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工艺的传统造物色彩思想在设计中启示

2021-04-29吕王玉刘军

流行色 2021年2期
关键词:吉祥图案造物民间

吕王玉 刘军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一、民间工艺《考工记》所传达的传统造物色彩思想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记载了三十种工种的规范与技术,内容包括原料标准、制作工艺流程等。《考工记》中说:“ 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它提出了五行色彩学原色同方位观念的联系。而在现今设计中,传统造物色彩思想依旧值得我们延续和借鉴。

1.天时

在现代设计中,我们要尊重在客观自然,设计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作品。人们从反对工业化的运动到渐渐接受利用工业化所带来廉价便利的新材料的过程,充满着人与自然环境的探索。当包豪斯带来现代主义钢筋混凝土的同时,大工业化所产生的问题也出现了,钢铁色的森林中缺乏自然生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流水别墅,在空间环境中的处理便考虑到了自然与生态的因素。室内以起居室为中心向左右铺展开来,相互穿插延伸,体块组合的建筑外形给予住户强烈的雕塑感与力量感。别墅平台下的溪流与周围山石、树木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与周遭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将设计巧妙融入自然生态。民间选择造物色彩中一定要做到简练,色彩不仅要少,还要好看才符合民间造物色彩的选择。比如在传统造物色彩选择中,有很多设计者会选择青色,这是由于青色对应春天、五行属木,在中国人眼中,青色的色彩给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颜色,民间神话中也经常出现青色,比如比如说青蛇、青鸟等。很多少数民族也多用青色和蓝色进行造物,这是由于青色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令人开心的,同时也表达出了民族本身所诠释的情感内涵。例如青色在土族所有个人感受的是庄重、纯洁的象征,这也意味着在不同地区由于民族信仰的问题而带来的色彩差异。

2.地气

在设计中,要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与拙政园为邻,不远处便是狮子林与太平天国忠王府。这样的地理位置与苏州的整体城市建筑文化风格相适应。苏州博物馆新馆总体庭院造型呈几何形,空间四合院与园林庭院交融,院落三条纵轴线,采用苏州传统民居灰瓦白墙,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从拙政园到苏州博物馆丝毫没有感受到不适感与违和感。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是北边的片石假山(如图1),黑色鹅卵石及棱角分明的片石与灰白的墙体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的艺术感,给人以明净淡然的感受。设计上保持了传统园林取景,框景,借景等特色,延续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苏州博物馆新馆融入于江南水乡之中,尊重当地地域文化。

图1 片石假山

3.材美

明式家具用材就以优质硬木为主,充分发挥木材本身的肌理与色泽,具有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三大特征。明式家具外在的造型与纹饰兼顾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各门类的明式家具都依托生活起居所制造,在功能性、实用性上较前代都有所突破,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在材料上的制作上没有过多的人工痕迹,雕刻线脚处理得当,在局部上小面积的进行一些雕刻装饰,保留着木材的本质属性。而木材选材也颇为讲究,以紫檀、黄花梨为主要材料。黄花梨的花纹线条清晰,油润,致密,而紫檀木是一种稀有木材,用其制造的经过打蜡磨光不上漆油就可呈现如锻一般的效果,木质坚硬,致密,色调深沉,纹理纤细,稳重而又美观,都是制造明式家具比较好的用材。在民间色彩制作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也与色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材料一直以来都是与造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多地方所讲究的是就地取材,质朴巧思这一工艺。为此,在当下更多的色彩设计中都将人性化原则与当地的色彩内容相吻合,比如,蓝印花布经过了蓝草染后就由黄变绿进而又变蓝、又变青的过程,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度。这与体现了在不同地区选择的颜色,其使用有着一定的区别,一定要做到物尽其用。

4.工巧

人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在设计具有主观能动性。从古至今,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类这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制陶工艺来说,在选择色彩中,心理因素也会占据着一定的影响。色彩的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色彩选择过程中的表意上。色彩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显示的,是出于一种意象而非现象的表现。为此,在很多色彩的选择过程中都可能会涉及到神灵的色彩,既表达出了对神灵的尊崇,同时也表达出自身想要盼望驱邪纳祥等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含蓄的表达了实际的功率情感取向,而在进行色彩的选择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心理因素的选择,使色彩能够传递出人们自身的想法。随着父系社会的发展,手工业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制陶技艺出现了轮制法和更为先进的封窑技术。陶的装饰也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出现了鱼纹、人面纹以及后来的网格纹。而原始瓷器--釉陶已经从商代开始发展,到了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装饰方法也多种多样。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文人风气的兴盛,形成了淡雅色彩风格(如图2)。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发展到了极致,也出现了现在人们口中的工匠精神。

图2 宋代汝窑莲花式温碗

5.色彩

在很多民间造物中,色彩的主要选择是率真、鲜艳,因为民间色彩大体给人的印象是用色大胆且直白,并不会受到任何的拘束。而无论是从色彩的心理描写或者是色彩的设立口诀上都不是孤立的,它受到了民族,地域、生活环境等各方面不同的影响,进而呈现了一种多维化、多角度的发展样貌。比如在年画的色彩设定过程中,其所选择的都是红靠黄、亮晶晶的颜色,而粉青绿啧。在进行选择时给人一种图个吉利的感受,这也是民间在选择色彩过程中的常见搭配方式,红绿的搭配不仅仅是醒目的、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同时也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经常被民间造物认为是吉利消灾的现实意义,进行色彩的表达上一定要考虑到视觉效果,同时也需要感受到民间在造物时,其对色彩的选择以及色彩的倾向,能够感受到不同色相带给人的色彩感知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

二、民间工艺吉祥图案所传达的造物思想

1.吉祥图案中的黎族纹样

吉祥图案是吉祥寓意的一种纹样,通常是以吉祥语、民间谚语、神话故事为题材,并且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双关等,多以红色为主。吉祥纹样与中国民间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到重大的日子或者活动,人们就会以各种形式的吉祥图案点缀在活动中,这些都代表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黎族是海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黎锦采用经纬交织的方法,图案并不是单单的模仿动物或者多色的植物,而是将其抽象化,再呈现在色彩鲜艳的黎锦上面。黎锦中的图案具有生活性和艺术性,青蛙具有强大的生殖能力,蛙纹则蕴含着多子多福的寓意,甘工鸟是黎族民间的爱情故事,代表着黎族人民对渴望自由爱情的向往。这些与黎族人民相关的内容也说明了吉祥图案的大众性。

2.吉祥图案中的福文化

人们耳熟能详的“福”文化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吉祥文字,“福”是示字旁,为祈福的意思,“一口田,衣禄全”,也就有了今天福字的写法。在瓷器上也有“蝠”的出现,“蝠”与“福”谐音,有洪福齐天,福从天降之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的普及,支付宝集五福变成了过春节新年大家喜闻乐道的娱乐项目,集福也成了和亲朋好友互相交流的新话题,这样的设计既强调发扬了福文化,又对企业进行了宣传。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吉祥图案中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与互联网,交互设计等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新的设计。

三、结语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思想意识的具体产物,也是一种实用思想,其体现出来的造物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理想追求,信仰崇尚以及情感寄托。其中传达的生态思想,匠人精神,以及我们在设计中不能忽视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多元化与众多设计思想碰撞的今天,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

猜你喜欢

吉祥图案造物民间
基于雕版印花技术的民间吉祥图案再设计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艺术体现分析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造物美学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