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蛭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

2021-04-29黄学言

医学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通络偏瘫缺血性

黄学言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广西 钦州 535099)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中风病范畴,是指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并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往往遗留肢体偏瘫、言语不利、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其中肢体偏瘫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芪蛭通络胶囊以黄芪、水蛭等药物为主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等功效,大量动物实验研究显示[3,4],其具有促进脑微小血管再生、降低缺血性脑梗死动物大脑模型氧化应激损伤、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有效保护缺血半暗。现阶段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为主[5],但疗效欠佳,古代针刺治疗中风病瘫痪疗效显著,但欠缺辩证施穴治疗中风病循证医学依据,寻求治疗中风偏瘫有效中成药药物及提供针刺辩证施穴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提供循证医学支持,以改善患者气虚血瘀证候、偏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芪蛭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9 月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中医辩证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 例入选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14 例,女16例;年龄56~75 岁,平均年龄(62.78±6.32)岁;对照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58~77 岁,平均年龄(63.72±6.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诊断标准及头部CT 或MRI 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经《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制定)[7]诊断标准,诊断为中风病,证型符合气虚血瘀证;②患者处于恢复期,发病1~6 个月,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③具有偏瘫现象,意识清晰;④参与本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排除标准:①病历记录缺损或不详者;②颅内出血者,有其他血栓及凝血性疾病;③有原发性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100 mg/次,早上空腹服,1 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次,1 次/d,睡前服。对照组予针刺治疗,针刺取穴:气海、关元、委中、肝腧、内关、肾腧、足三里、翳风、三阴交、涌泉、百会、四神聪、风池。针刺取补法,每次留针30 min,针刺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芪蛭通络胶囊(山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0.5 g×20 粒),3 粒/次,3 次/d。两组均以28 天为1 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评价标准

1.3.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治疗前、治疗28 d 后分别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1.3.2 中医证候评分 按照199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7],主要评估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障碍,头晕目眩5项主要症状。各项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 d 后进行积分评定。

1.3.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1~3 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安全性分析 用药过程中,检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肌酶谱等均未见异常,亦未见药物过敏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不断深入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手段得到了不断丰富,但缺血性脑卒中出现的后遗症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尤其肢体偏瘫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梗死在祖国医学属“中风”范畴,也叫缺血性脑卒中。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的病因病机为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运行受阻,痰瘀阻络,肌肤筋脉失于濡养。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其中,颈动脉斑块脱落是其发病的首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主要由于椎体束损耗导致肢体偏瘫麻痹,肌张力增高及痉挛是由于大脑失去对脊髓的牵张反射调控作用导致的,是低级中枢活动从高级中枢抑制中释放出来的[9,10]。

在脑梗死中后期,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症候。是由于瘫痪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亏虚,气血无力鼓动气血运行,血瘀脉络,致使经脉痹阻不通,肢体得不到濡养所致。本研究主要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口服芪蛭通络胶囊联合针刺进行治疗。芪蛭通络胶囊主要由人参、地龙、水蛭、黄芪等26 味中药组成,本方君臣佐使明确,具有明显补益气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多项研究表明[11,12],芪蛭通络胶囊具有明显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缓解血管性痴呆作用。大量研究表明[13-15],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及康复中作用明显,改善患者肌力效果佳,且操作方便,无副作用。

本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40.00%),说明芪蛭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瘫痪症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芪蛭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气虚血瘀证候。

综上所述,芪蛭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通络偏瘫缺血性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