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 “五心”兼重

2021-04-28胡德喜

江西教育A 2021年3期
关键词:五育教者理想信念

胡德喜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作用,受教者由被动成长变为主动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往今来,善学者比比皆是,善教者凤毛麟角,可见教育难度之大。教育是对人灵魂的塑造,它对施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使命和要求。

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只有坚持“五心”育人,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恒定之心进行品格塑造

教师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他的思想理念、育人导向和坚持的原动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之本,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念,并把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才能帮助他们发展。学生就像小草,需要教师这个园丁去浇灌。但教师在浇灌中使用什么样的水、肥料,都会影响小草的健康生长。理想信念是教师的灵魂之钙,更是学生需要补充的思想之钙。德育的实质就是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社会公德的种子,方能使学生成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持恒心、塑品格、行正道,方为教育之本。

以仁爱之心进行价值引导

孔子曰:“仁者,爱人也。”教师有爱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的人,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博爱之心,才有助于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智慧之心学习知识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教师如果自己“一瓶不满,半瓶晃荡”,那是教不好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这个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学生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如果教师故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因此,教师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获取新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赢得学生爱戴。

以细心和耐心帮助进步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细心和耐心,才会产生好的育人效果,如果应付了事,就谈不上育人。教师不能急功近利,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而应尽可能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不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波动和起伏也是正常的,毕竟学生的自控能力、意志力还需要加强和提升。教育工作者须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帮助学生不断克服困难,纠正错误,达到完善与进步。

“五育”并举是培养现代合格人才的需要

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提倡“五育”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现状的关键。“五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各部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又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所以各部分要全面发展,“五育”齐兴,“五育”并举。

“五育”的全面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德育为首,且起导向和保障作用;智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其他各“育”提供智力支持;体育为实施其他各“育”提供身体保证;美育是全面教育的深化;劳育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五育”并举势在必行。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全面培养、全面评价的教育体系。加強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加强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存在的“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问题,是补齐当下教育短板,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必须摒弃功利思想,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克服“唯分数论”,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项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只有用恒心、爱心、慧心、细心、耐心,方能浇灌出现代教育的正果。◆(作者单位:九江市同文中学)

猜你喜欢

五育教者理想信念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