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反馈,六大误区需避开
2021-04-28洪桂彬
洪桂彬
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多,员工绩效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管理者的沟通和反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反馈是出色领导力的关键所在,而糟糕的绩效反馈,是下属对上级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绩效反馈的成效关乎员工的绩效结果,与薪酬分配、职位调整产生关联,如不能正确执行绩效反馈,则不仅导致员工的表现平平,更可能引发后续的劳动争议。
为什么管理者不愿意作绩效反馈?
管理者面对的下属,既有表现优异的,也有表现平平的。如果说给低绩效员工作反馈管理者将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那么按常理对高绩效作出反馈并非难事,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即使绩效表现卓越的下属,一年中所获得的来自上级主管的正面绩效反馈也次数寥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管理者更偏好不作反馈,或者总是指出下属的不足和缺点,而很少给予鼓励和肯定呢?也许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找出合理的解释。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地位感是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简单来说,地位感就是觉得自己比他人“好”。人们不惜一切地保护自己的地位不受影响,对员工而言,有时职位的晋升比薪酬的增加更具奖励感,在上下级关系中更是如此。在绩效反馈的场景中,上级给下属积极肯定的反馈,指出其做得好的方面,这会有助于提升下属的地位感。但在下属地位感相对提升的同时,上级主管自己的威胁感也上升了,可能会产生一种地位相对下滑的错觉。相反,上级对下属进行批评、指正虽无益于员工的激励,但却会增强或者维持上级的地位感。
管理者需要洞悉上下级互动中的“地位感陷阱”,从组织长期利益角度去关切员工绩效的提升。任何想要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者,必须从给予员工足够的积极正面的绩效反馈开始做起,没有积极正面的反馈,员工无从估计自己的工作表现有多好,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工作绩效。
误区之一:模糊反馈
要达到影响乃至改变下属绩效的目的,管理者作出绩效反馈必须“具体明确”,这要求管理者需要思考得更多,更关注沟通中的“遣词造句”。与对下属说“你的表现很精彩”相比,管理者说“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项目报告写好,条理清楚又兼顾落地细节,并且还主动列明潜在的阻力和解决方案,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显然更有优势。
管理者喜欢模糊反馈有很多原因,有些是不愿意花时間去思考,有些则没有仔细观察、阅读下属的工作成果,这是因为对下属的工作作出相对精确的反馈,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脑力活动。但是明确具体的反馈有利于下属从上级的反馈中真正获益,了解哪些价值得到了公司肯定,从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能够保持“卓越的绩效表现”。以工作报告为例,绩效反馈要做到具体化,管理者需要思考以下的问题:
这个报告好在哪里?
写出这个报告,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下属需要面对哪些挑战?如时间的压力。
报告对本组织、对整个公司或其他同事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报告的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
当然,管理者要培养具体化的习惯,可以先从描述自我感受入手,这种反馈更易于自己掌握,且该类反馈对于下属而言更易于接受。实践中,管理者直接定义下属性格或特征(如你很有耐心、幽默感等),即使出于积极评价的目的,也可能会导致冒昧的举动,即不经意间赋予自己说出对方是谁以及是怎样一个人的权利,这可能会导致下属的逆反心理。管理者可以更多地“陈述自己”而不是“陈述他人”,更多地陈述“事”而不是“人”,这也改变了管理者模糊化反馈的倾向。
误区之二:直接给出解决方案
最原始的管理方式是管理者已经帮下属想好了怎么工作、工作的内容,然后监督下属的工作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在工业革命初期较为流行,彼时员工的工作内容更多作为程序化的执行步骤而存在。然而当今下属的工作中,知识、信息和思考的比重明显增加,其岗位的产出更依赖于其思考的质量和结果。下属的级别越高,工作中自主思考的比例就会越大,也就愈加难以接受外界的“建议”。
有些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下属行为表现的观察,很容易按照自己的心智模式为下属思考,并在绩效反馈中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有些甚至直接告知下属“Just do it(尽管去做)”。虽然直接代替下属思考、给出目前存在问题的答案耗时更短,但实际上并不奏效。众所周知,由于知识、经验和个人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员工对问题的解读方式不同,其心智地图迥异,即使是夫妻之间、母子之间,一方直接提出的建议也很难让另一方立即接受,更遑论成长环境迥异的上下级之间。管理者不妨扪心自问,上级直接给出的建议,自己又能采纳多少呢?因此,直接给出忠告一方面浪费了管理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又妨碍了下属独自想出问题的解决之道,导致绩效问题并未最终修正,如果管理者乐此不疲,还会陷入恶性循环。
虽然等待别人自己想出解决方案是一件挺磨人的事情,但管理者还得克服直接给出忠告的诱惑,帮助下属而非替代下属进行思考,只有让下属自己找到思维的漏洞,才能更好驱动其自我改变。而自主性也是下属最普遍的心理诉求之一,套用一句话,人们并不拒绝改变,但人们拒绝被改变!
