有将“民”作为社会的主体,而是将这些“养民”措施作为维护当时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春秋以来,诸侯争霸,兼并四起。封建专制思想开始蔓延,以至于即便如孔子这样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儒家创始人,也已经有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第八》)以及“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论语·季氏第十六》)这样的轻民主张。可见传统的民本思想传至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然隐约含有轻民之意。到了战国中晚期,商鞅、申不害等尊君重令的行为极为盛行,风气也趋向于尊君而贱民;传统的贵民思想也已然湮没许久,几近被人遗忘。当此之时,孟子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乃至溯源到尧、舜时期的贵民思想以及孔子“养民”“仁爱”的观念,并结合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认为社会必须要重视“民”的作用,进而正告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民贵君轻”观点的提出,不但进一步推動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也奠定了其民本思想在儒家民本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政”和“仁心”的观点,提出“性善”的观点,这让孔子提出的“仁心”找到了源头。孟子又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养民”观点,提出了“民为贵”的民本观点,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本思想。其思想中,“养民”不再是维护统治的手段,民众也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政治目的,认为民众在社会中起到主导作用。孟子提出民众与君主相对立的观点与盘庚“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尚书·盘庚》)和《尚书·泰誓》中的“天民视听”说本质相同。该观点实际上是孟子认为国家的统治者有绝对养民安国之义务,而人民无绝对服从政府之义务的体现;也是其民贵君轻,君民对立观点的体现。[4]59除此之外,孟子还主张“与民同乐”,孟子对民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最能体现“民为邦本”真实含义的,也就非孟子的民本思想莫属了。

然而,孟子虽然提出了“民为贵”的观点,却仍然有“世臣”“世禄”的观念。他虽然认识到了民众的主体地位,然而并没有找到可以实现民众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措施,更没有制度上的保证。由此可知,孟子的民本思想虽然相对于孔子及其以前的民本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认识到了民众的主体地位,但是其民本思想依然是希冀于“圣君明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旧世社会秩序之上,缺乏赋予民众治理国家的勇气和途径。因此,在孟子的民本思想中,民众的主体地位缺乏实现的基础,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三)荀子民本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荀子生活在战国晚期,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战国晚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发,荀子根据当时的环境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民本观点。荀子的学说,源于儒家,然而其学说又非纯粹的儒家思想,但这并不影响他是儒家一位集大成者的事实。荀子的民本思想也源于孔、孟之说,然而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就其民本思想而言,有如下特征:

首先,荀子重礼,认为应“立君上,明礼仪”(《荀子·性恶》);其次,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养民”观点,认为“礼者养也”(《荀子·礼论》);再者,荀子认为礼最后的目的就是养,所以荀子又在孟子“富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富国”的论点——“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荀子·富国》)。荀子认为裕民富国的主要途径不外乎“薄赋税、轻徭役”,然而荀子提出人的欲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需要“节用以礼”。荀子主张对欲望的节制也需要张弛有度,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与孟子的富民方法有所不同。

荀子之时,秦国国大君威。因而,荀子明确提出了“尊君”的观点,这是孔子和孟子没有明确提出的。然而,荀子尊君的同时,并没有摒弃孟子“民为贵”的思想:如“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可知,荀子认为,君主虽然位高权重,然而他应该是为民众服务的,而不应该是掌握生杀大权、把广大民众作为私有财产的专制帝王。而且荀子认为“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弑君,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荀子·正论》)。由此可见,荀子对于如何对待无道之君的做法与孟子“诛一夫”的做法相同。

荀子在其思想中,抹杀了“礼不下庶人”的观点,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这对于民众地位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荀子在孔、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尤其是对“民”的地位变迁上面,更是超越了孔、孟“世卿世禄”的主张,立意深远,可谓“上承孔子以德致位之理想,下开秦汉布衣卿相之风气”。[4]69

纵观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嬗变,孔、孟、荀等人逐步复苏了尧、舜时期以及夏、商、周三代的民本观念,并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春秋以前的民本思想大都是托天意、讲民意,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则是讲究以民意决定天意,渐渐抛弃了一些迷信色彩,进而抛开天意,注重民意。这也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对以往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虽然荀子在孔、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以民为本,以法为末”的民本观念。但是由于时代环境所限,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抛弃了荀子的民本思想,将自身的法家思想套上“尊君”的名义,以至于荀子的民本思想被后人从儒家民本思想中剔除,渐渐被后世的人们所忽视。

总之,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尧、舜时期的民本观念,尤其以孟子为代表的“民为贵”的民本观念更是对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习近平同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和实践探索过程中,非常重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并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传统民本思想的经典语录: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都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这既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继承的体现,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虽然传统的民本思想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足以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相提并论。但是传统的民本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同时也是该思想的间接经验来源之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以传统的民本思想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继承和创新形成的。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

1.“民为本”“民为贵”的民本观念

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引用《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语句,阐释了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又引用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周官辨非》)来进一步阐述民本的涵义。虽然古代民本思想中的“民”是指地位低下的贱民,与今天所指的“人民”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古代最初民本思想的萌芽,确实为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起到了启示的作用,也是当下民本思想的最初源头。

2.“富民”的民本观念

孔子继承了管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治国理念,并在管子“民富易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富而教”的理念;孟子、荀子在此理论之上分别提出了自己富民的途径,并将“礼”附加到富民之上。可见“富民”的观念一直贯穿于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之中,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在阐述“以人民为中的发展思想”时也经常引用古代的一些语句来表达对“富民”观念的认同:比如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时,曾引用“为国者以富民为本”(《潜夫论·务本》);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第四十八》)。这些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富民”观念的继承。

