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博馆”:让每个学生多一分展示自己的可能
2021-04-28潘照团
展示作品要有可观性、可读性、可感性,更要有可学性。学校是以学为中心,展品也不外乎。除了触动,还要有“脑洞”。展品以学生自己或与人合作的作品为主,鼓励创作,提倡能反映出研制过程的作品。
校园文化建设中少不了学生作品的点缀,实质上学生作品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有生气的校园,方有鲜活的文化。我们总想在校园文化里揉进满满的学生情怀与生命自觉。实际上,要把内心的愿景转化为现实,除了去想、去做,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除了使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处地方都能育人,还要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可能。这种可能的基础来自“低门槛”—只要你手头有作品就有展示的机会。
以往的展示,是优秀作品的天下。走进校园,随处可见学生的作品上墙,可仔细一看,有几种现象值得反思:都是优秀的作品,优秀作品多处亮相,优秀作品长时间不下架(舍不得、懒得换)。展区等于优秀文化形态的垄断区,可以说这种展示是高门槛的。
抬高门槛是一种理解的偏差,太狭隘地理解展示,会造成主体单一、作品重复、更新慢、不丰富等问题。实际上,展示是指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没有人给我们任何要求,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加码,人为地隔离了“大众生员”。其实,每一个作品都是有价值的。每一个作品背后都站着一个主体,每个主体的身前都立着一个作品。我们不用担心学生没有作品。我们去家访,常常看到学生家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品,可能是自己单独做的,可能是几个人合作的,也可能是别人赠送的手工艺品,反正都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就值得展示。我常常奢想,如果有可能,学校应该给每一位学生设置专属的展位,即使它六年“独守空房”,但留个位子至少给了它的主人心理安全感。
现实中,我们无法一一满足每个学生的“零门槛”展示。资源限制客观存在,突破的策略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做无限的可能,这是校园文化新生态构建的机理。也正由于资源的限定,我们可以尝试“饥饿营销”的办法—让达到条件的学生先展示作品,也便有了从“零门槛”的理想到“低门槛”的实践—开设“私博馆”。
“私博馆”,就是私人藏品微型博物馆。学生把自己私人手工作品拿到学校展示,学校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险的C位展区。这个私人指向的文化创意,在我们学校发生了多次的迭代晋级。最初始于2018年,学校专门在校园的一角圈出一块地作为私人艺术展区。当时四(1)班12位小朋友联合组织自主承办书画展,所有作品都由学生家人装裱,场面非常震撼,艺术氛围浓烈。课间参观者络绎不绝,参展者欣喜焕容,可接下来遭遇的尴尬是摆放在室外的作品一天下来多次被风刮倒,虽然有人及时维护,但书画作品仍然破损厉害,作品最终因“心疼”回收,让我们担忧的是:下一次还会有学生舍得拿出自己的私人作品供我们欣赏吗?
为了解决这一顾虑,我们又开始从“为私人提供展位”到“为展位专属私人”的转换。在创客馆独辟展橱,由于没有“私房门”,学生不舍得把自己觉得珍贵的藏品拿出来展示,只是平常课堂或者是文化节创作的作品,品类比较单一,长期一种面孔只供外校参观团欣赏,本校师生少有人问津。展品也短命,缺胳膊少腿的不少,能熬到学期末的也就被学校集体当作废品处理。
我们进一步思考,学校呈现的作品不仅仅只有“面子”—给人家看,更要紧的应该是“里子”—让自己看。作品最大的生命力来自校内师生的感官与心灵的消费,“自家人”喜欢看很重要。为了实现作品与心的交汇,我们2020年新建了校史馆,馆内增设了“私博馆”。这个馆中馆的每一个展位都有一把钥匙,空间有大有小。展位全部拿出来给学生摇号取用,不设门槛,满足不同学生的展示需要。
“私博馆”的设计与操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址。根据展品博览的特点,最吸眼球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可在学校最敞亮、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设置展馆。如学校正门门厅或广场—上下学是学生必经之路,或是学生活动中心—每个课间学生最喜欢玩耍逗留的地方。结合展品私有的特点,保管展品也是我们选址要重点考虑的。要避免太阳光直射,避免温差变化太大,尽量避免自然力量的“毁容”。就此,选址空架层或馆中馆就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前者“经过即看见”的明亮处选址策略,后者体现的是“向往即看见”的荣耀式选址。在学校里最让学生神往的甚至感到神圣的地方,如校史馆、大队部、荣誉室选址,大家会主动相约而至。既可观赏,又利保管,更添神秘感与光荣感。
