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野研究

2021-04-29侯伟萍

流行色 2021年2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美术作品艺术作品

侯伟萍

哈尔滨广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当前美术发展研究情况分析可以分为几种表现形式,第一,部分学者只认同中国美术,对西方美术的艺术形式不认同,甚至存在抵制的情况;第二,一部分美术研究者对西方美术艺术和文化非常认可,在西方美术艺术研究中充满热情,认为西方美术才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才是真正的美术艺术,反而对本土美术艺术不认同;第三,还有一部分学者对东西方的美术艺术都比较认同,并在研究中对东西方美术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而这些人往往会受到非议,认为他们立场不坚定。

从中国美术色彩发展方面来看,在色彩方面强调强烈的对比,利用随心所欲的方式进行色彩构建。特别是民间美术作品色彩对比关系比较强烈,一般采用互补色,比如黄色与蓝色等,这也是当前美术作品色彩创作的母体。能够体现出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但是对于流行色的敏感度比较低。

二、美术艺术发展历史介绍

美术艺术是从15 世纪欧洲大陆开始被发现和流行的,但是在全球发展还是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现代网络化的发展和普及促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也促进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碰撞,其中的相同性和差异性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从20 世纪开始文化逐渐出现西学东渐的模式,中国美术文化也在这个背景下遭受巨大的考验,为了促进美术艺术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东西方美术对比、分析研究模式[1]。

中国画的创作最开始是就从临摹开始的,而西方画的创作则是从写实开始。正如《芥子园画谱》中所说,我国注重文学,在文学学习过程中都是从造句开始的,所造的句子都是以前人的句子形式为依据,然后逐渐进行创新、变化,不再受前人思维限制。同时我国发展中注重哲学,哲学与历史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将前人的思想作为自己思想的起源,然后逐渐发展形成自己的思想,再加入自己的所感,逐渐进行内化形成新的思想。而西方则崇尚自然,不拘泥于现有的思维和模式,比如培根指出,人不需要读有字的书,读自然的书就可以,以及亚里士多德强调博物学等[2]。

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是美术作品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东方美术作品创作中会结合色彩的含义表达出不同的美术作品创作效果。比如红色主新,在运用黄色时主要以淡色为主,绿色的应用一般都会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等。随着时代以及美术创作技巧的发展,在美术的色彩运用上逐渐出现流行色。简单来说就是在颜色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季节以及时代发展要求等合理选择色彩的规则,更好的满足人们猎奇感。而西方的流行色相对于东方来说出现的更早。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流行色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别。

三、跨文化视野下东方美术发展现状

(一)民族性、地域性与西方艺术的矛盾

东方美术艺术本身的地域性、民族性发展倾向,与西方艺术规则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已经得到完善,从官方立场分析,对美术艺术的包容性和接纳性都有所提升。但是从艺术接受方面来看,原有的艺术困境仍然存在,在艺术接受方面仍然以油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为主,这种情况下使得中国美术艺术划分面临一定的问题,一个美术作品是否可以判定为艺术品,标准不够明确。此外,美术作品的色彩在评价和判定中并没有明确要求。

(二)中国美术作品艺术性受到非议

通过对中国当代美术艺术形式分析来看,针对艺术的阐释体系是源于西方艺术形式,而这种情况并不会由于中国符号的融入而发生变化。但是对于同种境地的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却更容易被接受,这可能与时间发展有关系,同时也可能由于中国曾经接受过欧化和苏联化教育有关[3]。此外,中国美术艺术教育最初存在社会问题的讽刺等情况,这些问题也导致中国美术艺术发展受到限制,相对于西方美术艺术发展来说比较滞后,特别在色彩方面的创作缺乏明确的派系和章法。

四、跨文化语境下东西方美术比较发展阐述

从中国美术艺术发展来看,受名利思想的影响,美术作品创作中存在自我复制和模仿的情况,导致美术艺术发展中缺乏创造性,艺术形式上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东方特点,缺乏与生活的结合,而高高在上的作品创作态度导致作品创作精神难以体现。当东方美术艺术不再是关注的焦点之后,为了体现出与西方艺术的差距,需要构建东方现代艺术系统,结合东方文化传统,创新美术艺术创作理论。

当前中国美术艺术创作中会融入大量的民族符号,但是这些民族符号的艺术特点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所以这种艺术创作无法体现出中国美术艺术水平。以色彩符号为例,跨文化语境下任何艺术作品的评判和审视都需要基于艺术作品自身的文化符号系统,而全球化发展下的艺术标准西方化倾向明显,对东方艺术家们发展不利,国际标准的提出,使得东方美术艺术创作中不得不出现“他化”的面目,同时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以及评判中也被失语和误读。为了有效改善这个问题,必须要保证国家文化的凸显和积淀。

从东方美术创作来看,在创作中会通过高难度的工艺技巧,以及不可思议的创作手法和材质等表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而西方美术艺术作品创作中注重空间感,色彩性的自然美和健康意义追求(如图一)。

图一 《路边的小树》

这种创作方式下的美术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艺术性更接地气,美感更强,有利于人们的接受和喜爱,能够实现艺术作品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而这种艺术创作手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境界,能够提高美术艺术价值。中国美术艺术中,强调山水取意,花卉取趣,因此中国画中有很多关于梅兰竹菊的描绘,这些艺术作品中的花草自然,能够通过植物的绘画彰显出君子气节和精神风貌。

通过将生活中普通的物品形象化和思维化后,加工成一种超越生活本来意义的艺术形象,具有典型的艺术灵魂。美术艺术家通过画笔进行形象语言描绘的过程中,能够将形象内容直观、立体的展现出来,为人们提供艺术的美感,实现对人们精神的感染,发挥艺术魅力。由此可见,跨文化视域下东西方美术比较各有千秋,每种美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特色,美术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结合东西方的思维精妙之处,取长补短,才能够使美术作品跨越文化差异,获得质的飞跃。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保持本土文化特色,才能够保证艺术创作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域研究中发现,东西方美术艺术的文化冲击和矛盾使得东西方的审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对美术艺术的欣赏和评判。但是在美术作品的分析中发现,西方美术作品中具有东方的元素,而东方美术作品创作中也逐渐引入西方技法和元素,使得两种美术艺术体系出现融合的情况。东西方美术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美术艺术作品的国际化发展,符合国际美术审美要求,因此东西方美术艺术发展中需要互相借鉴彼此的艺术创作优势,保持民族和本土特色,才能够促进美术艺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美术作品艺术作品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