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讨
2021-04-28李小卷
李小卷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去的应试教育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要求了。德育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广泛重视和普遍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具体的德育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须去解决。文章就从德育教育的现状着手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归纳总结出了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谨以此文,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一、 引言
当前阶段下,不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学校能够意识到德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但开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德育教育还有待加强。
二、 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忽视德育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就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减负”政策的实施下,学生的课业繁重的现象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学校的教学工作仍然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主,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将学习成绩等同于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构建,这导致一些学生陷入了高分低能的成长困境,甚至偏离了成长的方向。加之学校的德育教师匮乏,一般都由其他非专业教师担任或兼任,这些教师对于德育认知模糊,缺乏专业教育素养。这样一来,小学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参差不齐,德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二)德育教学途径、方法单调
一般德育教育的开展,总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家长普遍会认为,德育教育既然是教育,那就是学校该做的事情,学生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是理所应当的,这与家庭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在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缺乏动力,甚至将所有的责任推给学校、教师,导致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支持和思想熏陶。与此同时,学校的德育教育结果并不能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也漠不关心,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一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仅仅停留在“打小报告”的层面,针对学生在校的一些不良表现,直接打电话、发微信告诉家长,将责任转嫁。这样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就不是很紧密,甚至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这必然会破坏家校共育的环境,而德育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德育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比较稚嫩。而小学的德育教育都是按照既定的教材上課,教材往往都是站在社会需求立场上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教育的,并没有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没有相应的实践体验。这就致使小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不高,认为这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于德育方法的选择也比较狭隘,更多的还是采用讲解说教的方法,使得学生对于教材中传递的情感、价值、思想观念等缺乏最直观的体验,难以引发心灵共鸣,自然也无法在思想行为上有所表现。
三、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人纵然再满腹经纶,缺乏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不会被人们尊重。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此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学习能力也比较强。此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恰当的时机。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其稚嫩的心灵上形成强烈的震撼,奠定其“三观”的基础,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
此外,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沾染。而且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频率只增不减,犯罪的年龄也出现低龄化的特点,这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应该值得反思的地方。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好德育的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树立明确的道德标准,为学生划清法律的界限,同时锤炼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用道德、法律约束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让学生都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四、 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讨
(一)重视德育
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树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思想观念的转变,强调“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围绕小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要纠正“德育是学校的工作”的片面认识。德育教育工作要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共同抓起,共同携手,学校依然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根基,社会大环境是大舞台,三方要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分析家长类型,重点了解那些“溺爱型”和“放纵型”家长的动因,调整沟通心态,在学生德育方面坚持不妥协迁就,不孤军奋战,在事情处理好后,不带任何偏见,一视同仁,与家长达成共识,保障孩子的思想道德在小学得以充分被启蒙,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与此同时,教师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中坚力量,学生德育的教育工作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完成的。每一名教师的职业存在感、成就感不单单体现在教书中,更体现在育人中,因为学生成才和成人相比,成人更为根本。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只有每一位教师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才能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德育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中注意德育的教育作用,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课堂的课程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德育教育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从实际出发,开展实践
德育教育单凭课堂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知识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就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将理论授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落实到德育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