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对”
2021-04-28邹文山
邹文山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好,有三件事要做对。
一、走对门
走对心理问题诊断的门。有些问题在身体上显现,实际上心理才是根源。按图索骥,如果只看表面,很可能查不出什么问题。只有走进心理科室的门,才能揪出戕害身体的真凶。
走对心理教育的门。有些人做出有悖于正确道德准则的行为,不是品德出了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苦口婆心的说教、褒贬鲜明的评价乃至伤筋动骨的惩处,一系列的措施都于事无补,要引导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门。
走对心理救助的门。受条件限制,学校心理功能室主要是心理咨询、心理干预以及一些心理问题的处理。如果心理问题严重,发展成了心理疾病,学校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学生送入专业机构,进行专业的矫正和治疗,避免入门不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找对路
思路决定出路。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不要拘囿于心理本身,先有大局、后设局、以求成局,跳出心理看心理,条条大路通罗马,统筹谋划,综合实施。
软硬结合。“硬”是指经费保障、场所提供、器材配备等方面,“软”是指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的老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浓厚氛围等方面。“软”“硬”兼施,不愁治不了心理疾病。
内外结合。“外”是从外部改善心理品质的方法,如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等;“内”是从内部入手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如教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学会寻求帮助等。
长短结合。“长”是指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开设心理知识课程,组建兴趣社团开展常态化活动,日常的心理咨询交流、沟通指导等;“短”是指特定主题的心理调查、有计划不定时邀请专家进校讲座等。
三、选对时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众所周知,蔡桓公的悲剧告诉我们,出现疾病,不仅治和不治结果不一样,而且早治和晚治结果也不一样;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结果不一样,时机不同治疗结果也不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成效,就必须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努力做到“早时”“小时”“急时”。
“早时”。人早期的心理状况,对长大后乃至一生的心理体验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無法解决留守、单亲、贫富等社会问题,但可以从小、尽早教学生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学会包容和改变。
“小时”。因为“小”,所以很难发现,很容易被遗漏和忽略。这种遗漏和忽略,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问题。心理问题刚一露头,心理干预迅速靠前,因势利导,“小时”的生长性就可转化为可塑性,“小时”的柔弱性就可转化为可变性。相比于成形、成势之后,“小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更低,见效更快,过程更为轻松,不需要多费周折、大动干戈。
“急时”。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条不紊、按常规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更多的重视,我们有信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织就牢靠的心理安全防护网。◆(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隆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