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拐杖

2021-04-29刘明礼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机井脊背雨田

刘明礼

那年春节我回家,内弟拿出一只拐杖,花椒木的,触地一端的头上镶有半透明的牛筋橡胶圈,握柄雕刻着精致的龙头,打磨后刷过一层漆,油光锃亮。内弟手很巧,曾是做乐器的木匠师傅。他在地里种了些花椒苗,专门压枝让它们“长拐棍”,想做成拐杖卖。他说这是个样品,想让我帮他找找销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其实我另有心思:父亲正需要一根拐杖!

父亲的性格,坚强而倔强。他靠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养育了我们5个儿女,供我们完成了学业,帮我们成家立业。年岁大了之后,很多事已力不从心,但他不愿和哥哥过,更不肯随我到城里来。他和母亲两人生活,农忙时候还会帮哥嫂做些简单的农活,他说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直到十几年前母亲过世,哥哥连哄带骗才把他接了过去。

年过八旬的父亲,身板再不像从前那般硬朗。他83岁时得了一次脑出血,84岁又患上膀胱癌,接连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每况愈下。腰开始弯了,走路也变得蹒跚,甚至还经常跌跤。每月一次回家看望父亲,成为我的必修课,可有时一忙起来,又难以及时兑现。于是父亲会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是:“我挺好的,没事儿,别惦记着。”我这边听着,眼睛酸涩,猜测父亲是闷得慌了,想我了,盼着我回去呢。我说明天就回去,父亲忙说,什么也不要买啊,我啥也不缺。我心里明白,父亲动转不方便了,又没有了母亲的陪伴,能时常见到远方的儿女,是他最大的慰藉。

开车往家走的路上,曾经的往事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串村走亲、趕集上庙,父亲总是一路背着我,穿过没人高的庄稼地,走过泥泞路上的沟沟坎坎。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到地里去干活,忽然狂风大作,大雨瓢泼而至,父亲急忙拉着我躲到路边的机井房里。机井房很小,只容得下我和父亲的半个身子。父亲像一座伟岸的大山,堵在门口为我挡雨。雨水湿透了他的衣背,泥点沾满他的双腿,但他一丝不动,直到雨过天晴。

从小到大,父亲的脊背,何止为我顶过这一场生活中的滂沱大雨!为了我们,父亲的脊背,背过凛冽的风,背过噬骨的雨,背过柴米油盐,背过千辛万苦,一路走过岁月的四季轮回。他如一把大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他如一根巨椽,给我们顶天立地!如今,他老了,腰身已不再挺拔,双鬓已遍染雪花,需要我们用孝心为他架起一根拐杖,支撑他走过风烛残年。

父亲对我送给他的拐杖爱不释手,进进出出都会拄着,连睡觉的时候都放在枕边。也许,父亲真的需要这根拐杖来支撑他颤巍巍的脚步;也许,父亲把它当成了我的影子,可以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

(编辑  余从/图 雨田)

猜你喜欢

机井脊背雨田
护秋
创意石头画(上)
勇敢的小怕怕
太阳跳下来(下)
准噶尔盆地的下午
浅谈书脊设计对其架上之美的销售
父亲的脊背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
爸爸的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