3.“顺民心”“从民意”的民本观念

自尧、舜起到春秋战国时期,“顺民心”“从民意”的民本观念一直在传承和发展:《尚书·泰誓》中“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盘庚》中“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朕及笃敬,恭承民命”以及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都是古代“顺民心”“从民意”等民本观念延续的体现。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来阐释对民心、民意的重视,也是对传统“顺民心”“从民意”等民本观念继承的体现。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超越

由于生产力等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本思想必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阶级的狭隘性。在对待传统的民本思想时,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提出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理论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注重从实践和间接经验中汲取知识。这一思想准确把握住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超越,最终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这种超越是从本质上、多维度的超越,主要表现为:

1.指导思想上的超越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多是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和西周的“郁郁乎文哉”为指导,在吸收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附有“天命”等迷信色彩的民本思想之后,进而提出的一系列民本观念。如孔子“从周”而孟子多称“先王”,都是“法古”的做法,而且孔、孟的思想中仍不能完全摆脱流传下来的天命思想。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传至荀子的时候,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破除了天命的迷信思想,进一步又破除了“法先王”的做法,这是儒家民本思想发展的巨大进步。然而,总的来说,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而是根据个人的才辩能力,来为自己的思想构建一套支撑体系。

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正是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习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不断将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住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充分抓住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进而习近平在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是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统一,自然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一大超越。

2.政治目的的超越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中,孔子虽未明确提出“尊君”的观点,但孔子提倡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秩序,可见孔子一系列的“仁爱”“养民”思想都是一种政治手段,而非其真实的政治目的;孟子提出“民为贵”的观念,认为民贵君轻,然而孟子提倡“世卿世禄”,同孔子一样,希望回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秩序中来,可见孟子的民本思想也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已;荀子则明确提出“尊君”的主张,认为应该先富民,后富国,国强则可以称霸诸侯,可知荀子的民本思想也只是一种政治手段。综上可知,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实质并非以“民本”为政治目的,而只是通过一些“养民”“富民”“贵民”的手段,使得国家富强,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而已,也就是所谓的“以王道为目的,以民道为手段,以天道为依据”。[6]30

然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一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显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目的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政治目的的又一大超越。

3.历史观的超越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根植于唯心主义史观。孔子、孟子希望效法先王,甚至寄托天命,期盼圣君明主;荀子则希望通过尊君以达到称霸的目的,他们的民本思想以及“重民”“富民”“顺民”的做法,只是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已。他们只看到了圣君明主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史观,认识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正确地认识到了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党和国家正是遵循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运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对传统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又一大超越。

4.“民”的主体地位的超越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以王道为目的,以民道为手段,以天道为依据”,[6]30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根本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即便是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上去是把民众当做社会的主体,但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中并未包含民众应当享有治理社会权利的论述和途径,当然也就谈不上民众的主体地位了。

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确立了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的工作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我们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由人民选出,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这都是人民主体地位得到保证的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2019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国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先决条件”“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11]。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建议,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12]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中来。2021年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党和政府正式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須遵从的原则,纳入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纲要》着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遵从的原则,纳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并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这不仅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全面彰显。

“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的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出的正确论断,是广大劳动人民主体地位得到保障的理论基石。

四、结语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璀璨之星。秦、汉以后,专制政权的出现,致使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受到抑制,以至于此后两千余年间,几乎再无突破性的民本思想出现。新时期,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这一间接经验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一次完美融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彻底确立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明确指出了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全面继承和超越。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将会指导伟大的实践。因此,新时期我们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彭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儒家民本思想述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80-385.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52.

[3]唐代兴,唐梵凌.孔子民本思想的返本开新[J].哲学研究,2017(11):59-66.

[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4:59.

[5]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6]唐代兴.先秦思想札记[M].成都:巴蜀书社,2009:30.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0.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4.

[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发布[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3/c_1117025413.htm.

[11]龙群,成国转.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2-39.

[12]王红光,李冬凤.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与实践理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8-34.

[责任编辑]王立国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Origin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Thought

ZHANG Xingwang

(College of Computer,Minnan Normal University,Fujian, Zhangzhou,363000,China)

Abstract:The people-rooted though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riginated in the period of Yao and Shun,and were further developed in the three dynasties of Xia,Shang and Zhou.Later,the pre-qin thinkers combined the old thought and the new thought together,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cient people-rooted thoughts in China.Confucius,Mencius,Xuncius and other Confucian representatives in the pre-qin period further improved and developed the traditional people-rooted thought,and then put forward a relatively rich people-rooted thought of Confucian on this basis.In the following two thousand years,although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rooted thoughts developed slowly in the feudal autocratic society,it never exceeded the scope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people-rooted thought.In the new era,Xi Jinping critically absorbed the people-rooted thoughts of the pre-qin dynasty,based on the people-rooted thoughts of pre-qin Confucianism,combined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further sinicized Marxism,and creatively proposed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Thought.This thought broke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pre-qin Confucian's people-rooted thoughts and wa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people-centered;people-rooted thought;traditional cultures;pre-Qin thinkers

猜你喜欢

民本思想先秦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孟子》折射出的契约精神
先秦“五正色”的数据参数分析
浅析彭德怀庐山上书事件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类型学视野下先秦个体量词初探
儒家民本思想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