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2016-11-11张宇
张宇
摘要: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诸子百家就怎么就天下各自发生,其中儒家和墨家均倡导世人要通过“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仁爱”来源于亲亲之爱。孟子说,“老吾老及天下之老,幼吾幼及天下之幼”。“爱”是有差等的爱,源头是“亲亲之爱”,由“亲亲之爱”而推及对他人的爱,根据疏远关系,爱的程度随之衰减。与此相反,墨家主张无差别的爱,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主张爱别人像爱自己那样,可见墨子是主张无差别的爱。
关键词:仁爱;兼爱;先秦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57-01
仁爱的出发点是我们身边自然而然就能看到的。父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爱,亲情;恋人之间的爱,爱情;朋友之间的爱,友情;等等,这些都是爱,自然就能想到的。然后将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从爱父母子女,到父老乡亲。最后,爱万事万物。显然,仁爱是有先后,有不同,有等级。所以爱有别。
兼爱则相反,兼爱就是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分男女老少、亲疏远近、尊卑贵贱,一视同仁。所以爱无别。仁爱有差别,兼爱无差别。那么,兼爱和仁爱,哪个对?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起来说的差不多,其实是不一样。“若视”,就是把别人看成自己,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多少,那么爱别人也多少。一视同仁,人人平等。这也就是“兼爱”。“以及”,就是首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想到别人和自己一样,这才给他们爱。爱自己的亲人与爱别人的亲人是不一样的。爱人,与爱物,也同。君子对于万物,因为它们不是人,只需要爱惜,不需要仁德。对于民众,只需要仁德,不需要亲爱(《孟子尽心上》)。在这里,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越亲近的,爱得越深;越是疏远,则爱得越浅。这就叫“爱有差等”,这也就是“仁爱”。
墨家有两个概念,一个叫“兼”,一个叫“别”。兼,就是人与人之间无差别。别,则是有差别。墨子问:现在天下这么乱,坏事这么多,是什么原因?是因为这些人爱别人、帮别人,还是因为他们恨别人、害别人?是因为恨,是因为害。这些恨别人、害别人的人,是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不一样,有差别。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就会恨。所以,有差别是错的。相反,天下太平的时候,谁都不欺负谁,谁都不伤害谁,是因为这些人恨别人、害别人,还是因为他们爱别人、帮别人?这些爱别人、帮别人的人,是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没有差别。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就会爱。爱别人,就会帮别人。所以,兼是对的。(《兼爱下》)
按照这个说法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兼是别非”。是有问题的。墨子说,现在天下这么乱,坏事这么多,就因为这些人恨别人、害别人。其实只对了一半,因为害人并不一定因为恨。比如小偷去偷东西,他恨那些物主吗?同样,国与国相互战争,家与家相互掠夺,人与人相互残害,也未必因为恨,而且恨,也未必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正因为把别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才会有恨。所以,别则恨,恨则害,不能成立。兼则爱,别则恨,不兼则不爱,也不成立。
兼爱类似于西方人的博爱。不过,西方的博爱,是因为有上帝,有信仰。墨子的兼爱,却来找不到历不明。仁爱是有源之水,兼爱是无根之木。兼爱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一视同仁地去爱所有人。仁爱尽管问题多多,却有人之天性为根据,人之常情做基础。
爱是不同的。这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爱与爱的差异性就必须设定为道德,这就是仁;必须设立为制度,这就是礼。礼是仁的制度保证。因为爱,或者仁,或者孝,所以有了礼乐。
正因为爱不同,所以会有仁。仁为礼乐之本。孔子曾经反问:礼,难道就是牺牲和玉帛吗?乐,难道就是钟鼓和舞女吗?当然不是。那是什么?爱。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就不会拿礼乐当回事。“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么,爱从何而来?人的天性。
爱可以是无差别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就绝大多数人而言,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总归是比爱别人的多一些。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爱别人的家人,就很不错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常理。
那么,是有差等的仁爱爱好呢,还是墨家的无差别的兼爱?不得不说是兼爱好。人人平等,天下大同,所有人都得到同样的爱,所有人也都同样爱别人。没有矛盾,没有战争,大家都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亲如兄弟,这不正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吗?这不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孟子与墨家信徒夷之的一次没有见面的辩论。徒夷之说,你们儒家一再讲,古代的圣人爱护民众就像爱护婴儿吗?可见“爱无差等”。一个婴儿眼看就要掉进井里,任何人都会上前去救。这个时候,处于危险之中的婴儿是谁家的孩子,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人,就不会见死不救。救人,不是因为“兼爱”,而是出于“天性”,这就是人人都有的“恻隐之心”。(《孟子滕文公上》)礼仪规定“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如果姐姐掉进水里了,还不赶快拉一把吗?因此,只要是人,都会去救,与亲疏没关系(《孟子离娄上》)。这也不是什么“兼爱”。
那位信徒当真相信爱邻居的孩子,能够和爱哥哥的孩子一样吗?(《孟子滕文公上》)当然不可能,每个人自己的经验就可以证明。爱自己的孩子,总比爱兄弟的孩子多;爱兄弟的孩子,也总是比爱邻居的孩子多。
这样看来,仁爱的观点是对的。因为讲伦理道德,不能不讲人之常情。道德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如果不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就不能实行。因此,儒家从人皆有之的“亲亲之爱”出发,来建立他们的道德主张仁爱,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的。
但是,道德不但要讲可能性,还要讲超越性。而且,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就在于不是可能,而是应该。而道德必须具有超越性。
在墨子看来,亲爱自己的亲人,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这不是“道德”,而是“本能”。所以,讲道德,不能只讲“亲亲”。只有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超越了人人都能做到的“亲亲之爱”,实现普天之下人人平等的“博大之爱”——兼爱,才真正达到了道德的境界。兼爱体现了道德的超越性。超越性是不能没有的,所以兼爱也是对的。
道德不能只讲可能性,也不能只讲超越性。只讲可能性,不讲超越性,就没有道德;只讲超越性,不讲可能性,就不是道德。所以仁爱和兼爱也都对。那么就以兼爱导仁爱,以仁爱行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