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
2021-04-29常宇鹏
常宇鹏
(山西太原中化二建集团医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慢阻肺(COPD)是临床常见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是在睡眠期间出现的维持一段时间的呼吸停止状态,多见于上呼吸道阻塞,两种疾病常存在合并情况,临床称其为重叠综合征(OS)[1]。近年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OS 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配合多导睡眠图监测(PSG)更是在OS 治疗与疗效评定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 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我院近期收治的OS 患者展开了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4 月 至2020 年4 月 收 治 的OS 患 者90 例纳入本次研究样本中,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接受常规治疗的45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45 例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中。对照组中,男性27 例,女性18 例,年龄45~77 岁,平均(60.33±7.23)岁,病程1~8 年,平均(4.36±2.14)年。观察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9 例,年 龄48~76 岁,平 均(61.31±6.12)岁,病 程2~7 年,平 均(4.87±2.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程序完全遵循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实施。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患者症状同时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疗指南相关标准;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符合正压通气治疗适应证。
排除标准[2-3]: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异常者;②合并支气管扩张、哮喘及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者;③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者;④正压通气治疗不耐受者。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支气管扩张剂、平喘、解痉、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夜间行鼻导管吸氧治疗,流量控制在2 m L/m i n,持续治疗3 个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与对症支持的基础上,采用B i P A P 呼吸机(美国伟康ST/D 生产)给予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鼻罩或面罩呼吸方式,设置潮气量,吸气压初始压力设置为12~24 cmH2O,呼气初始压力设置为3~14 cmH2O,流量维持在6 L/min,氧气吸入浓度设定为60%,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4-6]。
1.3 观察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测定,于晨间6 点左右,取患者桡动脉血,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动脉氢离子浓度(pH)、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7]。
采用PSG 系统对两组患者肌电图、心电图、眼动图、鼾声。胸腹呼吸运动等睡眠情况进行监测。对比两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Low)、呼吸暂停指数(AHI)以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pH、SpO2、PaCO2、PaO2等指标基线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治疗,两组患者pH、SpO2、PaO2等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PaCO2有所降低,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PSG 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AHI、SpO2Low 以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两组患者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两项指标有一定下降,SpO2Low 较治疗前有一定提升,观察组治疗后AHI 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SpO2Low 对比差异不显著,见表2。
3 讨论
COPD 是临床的常见和多发疾病,其发病率居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首位,已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SAS 也是临床常见的存在潜在致死性的疾病,相关报道结果显示,COPD 患者通常存在睡眠呼吸紊乱,重度COPD 患者中超过半数在睡眠时可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时,患者整个呼吸道存在阻塞,而OS 引发的后果也明显较某一疾病单独存在时更加严重,对于COPD 患者而言,其本身存在长时间的气流受限,缺氧显著,肺部功能存在损害,储备能力明显下降,而当合并SAS 后,可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及低血氧症,随时都有发展成为呼吸衰竭、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猝死几率高。
OS 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可短、喘息等,当进行体力劳动后可存在明显的气短,夜间打鼾症状明显,白天嗜睡、记忆力衰退。SAS 长期反复发作可在COPD 疾病基础上导致更加严重的低血氧症与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危害极大。因此临床以改善患者通气质量和功能为治疗OS 的主要原则,相关研究表明,单纯的氧疗可能降低对呼吸中枢神经的刺激作用,反而对呼吸产生抑制,增加CO2堆积[8]。为此,本研究分别对比了氧疗和BIPAP 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提示,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及睡眠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BIPAP 对OS 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夜间通气状态,改善患者睡眠呼吸,可进一步提升睡眠质量,减小猝死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45) 对照组(n=45) t P pH 基线值 7.23±1.31 7.22±1.14 0.039 0.969治疗后 7.45±0.21 7.33±0.32 2.103 0.038 SpO2(%) 基线值 80.55±5.21 80.36±5.33 0.171 0.865治疗后 96.34±2.87 88.36±2.31 14.530 0.000 PaCO2(mmHg) 基线值 62.33±5.21 61.97±5.31 0.325 0.746治疗后 44.32±5.51 50.63±5.12 5.628 0.000 PaO2(mmHg) 基线值 55.36±5.32 55.43±5.31 0.063 0.950治疗后 74.33±5.44 68.21±5.67 5.225 0.000
表2 治疗前后两组PSG 监测结果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PSG 监测结果对比(±s)
组别AHI(s) SpO2 Low(%)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基线值 治疗后 基线值 治疗后 基线值 治疗后观察组(n=45) 39.66±8.47 9.03±5.24 73.25±5.66 85.33±5.14 26.31±6.21 10.31±2.25对照组(n=45) 40.01±8.32 15.36±2.21 74.32±5.64 84.31±5.87 25.97±6.74 16.32±2.14 t 0.198 7.467 0.898 0.877 0.292 12.984 P 0.844 0.000 0.369 0.383 0.77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