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东南沿海传统木雕花板的装饰特色

2021-04-29王昕

流行色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漆花板台州

王昕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一、台州

1.图案题材

台州花板图案的传统题材可以分为吉祥祝颂、抒情言志、戏曲典故三大类,其中吉祥题材最为丰富,多以鸟兽、花草、神仙等元素寓意和传达美好的祝愿,例如:插有牡丹花的宝瓶寓意“富贵平安”,大小狮子和凤凰的组合象征“世代尊荣”,鸳鸯双栖于荷花从中喻示和美的婚姻,孩童嬉戏的场景表达“子孙兴旺”、“百世芝兰”,还有原型出自天台山的喜神“和合二仙”,在台州及江南地区家喻户晓,流传甚广,给人们带来喜庆与和谐。

2.风格特征

台州花板的装饰风格具有混合型、多元化的特征。

三门一带的花板以深浮雕见长,人物形体较大,画面饱满,雕工立体,漆工较重,与宁波朱金漆木雕风格较为接近。清末民初,临海、黄岩流行一种薄浮雕家具花板(如图1),构图样式与造型风格与宁波骨木镶嵌花板类似,作品刀工洗练,不注重表现对象的体积感和细节,而强调其轮廓感。画面中的人物通常很小,且没有开脸,当地人俗称“麦秆人”。在色彩方面,台州薄浮雕花板只髹漆不贴金,底色多髹黑漆,图案的整体或局部露出红漆或木胎原色,形成对比强烈图底色彩关系,具有单纯、庄重、沉稳的装饰效果,这在浙江沿海花板金碧辉煌的色彩调性中显得独树一帜。北部的天台受嵊州、宁波雕刻风格影响,造型圆润,髹饰华美。仙居的建筑、户牖花板受东阳木雕影响较大,重雕轻漆,素雅古朴,而家具花板则更偏向宁波木雕装饰风格,讲究雕漆并重,显得华丽多彩。南部的温岭、玉环等地的家具花板题材以戏曲故事居多,构图充实,人物形象突出;工艺上多采用深浮雕和网眼镂空地子结合的形式,同时融入金漆、线绘和瓯塑等装饰技艺,与温州瓯江流域的木雕风格相近。

图1 浮雕家具花版

3.工艺特色

台州的木雕装饰始于南朝,盛于明清,在民间建筑、家具、陈设、佛像上应用广泛。在与外来文化的长期融合发展中,台州形成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刻工艺。其中,比较有台州地方特色的花板,当属处于台州腹地的黄岩一带的黄岩金漆木雕花板。黄岩金漆木雕是集木雕、彩漆、贴金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装饰工艺,工艺文化深厚、地方特色鲜明。在黄岩金漆木雕花板中,海棠纹点状镂空锦地、双色金及金上描花法的装饰手法极具地方特色。黄岩金漆木雕花板的雕刻、装饰工艺较为复杂;在木雕图案设计、打坯、修光完成后,以传统生漆调和灰、批灰、糙生底漆,先上漆三遍,经细砂皮打磨后再上金地漆,趁漆面半干时敷贴金箔,清刷残金后着朱底,上熟漆,待阴干后再勾画肩头,即勾勒花板边缘的纹饰、图案中人物的开脸、服饰等细节。金漆花板装饰手法丰富,色调金黄,视觉效果明艳,体现了浙东南沿海民俗风情和工艺装饰特色。

台州花板雕刻技法多样,以浅浮雕和透雕最为普遍,强调线、面关系的组合,在同一平面上营造丰富层次,进而突出主题和展现情节。晚清至民国,双色金及金上描花的装饰手法运用较为普遍,是鉴别台州花板的重要特征。雕、漆、书、画结合,共生互动,相得益彰,展现出台州工匠的工艺特色及当地百姓奔放的海洋性格,令人过目不忘。

二、温州

1.图案题材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瓯剧、越剧、昆剧、鼓词等民间表演活动频繁,戏剧人物和故事成为温州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州花板热衷表现的图案题材。温州花板戏曲图案主要来自当地流行市井故事和神话传说,以《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等南戏剧目最具代表性。

在温州花板图案中,吉祥题材所占比重极高,如“招财童子”“五世其昌”“双狮戏球”“鸿福齐天”等。相比江南其它地区的花板图案,温州花板中有关科举入仕和儒家礼教的内容较少,更注重表现民俗风情和生活的现实需求。龙、凤、麒麟最为常见,还有如反映子孙繁衍、长寿安康、慈母女红、天伦之乐、太平福祉、爱情祝颂乃至风月的题材,也屡见不鲜,从中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情景与精神世界。

温州花板图案还包括体现文人雅士情怀的田园风光、花鸟虫鱼、博古珍玩、诗词家训等题材,以在瓯江流域最为集中。此外,书法、装饰的文字类图案在清末温州花板中尤为流行,内容多为吉语、箴言、诗词等。以文字花板为主板,搭配于若干图形花板中,直接反映花板或器物的主题,常见于架子床挂檐、门柱、屏风、柜面等处。

