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开展策略
2021-04-29金文燕
金文燕
【摘 要】扎实提升国民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旋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技能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的初中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凸显其品德教育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以更端正的态度接受中国语言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并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有一番作为,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1-0042-02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No.9 middle school, Yuzho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JIN Wenyan
【Abstract】It is the common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ors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moral quality, carry forward the social them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students. Educato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skills and advanced educational methods, respect students' cognitive behavior habits, and imperceptibly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ruly highlight the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enable students to accept the influence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a more correct attitude,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in the futur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Strategy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实现立德树人,以德育人,这是新时代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和文化,还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端正的价值信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德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中,通过对课本内容的解读渗透人文思想,通过教学评价体现对学生的关怀,通过对诗词文章的审美教学渗透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态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要把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去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
一、在教学中体现教育的公平
德育是什么?这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思考。我们要树立学生的道德品质,并不意味着要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为人师者的表率作用,要身体力行地传递正能量,助人成长,在教学中体现教育的公平,这是德育开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评价中,不只看到优秀生的闪光点,也不只看到边缘生、学困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的积极表现,关注学困生的优秀品格。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会均衡地给学困生表达发言的机会,在组织有感情诵读诗词句段的活动中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注意听取学困生的反馈,尊重学困生的意愿。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这对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进步有积极作用。
二、基于课文主题渗透德育思想,激励学生的探究意识
立足教材,尊重教材,这是德育思想渗透的基本路径。近年来,教材内容的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教材内容以及课后题等的设置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非单纯强调知识点的记背掌握。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德育思想的渗透一定要尊重课本教材。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出德育的切入点,让每个学生的思想接受熏陶,行为得到干预,有健康的思想观念、充分的生活热情、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苏轼所表达的一种豪情满怀,竞逐沙场的气魄。在很多学生看来,苏轼是一个文人,钟情于诗词创作,在他身上似乎很少出现这种如同辛弃疾一般战场杀敌的军旅情怀。那么,为什么作为苏轼会有这样的情感抒发呢?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在解析课文的过程中跟学生一起回顾了苏轼的人生阅历,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了解了苏轼所处的朝代环境,了解了宋神宗年间宋朝的内忧外患,社会局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苏轼作为文人所怀有的一种家国抱负,也让学生明白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和时代脱节,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教师会逐步引导他们去认识今天的时代环境来之不易,明白每个人都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只有在学生时代胸怀远大抱负,做到像苏轼这样有崇高的理想,才能在时代所需的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很多文学作品、经典文章中都蕴含着德育的宝贵资源。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是直接对学生进行某种道德品质方面的宣教,而是要带领学生去发掘,去感受,去体会。这里面有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是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到主动的获得成果,有所启迪。可以看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对课本教材或者其中的优秀思想、重要情感有更准确的把握,有更深刻的思考和体会。这是让道德教育深入人心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多彩的课堂活动渗透德育,启迪语言艺术思维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面对不同的人在语言表达中体现尊重,这是一种艺术;看到美丽的风景能够产生诗情画意的想象和情怀,这是一种艺术;在工作生活中出于需要使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用稳妥可行的方式传递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一种艺术。可以说,语文的应用时时处处都体现一种艺术性。心怀艺术思想,传承文化精髓,拥有文艺的情怀和良好的语言文学兴趣爱好,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具有艺术的眼光和思维,用美好的视角看待生活,将语言艺术的价值体现在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深厚沉淀等都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可以在尊重课本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化艺术鉴赏的升华,给学生更多的精彩体验。比如我们下载一些诗朗诵现场表演视频给学生看,让他们感受朗诵中的情感表达;或者我们收听一些经典的曲艺作品,比如《四郎探母》剧目,《红色娘子军》舞台剧,或者相声、小品、快板书、大鼓书等;教师还可以请学生欣赏辩论会现场视频,观看一些高质量的脱口秀和评说类节目。在这些活动中,语言文化的艺术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也随之获得了艺术的熏陶,并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有积极的态度。
四、在热情洋溢的群组讨论合作中渗透德育,鼓励创新向上
拥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懂得互助合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想办法,这也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初中生的语文水平有高低差异,每个人的思路视角也会不同。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同学之间学习互助,这对培养学生形成开朗的个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积极作用。比如在写作训练活动中,以往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解读一下写作资料,给學生提供一些提示,然后就让学生空想着去写,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种情绪饱满的行为。作者应该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在写作中有畅快饱满的表达欲。也许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同,写作的思想感情和主题不同,但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写作,热爱写作。这就是写作的艺术性的体现,是我们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应有的状态。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以讨论互动的方式来展开。用说的方式启迪写的思路,让学生在动笔写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充足的创意和灵感,对写作主题有了充分的话题感。比如主题为《学写游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了解到一些同学曾经有过出游旅行的经历。那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出游体验,分享出游的攻略,讨论要出游的话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准备。在此基础上再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应该在游记中记录哪些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能够对写游记有更多的体会和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其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写作内容更加充实,情感表达更加真挚,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游记。
参考文献:
[1]张平禄.浅议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29).
[2]石洪岩.浅谈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
[3]陈洁.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东西南北,2019(06).
[4]李方芳.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8(12).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