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实践·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的三维价值探析
2021-04-28周田田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具有三维价值。本体论维度:马克思主义破解了意识形态的“伪全民性”,指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真正的彻底的革命意识,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义。实践论维度:“阶级意识”的阶级性与“人民立场”相呼应;内涵的革命性与“思想批判”相照应;内在的现实性与“问题意识”相融通,彰显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内核。方法论维度:坚守“阶级意识”,做到不弃初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守好核心,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谨持惕心,科学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秉持本心,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解放情怀,筑牢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根基。
关键词:“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4-009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14BDJ033);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核心意识问题研究”(2019ZD001)。
作者简介:周田田(1990-),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意识形态问题。
“阶级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论核心,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内核。无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如何 “包容开放”“扩容分层”,假若背离了坚守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这一基本 “底线”,必然会舍本逐末,南辕北辙,甚或自我消解,误入歧途[1]。因此,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中的“阶级意识”问题,明确其价值意义,对于实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拨云见日、返本开新、稳固根基意义重大。
一、本体论维度:“阶级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要义
阶级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无产阶级意识的科学概括,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阶级意识经历了产生——完善——强化的发展过程。但是不论它的概念形式如何变化,毋庸置疑的是,“阶级意识”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要义。
(一)破解意识形态“虚假”的“全民性”
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使得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成为可能,随着分工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个体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对立。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虚幻的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完全没有相互依存的关联,其本质只是采取了普遍形式的少数特殊利益。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少数特殊利益的主体一般是国家共同体统治集团即统治阶级,虚假的共同利益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名义上代表普遍利益,但实质上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阶级社会的共同体意识即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包括:“革命的阶级意识”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
“革命的阶级意识”是指任何一个革命阶级在最初都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這不是幻觉,而是真实的。每一个“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2]180。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2]180,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支持,进而成功组织革命力量。例如,资产阶级在革命之初打的就是“自由、平等、解放”的旗号,声称代表包括无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全体人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分工,分工是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2]163,因此分工是与“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2]163,决定着阶级的产生。随着分工的发展,出现了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对立,“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2]164。这个共同利益名义上代表一般大众的利益,但实质上是代表本阶级的利益,所以它实质上是虚幻的。
这就暴露了“阶级意识”的第二层本质,即“共同利益”的“虚幻形式”和“曲解”,也就是统治阶级带有阶级幻想的粉饰性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清晰的表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178-179统治阶级中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即“意识形态家”创造思想,他们编造出共同利益的抽象幻想和虚幻形式,这些幻想表面上看具有普遍性形式、是唯一合乎理性的思想,但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家们独断的玄想和曲解。统治阶级思想的普遍性使得好像是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也是唯心主义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统治是剥削性质的统治,尤指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只要共同利益还不能代表特殊利益,它们之间存在着分裂即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那么人就不能摆脱异化回归人的本质,这种异化和压迫产生了无产阶级这一最没有特殊利益的阶级。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真正的彻底的革命意识
无产阶级的产生意味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灭异化,因为只有共产主义意识才是真正的彻底的革命意识,共产主义的革命斗争区别于至今为止的一切革命活动,它是触动本质的、消灭分工、消灭劳动并消灭一切统治阶级的统治及其阶级本身的,只要阶级的统治不再是必要制度要求,那么这种意识形态统治的虚幻假象便会自行消失。因此,资产阶级生产着意识形态,也由其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从而生产着消灭自身意识形态的毁灭性力量。1847年,马克思发表了《哲学的贫困》,在对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和各种资产阶级学派进行批判时,无产阶级意识被作为新的革命的世界观而阐发。随后不久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更是延续了这一思想。《共产党宣言》“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3],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光辉典范,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成熟的标志,其文本阐述了无产阶级意识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脱离统治阶级而依附于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教育任务正是要由这一小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完成,这些知识分子只有在“理论上认识全部历史运动进程”[2]410,才能彻底转变立场,建构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阶级意识。因此,无产阶级意识是在全部历史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意识,这就奠定了其科学性前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各种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性质,揭示了所有的意识形态都会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改造,并在阶级消失时消亡的历史命运。无产阶级意识之所以具有进步性,是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421。充分表明共产主义是与以往所有意识形态相区别的最革命、最进步的阶级意识。
总之,阶级的实践生产、影响并终结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随阶级的出现、发展而产生、变异和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借由对旧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发展、异化、前途的哲学分析,揭露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幻想性,阐发真正革命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无产阶级意识公开承认自己的阶级性,毫不掩饰自身的革命性,并始终坚持代表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发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体系建构。因此,“阶级意识”是观察意识形态运动的基点、是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原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更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全程的线索。所以,“阶级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要义。
二、实践论维度:“阶级意识”彰显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内核