误区之三:相互比较
有些管理者与下属进行绩效反馈时,不自觉地就将下属的绩效与其他同事进行比较,比如,“你这个月业绩倒数第一名,你看看小张刚进来三个月就做到了TOP3”。这种反馈方式不是分析员工的绩效产出是否满足组织预期,而是放在和其他人的比较上。如前所述,与他人比较的反馈将导致下属的“地位感”明显受挫,自己不如别人优秀的挫败感、痛苦感很容易激发下属“逃避”“自我防卫”的感觉,就更不用提绩效改进了。
相互比较的反馈还将导致下属滋生出“不公平感”,即可能将上级的评价解读为“故意针对本人”。考虑到人们追求公平、反对不公的想法深植于心,一旦下属认为上级的评价不公平,则很容易导致对上级产生信任危机。在笔者的经验中,员工关系中的不公平感是最难处理的,很容易导致下属的激烈反应,甚至是报复行动。有些还可能导致劳动争议。
误区之四:以问题为中心
对很多管理者而言,下属工作出现问题,与员工沟通时从分析问题入手似乎天经地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训条似乎很有诱惑性。然而与员工沟通绩效问题的成因很容易导致极为负面的后果。首先,聚焦问题容易导致负面的情绪。比如管理者问为什么上个月的产品质量这么差,下属面对这样的问题明显压力陡增。其次,聚焦问题的成因会导致下属提出更多的“成因”来辩解。比如针对销售业绩为什么没有完成,下属说,原因相当复杂,一方面是公司的销售目标不合理,另一方面公司频繁调整组织架构、销售策略也有问题,很多一线销售报销都不能及时拿到还要垫钱,积极性很差,还有销售员的收入明显与行业平均水平差一大截……如果管理者纠结于分析问题的成因,最终可能导致大量无意义的分析和讨论,既浪费了时间,又助长了下属推卸责任。
笔者认为,在工作构成中出现的一些线性问题,如机器坏了、工作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成因较为有用;但是对于像下属绩效产出不高这种非线性的问题,分析成因通常只是徒增烦恼。管理者应当将绩效反馈聚焦在未来如何行动的讨论中,也就是聚焦下属未来的选择。然而管理者做出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因为大脑更偏好已知的信息、过去的事实,讨论过去的事实更熟悉也更容易,而讨论未来的对策,由于没有来自未来的直接的经验、感觉和信息,需要管理者与下属开动大脑,为此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時间。然而,管理者对此责无旁贷。
误区之五:缺乏情感支持
在员工表现不佳的情形下,有些管理者喜欢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然而这种绩效反馈并不会使下属易于接受。自我决定理论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关联感是员工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管理者是否关爱、支持下属是员工获得满足感的重要方面。
通常下属绩效存在问题,其本身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如果管理者能够适当照顾下属的情绪感受,比如允许下属分享其情绪感受,则容易降低负面情绪的刺激程度。管理者可以说:“我知道目前的情况你也不太好受,我也挺着急的,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向前看,看看下次我们一起努力、大家相互帮助,能不能有进步,比这次表现更好。”毫无疑问,绩效反馈要有更好的效果,管理者首先应当创造一个放松的环境,对下属的负面情绪有更多的包容、理解、体恤,关心员工的情绪感受。只有给下属更多的支持,让下属体会到自己虽然绩效欠佳,但仍是组织可以依靠的一分子,关联感得到极大的满足,才能催生更多自我改变的动力。
误区之六:频次过低
绩效反馈就好比员工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导航图,假使我们驾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断持续的导航校准可以让我们避免走弯路,更快地达到目的地。而考虑到知识工作的复杂性,管理者及时给予绩效反馈则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管理者将绩效反馈理解为年度绩效评估,一年才反馈一次。这种低频次的绩效反馈完全不能催生卓越的绩效表现。并且由于平时疏于绩效反馈,年底的绩效评估又会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员工满意度极差。有些考核结果还涉及奖金、职务晋升乃至劳动合同解除等,又易导致劳动纠纷。
及时进行绩效反馈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方面,及时的绩效反馈更多着眼于最近发生的事情,管理者的记忆力明显更好,其反馈的内容更多接近于“事实”而非“观点”,也更显客观,员工的抵触情绪相对较少,也方便员工及时矫正。另一方面,及时、高频次的绩效反馈更有利于员工建立新的神经连接和脑回路,巩固做得好的方面,摒弃差的行为,最终保持住符合预期的绩效表现。
毫无疑问,高频次的绩效反馈会导致管理者更多的时间投入,每次新反馈背后都需要深度思考,管理者需要做恰当的时间平衡。但是管理者如果着眼于领导力的提升,要改变他人乃至一群人的思维方式,带领团队做出最佳绩效表现,管理者必须迎难而上。
作者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