二是形式。展架布置形式原则上要确保看得清、听得见、闻得到、摸不着。可用壁橱的形式,设计好大小不一的橱格,高度适合学生的视角,方便品赏。每个展位独立,内设有底座,可旋转,实现360°无死角观赏。同时安有透明柜门,配锁(条件允许可用刷脸智能门禁),有气孔,可闻声嗅味。每个展位如有布展,需在柜门口张贴私藏博览的说明书,简明介绍展品特色。如果是自制作品,要写清楚制作步骤和注意要点;如果是非自制作品,要写清楚彼此之间的故事。
三是定位。展示作品要有可观性、可读性、可感性,更要有可学性。学校是以学为中心,展品也不外乎。除了触动,还要有“脑洞”。展品以学生自己或与人合作的作品为主,鼓励创作,提倡能反映出研制过程的作品。如果是非自制作品,如祖传类—祖上传承下来的藏品、情谊类—友情赠送存念的藏品、商品类—花钱购买的藏品等,不要太贵重,价位尽量不超过1,000元,避免学生之间攀比跟风。这一类型展品更需要故事性,只有展品与参展人存在关系、产生故事,价就有所值。
四是专属。每个展位只要被学生申请成功,在两周内都归属申请者所有,期间可以调换自己的展品,但更换的展品要符合标准,不可随意超标。如确有特殊需要,经学校大队部同意方可适当放宽要求。想延期展览,需向学校大队部重新提出申請。为了避免私有物品丢失,也更体现专属感,需要给展位学生提供钥匙,或智能密码,由学生自己保管。
五是机制。采用“五制”的方法。第一,申请制。由学生自主申请,从申请人基本信息、展品名称、类别(祖传、情谊、商品、自制、其他)、展品特色、特别故事、价位、备注(是否为易碎品、保管特殊说明)几个栏目填报申请书,常规申请时间统一定于每月的1日与15日,当申请量超过展位总量的五倍就暂停申请。第二,抓阄制。给符合入展标准的申请作品编号,抽签决定参展对象的先后次序(考虑年段与班级的占比)。第三,租赁制。每个展位需要参展学生租赁使用,根据学生在校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表现积分租赁(比如我们学校就是以“同德章”“同学章”“同行章”“同乐章”积累情况来租赁),积分多少可以租赁因校而异,如果积分不够可以透支,如果零积分也允许先预支,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奋进、争取学分、积累“资本”,在两个月内还清所欠积分,未如期还清,展品则暂时由学校保存。第四,保险制。每一作品入展前,参展者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要不要保险,如有需要得跟大队部签订“保单”,每份保单取展品价位的5%,如有遗失学校可以实物或等价赔偿,如无遗失,这些保金则列入学校“公益资金”,组织相关学生代表到贫困山区献爱心送温暖。第五,点赞制。凡参观者都要在智能一体机上给展品做出点赞式评价,根据点赞基数安排展期延长的时间长短,学校也同时组织大队委和学生代表给展品评出“月度十佳”,在此基础上评出“季度十佳”“年度十佳”。
如此一来,“私博馆”不仅仅只是展示,它还有多元的教育意义。
首先,“私博馆”面向全体,尊重个体,满足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可能。“私博馆”刷新了每个人对展示的认识,展示不是优秀生的专利,学校的舞台是留个每个学生的,只要是学校里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由此,也从小在学生的心田上埋下了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种子。
其次,“私博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期待,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只要有机会,我就想;只要去想,我就有机会。这是“表现欲望+学习期待”。欲望+期待=奋进,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学生会积极参与学习,在各类校园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努力表现,用实践去实现“今天的学习表现积分就是明天的自创空间”。
再次,“私博馆”融入了评价系统,为学校整体评价提供了“中转区”。如何让各项评价的“数值”不单一地指向评优评先?这需要一个“转换空间”,让学生的表现积分不因囤积而过期,不因过期而作废。“私博馆”让这些积分拥有了二次生命。
最后,“私博馆”体现了社会性,学生体验过仿真的租赁与保险流程,会比没有此类经历的学生更有体验。今天的学校是为明天的生活做准备,在可能的条件下我们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真实体验的机会。
“私博馆”设计的核心是赋予每个学生公平的、专属的VIP体验,它可以演化出很多“私博体”。比如把某一面墙壁交给一个学生,让墙绘展示作品;让学生预订校园里的石头,请师傅刻录上去好的作品;让学生承包学校的室外风雨图书架,供他流动私有图书……虚位以待,方法很多,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只要抱持这种信念,一切皆有可能。
教育很难做到百分百的“私人订制”,但朝这个方向不懈追求,是我们教育者应担的责任。“私博馆”只是“私人订制”的教育行动之一,我们也可以通过每年组织一次“私博会”,来丰富“私博”形态,来为“私博”造势,也为“私博馆”做好“星探”。
【潘照团,浙江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