从实践层面看,“阶级意识”最广泛最忠实最成功的应用是由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彰显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内核。我们看到,苏联由盛及衰最终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正是没能坚持自身“阶级性”,出现了意识形态的转轨和修正。后斯大林时代,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联领导人,罔顾党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性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导致党内乃至民众思想混乱、信仰缺失、力量衰竭,使得强极一时的苏共变成“泥足巨人”,最终分崩离析。东欧剧变是一面镜子,我们以此为鉴,既可以吸取教训又足以检视自我。中国共产党是否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毫无疑问,历史和人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忠实继承者;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鲜明的体现是什么?概而述之,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阶级意识”为精神内核。
(一) “阶级意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相呼应
无产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这个阶级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4]。马克思主义视域里的“人民”概念被赋予了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强调的“人民”,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建立在阶级分析基础上的“人民”,在中国最广泛的无产阶级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5]。
与“限于争夺政治权力,限于 ‘执政”[6]的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毫不隐晦“人民性”的执政宗旨,并且做到了执政目的和执政宗旨的高度统一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践行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将“人民”的大旗高高舉起。1934年11月,在湖南省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老乡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一事件是那么小,以至于三位女战士的姓名都没有留下,但它又是那么大,完美彰显了党的宗旨和性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历史是兢兢业业创业自立的历史,更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争取独立解放,到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掀开历史新篇章;从动员人民改革开放实现全面小康,到现如今携手人民昂首阔步走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新时代,党的主张和战略部署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舟共济、与人民共同奋斗。全党始终坚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7],这种执政理念的“为民性”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的最好承继和最鲜明体现。
(二)“阶级意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革命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批判”相照应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意识”凸显由阶级性催生的意识的对立与斗争即革命性。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包括三种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意识形态斗争本质上是阶级斗争在思想理论领域的集中反映。无产阶级是最具革命性的阶级,它毫不掩饰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公开宣称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代表本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利益。“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8]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实践中,始终旗帜鲜明地开展与错误思想的思想斗争,以革命精神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化指导地位。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支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际正值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国内军阀混战、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国民党政府实力羸弱,国外列强虎视眈眈。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现实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还处于自发阶段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则进入了自觉阶段。这种“自觉”就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有组织、有目的、有策略、有计划地开展与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夺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同时,十分注意开展党内外思想战线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同时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对封建投降主义、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到党内反右派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赋予意识形态斗争性意蕴。这本是无可厚非、符合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主观性、经验主义的错误。极“左”思想的泛滥最终造成后来十年“文革”浩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适时提出“改革开放”,其中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与改革,即通过整顿思想路线和国家工作重心,破除意识形态中的主观性舛误、政治性倾向,推动意识形态建设性话语的构建。同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鲜明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应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不动摇,奠定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基础。其后,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进一步强调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多次郑重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呈现出新特点。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要进行积极的舆论斗争,党中央要求全党要始终坚守意识形态底线、强化阵地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引导、有理有利有节开展思想斗争。
(三)“阶级意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意识”相融通
“自在之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哲学的批判是为了实践的目的,离开了现实的生产实践,理论意识只能是空洞的幻想。破除了古典哲学的迷信之后,马克思建立了立足于社会现实、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以此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因此,阶级意识内在地蕴含着现实性,其功能的发挥必须回到现实中解决问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意识”相融通。
“问题”是现实的回音、时代的回响,“问题倒逼”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动力。革命时期面临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实现对人民群众的联合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执政考验,摆在新生社会主义政权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破旧立新、荡污去垢,确立并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意识形态工作要为这一中心任务服务,革新话语并构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事业进入深水区,“经济中心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亟须意识形态来消解,党中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到改革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時期,党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始终呼应时代主题,是为了应对现实问题与挑战作出的与时俱进、与实俱符的策略反应。
三、方法论维度:坚守意识形态“阶级性”,筑牢意识形态的政治根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阶级意识”是认识与实践辩证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体现在方法论层面即为坚守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不断筑牢意识形态的政治根基。
(一)不弃初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意识”的“初心”。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最具革命性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思想旗帜。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指导作用。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意识形态工作历程,可以发现无一时期不强调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地位,这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经历巨大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仍然能保持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关键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就要形成对其科学理论准确、规范、完整的表述,保证在相当长时期内意识形态核心话语表达的稳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注意防范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观性,杜绝实用主义,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坚定性和稳定性。在面对复杂形势时,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研究现实为路径、以客观规律性为依据,克服唯意志论,铲除理论摇摆的思想根源,掌握好总航舵,保证方向不出错。
