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排球选项课使用气排球教学实践探索

2021-04-30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验班排球选项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世界集体项目“三大球”之一的排球运动,自1905传入广州、香港后,在我国历经115年传播和发展,在我国的影响逐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女排在1981-1986 这几年间连续夺取世界杯、锦标赛、奥运会这世界三大赛事的五次冠军,称为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女排精神”影响着我国各行各业,民众观看排球比赛和参与排球运动成为一种时尚与自豪。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养成,促进大学爱国情怀,正确价值观形成有积极作用。排球的专业性决定了它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体质、技能基础差,接触时间短,只留下了一个排球很“硬”、垫球疼、传球难、网高扣球不过网的印象,不愿意再过多尝试,大学生体验差和兴趣不高是现在高校排球选项课面临的普遍问题[1]。本文在高校排球选项课存在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院2018 级选修排球课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排球球体硬容易受伤、球速快、难控制、难掌握、难以进行比赛是影响教学效果和阻碍学生掌握和提高技术的主要原因,而气排球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些问题。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每项新技术学习前使用气排球进行教学再过渡标准排球更有利提高教学质量,对促进高校排球选项课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兴趣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排球选项课使用气排球过渡教学因素分析

(一)排球选项课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质量,使排球运动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排球技术及得到排球文化的熏陶,学者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方洁认为,排球运动普及度不足;高校排球场地建设滞后;教学课程枯燥乏味等[2]。任廷锋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课外活动欠缺;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建设不到位[3]。杨万森认为教学内容单调、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方法陈旧;评价方式片面[4]。柯强认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形式创新性不足;教学评价不够科学;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5]。

(二)对学生学习状态调查与分析

学生对排球项目的了解途经及程度,是排球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排球项目关注程度的体现。通过对我院2018 级排球选项课的80 名学生的调查显示(表1所示)大学生获得排球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网络;同学、朋友;书刊杂志等。其中通过电视、网络和同学、朋友比例较大,分别为76.25%和56.25%,这说明排球运动在社会和各高校中广泛开展起来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及电脑网络的普及,网络对排球知识的宣传起到极大作用;实际调查中通过同学、朋友了解排球的同学大部分是通过排球协会的干部及在选课前向师兄师姐或老乡了解到。广告宣传才占12.50%,这说明社会对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应加大投入与宣传,提高对排球运动的认识与关注;通过书刊杂志的有22.50%,这说明排球运动己经受到广大大学生的关注与喜爱。

在了解学生排球基础水平时。表2所示,有69 人没学过,零基础,占86.25%;有7 人学过,但水平不高,占8.75%,经了解这部分学生是上大学后在学院排球协会学习或受到系排球队队员影响开始接触排球运动;有4 人学过,有一定基础,占5%。可见,选项课学生的排球基础非常差。从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理想的,身体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性和协调性等方面都比较差。对于排球选项课老师来说,想要让排球基础水平及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且每周两节课的情况下学好排球技术是一大挑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及身体素质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选择更适合他们水平及身体机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使他们更快掌握技术动作及提高水平。

表1 学生了解排球的途径(n=80)

表2 学生排球基础水平情况(n=80)

表3 两班教学比赛情况(n=48)

二、气排球的特点

气排球是在我国由排球衍生的新兴群众项目,它诞生才短短30 多年,就以其独特的“本土性”“亲民性”受到民众喜爱,具有强大生命力。气排球的诞生是由于排球存在专业性强、球硬、速度快、学习门槛高、对人的综合身体素质要求高等不利因素,气排球很好地将不利于排球推广的因素进行改良。气排球与排球相比:在物理特点及场地方面,材质更柔软,手感舒服、球体更大、重量更轻、气压更低、场地更小、球网更矮;在球的特性方面:气排球更具安全性、可操控性更强、更具趣味性和适应人群更广、场地更小网更矮等特点。

三、将气排球作为过渡教学用球

(一)教学实践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排球选项课两个班均为40 人,分别为对照班和实验班。教学实践前对两班学生基本情况和排球基本技术进行了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二班无显著性差异,符合教学实践工作的要求。

(二)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

采用对照班和实验班用不同教学手段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对照班一直使用排球教学;实验班在学习传球、垫球、发球新技术时使用气排球进行各教学2 个学时,以气排球进行引入,重点消除学生对排球的恐惧感、培养兴趣、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规范各项技术动作,待学生对每项技术动作基本掌握时再过度使用排球继续进行相应技术进行强化练习。