2.风格特征

依据地理特点,温州花板分为瓯江领域、飞云江及鳌江流域两大风格流派。

瓯江贯穿浙南山区汇入东海,其流域指乐清、永嘉、鹿城、瓯海、龙湾。瓯江流域花板受书画风格影响,文人气息较浓,具体表现为:①花板形式和技法多样,构图多采取散点透视,布局充盈且疏密有致,背景常以山石、树木、勾栏等元素区隔画面的空间层次,营造地面和远景的纵深效果。②受国画风格影响明显,画面注重大轮廓的勾勒,不拘泥细部刻画。③作品以浮雕为主,兼有深浮雕、浅浮雕、透雕、线刻。技法线面结合,造型棱角分明,形式语言丰富。④人物体态修长、面部扁平、吊睛宽颌、表情夸张,形象简洁洗练,程式化强,充满动感和戏剧性。⑤花板图案的边缘隆起“泥鳅背”阳线边框,形态柔和,委角圆润。⑥红妆嫁奁花板装饰多用喜庆夺目的“三金”工艺。

飞云江发源于丽水景宁,其流域包括文成、泰顺、瑞安。鳌江与飞云江流域交错,位于平阳、苍南二县。这一地区的木雕与青田石雕、泰顺木偶头雕刻和闽南金漆木雕相互影响,其中尤以文成花板成就最高,具体表现为:①花板的尺寸相对小巧,图案平视构图,布局饱满充实。②人物身材短小,动态夸张,开脸表情生动,头面圆润立体,接近半圆雕,颇具泰顺木偶头雕刻风格。③花板的雕刻以深浮雕为主,强调块面造型,刀工味道较重,注重表现画面纵深感和形象体量感,在立体造型上以线刻表现细节,造型浑厚写实,雕工俊朗精细。④花板图案的边缘隆起阳线边框,形态方直,四个委角常见呈弧线内凹的样式,有的花板边框还雕饰有花叶造型,还有的花板上用数段弧线组成花瓣形或扇形边框,形成形态丰富的边框轮廓,并在其中施雕。⑤花板色彩丰富艳丽,常用“三彩”(中国红、碧蓝色、粉绿色)装饰工艺。此外,平阳一带的柜面和床面通常雕刻或绘写有对联,多为祝颂和励志内容,艺术效果与人文精神并重。

3.工艺特色

温州林木资源丰富,花板原料通常就地取材。受闽南装饰风格影响,温州花板多施用金漆华彩,所使用的装饰材料有金箔、银箔、朱砂、金漆、矿彩、云母粉、贝壳粉、玻璃片等。在雕刻基础上,温州花板融彩绘、描金、描银、镶嵌、螺钿、铺砂、堆砂、贴金等装饰手法于一身,视觉效果丰富、华美。

瓯江流域花板常用蓝色或绿色琉璃珠镶嵌图案,或以瓯塑手法浅堆出花草鱼虫的纹样,装饰在花板边缘,并罩以金漆,绚丽而端庄。在底漆之上,瓯江流域花板表面多施朱妆金,流行“三金”工艺。金漆:以生漆或熟漆,加熟桐油调和而成,呈金红色,色泽古朴沉稳,久不褪色;描金:把髹金漆后的雕花纹饰再勾画或填涂上金粉;飞金:将金箔飞洒、布施于髹漆的雕花纹饰上,另外也较多使用飞银、飞铜工艺。

温州海洋资源丰富,当地人多以碾碎后的贝壳薄片铺陈于花板的边缘或地子,称为“铺砂”;还有用细砂在花板边框堆成花草、文字图案的装饰手法,则称“堆砂”,也称“沥粉”。在飞云江流域的家具花板中,螺钿工艺尤为常见,常以不同色彩的贝壳碎片或玻璃镜片拼成花草纹样或吉祥文字,镶嵌在花板边缘漆面上,再经髹漆磨光而成,地方特色浓郁。贝壳的自然珠光与矿彩的华丽相得益彰,显得璀璨夺目,艳而不俗。飞云江流域的工匠还擅用“三彩”,即中国红、碧蓝色、粉绿色,以红、绿、青、蓝等矿物质颜料髹饰花板,突出了主体形象,具有浙南畬乡装饰艺术特色。

结语

浙东南沿海地区北接宁绍,南邻福建,南北水陆交通便利,文化交流密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传统木雕工艺深受江南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双重影响。除雕刻技艺之外,当地的工匠大量融合本地装饰材料、文化风俗和工艺手法,丰富了木雕花板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木雕装饰风格,成为在融合异域工艺文化中创造地缘特色的活态标本。

猜你喜欢

金漆花板台州
浅谈北京故宫藏金漆类文物保护及传承
东阳传统木雕花板的艺匠传承
承恩寺壁画《帝后放飞图》金漆镶嵌彩绘屏风在京完成
烧结机尾除尘布袋破损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十二生肖
电厂布袋除尘器花板结构有限元分析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竹丝镶嵌屏风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