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稳定地位的前提是充分激活其生命力,因为没有生命力的理论不会具有吸引力和引领力。而任何一种理论,如果只是固步自封就不可能有生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域的新中国70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意识形态核心话语由“革命”变革为“改革”继而发展为“再改革”,每一话语阶段都产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成果,折射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集继承和创新于一体的伟大理论进程。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要克服思想僵化、教条迷信和个人崇拜,在党员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民主集中制”,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有创造力的个体,这是不断提高党的总体理论水平的必要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守好核心,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意识”的“核心”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285
“一个桃子剖开只有一个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执政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必然也必须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领导者。意识形态是思想的力量,党的领导是主体的力量,没有以主体力量为载体,思想的力量将因缺乏组织和动员而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党中央的权威和统一领导,一切事业的成功都只能是空话、幻影。党自身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包括意识形态工作在内的各项社会建设工作的成效。纵观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光辉历程,无一时期不重视党的领导与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强有力保障。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六大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切实提升了广大党员的信仰自觉、党性觉悟和执政能力。但是我们要看到问题依然存在,“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9]。习近平也指出党内存在的“七个有之”问题,加上现实中一些党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不够,导致白白丢失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未来应继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以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为主题提升意识形态能力,以思想建设解决“总开关”问题,以强化政治纪律筑牢拒腐防变“底线”,以制度建设夯实意识形态“防线”,从而从主体层面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这是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要求和体现。
(三)谨持惕心,科学开展意识形态斗争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斗争,我们应谨持惕心。当前,面临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态势、新情况、新风险,必须时刻保持意识形态的政治敏感性,坚定阶级立场,在实践中开展有理有据有节的批判与斗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论断。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意识形态斗争的政治定力稳、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但是杂音仍存、不容忽视。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意识形态交锋、思想渗透更加隐蔽、学术化,倾向于不直接以思想冲突的形式表现,而是通过在其他领域的小动作进行意识形态的破坏、演变和入侵,面具越来越厚、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变异。面对思潮泛滥的现实斗争需要,首先,要加强政治敏感性,精准辨别思潮本质、主动出击。对各类社会事件、突发情况要准确判断其背后是否有不良思想的助推。例如2018年9月份的一篇《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提出“民营经济退场论”,背后有“左”派和反精英主义的推波助澜;对“高铁霸座”男子进行“人肉搜索”,其中显示的不理性、极端化的情感诉求是民粹主义作祟;中美贸易摩擦中出现“和美国对着干”“停止购买美国货”的愤怒主张体现了极端民族主义苗头。除此之外,新儒家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也你方唱罢我登台,舆论环境鱼龙混杂。对此,相关部门应通过广泛学习和深入实践,在工作中充分认识各类思潮的本质并克服治理惰性,亲自下场、主动出击,抢占舆论高地。同时,要注意批判的彻底性和有力性,做到不留理论漏洞。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这类怪异现象:不良思潮的相关论调还未被广泛传播时,主流媒体就及時发现并对其进行了回击,但是却反而因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所谓“不批不知道,一批做广告”。因而,只有将批判做实、做彻底才能真正令人信服。其次,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发动人民力量,扩大主流舆论传播的影响力。广泛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流、民意监管;培育一定数量的专业网军实施暗线斗争;实现融媒体发展,打通线上、线下两个舆论阵地,建立综合治理体系。最后,抓住两个“关键群体”即党员干部和高校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和高校知识分子在当今中国属于精英群体,抓好这两个群体等于抓住了主流舆论和社会舆论两个“舆论场”。
(四)秉持本心,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解放情怀
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全世界无产者的大联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意识”的本心。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因此,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最能够代表全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的最终诉求是为了阶级的消亡,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真实的共同利益。现阶段,虽然世界仍处在西方主导之下,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带来新的生机。我们应坚持意识形态阶级性,以发展为契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情怀。
西方近些年出现了将两种阶级的意识形态同化的思想趋向,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区别在缩小,甚至借助普世价值来宣扬意识形态的同一化。例如美国学者泽鲍特认为:“完全可以有根据地预料,世界上的经济制度的基本趋同现象,是朝着某种共同的特征前进……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极其重要的事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极端思想,在一个多世纪的难以平息的冲突以后,已相互投降了。”其所以出现这种论断,是因为西方学者不了解或者忽视了“阶级性”才是意识形态产生并对立的根源。尽管人类的价值观念在诸多方面可以达成共识,“阶级性”却不可通约,那些试图超越阶级身份的价值主张,不过是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隐晦表达。新时代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程,也将是中国的道路、制度、文化不断赢得全世界重视与认可的历程。作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虽然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时期,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仍然占据思想、道德的制高点,但是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在不断积累,西方福利社会、左翼政党、劳资联盟、群众罢工等都昭示着社会主义因素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治理。而且,经过中国共产党70年的励精图治,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发凸显,我们已经具备打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一统天下”局面的能力。随着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社会主义也必将迎来重新振兴的重大机遇期。新时代应对挑战、回应责任,要求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国际传播。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纽带、以自身发展成就吸引为介质、以有理有据的思想斗争为补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触媒,增强社会主义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以自身优越性充分吸引国际目光,以意识形态传播的软力量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最终实现而通渠、筑基、铺路。
参考文献:
[1]张志丹.阶级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精神实质[J].社会科学,2015(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8.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
[6]郭道晖.论党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外法学,1998(5).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224.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