四、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比赛效果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比赛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6]。比赛是检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兴趣最好的办法,排球选项课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能自主打起比赛,提高技术水平及兴趣。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在期未进行教学比赛,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随机组两个男生队及两个女生队进行比赛。对照班和实验班的男女队分别进行了6 局比赛,表3所示,对照班比赛总耗时71.04 分钟,平均每局用时11.84 分钟。实验班比赛总耗时83.57 分钟,平均每局耗时13.93 分钟;比赛总耗时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12.53 分钟,平均每局用时多出2.09 分钟。从来回球情况来看,实验班比赛过程中出现5 次或以上往返球共11 次,其中最多一次达7 个来回。对照班比赛过程中出现5次或以上往返球共6 次,都是来自男生;从发球技术来看,实验班发球失误总数为30 次,对照组为38 次,实验组少失误8次。从整个教学比赛观察分析,对照班女生刚刚能将比赛组织起来,来回很少,基本上算是发球比赛,有些同学存在怕球、让球、取位不准等情况;实验组女生稍为好些,来回球较对照组女生多,比赛能顺畅进行,算不上精彩但基本技术能做出来,比赛意识较对照组女生好些。实验班男生比赛相对来说较对照班的精彩,意识稍为好些,会主动击球,技术动作较为到位。从比赛总耗时、相持球数量、发球质量和比赛总体表现来看,实验班要比对照班学生好些。

(二)排球喜欢程度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

表4所示,在选项前没有学生对排球非常喜欢,喜欢的占23.75%,一般喜欢占51.25%,不喜欢占了25%。经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是由于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被调到排球课,也有部分学生不喜欢排球运动的原因是没有排球运动基础担心考试不及格,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打排球手痛、难学等。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后,对照班学生选择非常喜欢的增加了10%,喜欢的增加了12.5%,一般的减少了15%,不喜欢减少7.5%;实验班学生选择非常喜欢的增加了15%,喜欢的增加了27.5%,一般的减少了25%,不喜欢减少了17.5%。选项课前、后学生对排球喜欢程度相比较,非常喜欢实验班较对照多出5%,喜欢多出12.5%,一般减少12.5%,不喜欢减少了5%。总体上实验班喜欢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班。但课后还有43.75%学生选择一般喜欢和不喜欢。主要原因:大家都是在室外上课受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本学期前半段很晒很多女生都怕晒;后半段较冷,冷时球体变得更硬学生练习时手红一块青一块极影响大家练习的积极性及对排球运动的主观感觉。实验班采用气排球进行过渡教学用球,有效提高学生兴趣。

(三)课结束后继续参与排球运动意愿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主要目的是使掌握体育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养成良好体育素养。课后对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如表5所示,40%学生表示会继续参与,46.25%学生表示说不准,看环境,13.75%学生表示不参与。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实验班女生全部表示排球偏硬、垫于手痛以及容易触伤手指等,更喜欢气排球,今后有机会会继续参与气排球运动。

表4 选项课前、后学生对排球喜欢程度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80)

表5 课结束后继续参与排球运动意愿(n=80)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主要从电视、网络、同学、朋友和书刊杂志等途径获得排球知识。

(2)高校排球选课的学生排球运动基础差,教学效果和学习状态不容乐观,学习后学生兴趣提高不明显。

(3)排球存在的专业性强、球硬、速度快、学习门槛高和对人的综合身体素质要求高等不利初学者学习的因素。

(4)女生对气排球更喜欢,会将气排球作为今后自己锻炼项目。

(二)建议

(1)加大对排球运动宣传力度。

(2)对排球选项课的教学要进行教法和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兴趣。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提高网球教学质量。

(3)气排球具有安全、球体大、重量轻、球速慢和学习门槛低调等优势,它在排球教学中可以弥补了排球运动容易受伤、专业性强、入门难等不足。各项基本技术动作的初学入门阶段使用气排球进行教学再过渡到排球教学,能消除学生对排球恐惧心理,容易掌握正确手势和提高比赛意识、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4)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使用气排球作为过渡教学,经教学实践证明是可行,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实验班排球选项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