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关怀”主题德育活动设计路径探析

2021-04-28刘丹杜建群

中国德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主性德育生命

刘丹?杜建群

生命是最为珍贵且不可重复的人生财富,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进而珍视生命和热爱生命,是德育活动开展的要义之一。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更应促进学生对个体生命的思考。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对待生命不应是抑制其发展,而应是一种积极的支持、关怀和鼓励,即生命关怀,更加重视学生生命主观能动作用。近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规定把“尊重生命”作为德育内容。生命是最为珍贵且不可重复的人生财富,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进而珍视生命和热爱生命,是德育活动开展的要义之一。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更应促进学生对个体生命的思考。笔者立足于生命之本义,以李伟平学者“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以“生命关怀”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活动,具体分为四个篇章。

篇章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生命具有独特性,大自然给每一个人都赋予了独有的特质,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的培养依赖于独特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展现,个性在创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国家课程是整齐划一、普适性的,学校为方便管理学生,采用了相同的管理方法,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德育活动内容设计的张力较大,更能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因此,德育活动的开展需关注到学生具体的、真实的生命活动,承认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可以通过开展“认识自我”的专题活动,包括三个主题板块: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如何做好自己。

“认识自己”主题板块主要包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分析自我性格与能力”和“考察自我兴趣与气质”三大内容。由于中小学生的人格正处于形成的时期,处于发展之中,“认识自我”的主题活动无疑是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有重大意义的,即只有让学生认识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潜能,从而科学规划自我。

“评价自己”主题板块包括“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四大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性格与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将他人的评价总结后与自我评价进行对比,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懂得自我反省的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也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如何做好自己”主题板块包括“自我认知与管理”和“自我规划与发展”两大内容。生命的发展是生命关怀的核心,也是学生未来走向所要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个体的能力所长、兴趣所在、价值所向,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朝确认的方向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管理规划能力,将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能力、行为准则等基本素质的形成有所影响,使每个学生成为珍视生命、重视生命发展、有明确生命导向的人。

篇章二:唤醒生命的自主性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德育同样如此,承担着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善,实现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并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进而实现个体生命自主、自觉的成长与发展。在充满竞争、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选择与挑战,如果缺乏生命的自主性,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就会显得无所适从,一旦遭遇巨大的困难,极易方寸大乱,心理防线崩塌,甚至最终选择犯罪或结束生命。只有具备了生命的自主性,才能养成良好的判断与自省能力,面对多样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能从容自主地作出审慎和合理的选择与对策。

唤醒生命的自主性,可以以开展法律、道德讲座为主。20世纪中期,哥伦比亚大学梅和哈特肖恩教授曾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这说明传统德育将书面性的道德知识作为德育课程学习的失败,促使德育工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反思:要培养学生生命的自主性,德育课程内容方面应作出改变。本篇活动设计以法律、道德讲座为主。在讲座中,专家或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或是从他人的社会实际生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道德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讨论、思考,让学生自行针对问题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进而发展其生命的自主性。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自主思考与选择的学习者。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唤醒其自主性生长、生成的目标。

篇章三:培育生命的共生性

“共生”一词最早出现于生物学领域,德国医生德·巴里将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称之为共生。随着道德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也逐渐被公认为一个“共生系统”,在各方面呈现着开放、多元等特征。據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前75%的中小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宠,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擅与人相处和自制力较差等特征,最终极易形成敏感、自私、抗压能力弱的个性。因此,在设计各类德育活动时,不能单单偏重于某一学科,而是要从更深层次的德育共生共长去考虑,让学生在实践德育活动中感受整体的力量,培育生命的共生性。

培育生命的共生性,可以通过在德育活动设计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集体建设。通过选定德育主题,利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是生命共生性的所在,能让学生在短暂的德育活动中感受互相依存和互相帮助的共生之感。具体见表1。

篇章四:追寻生命的超越性

从德育的立场来看,生命的“超越性”是指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直面生死,能从思想精神层面认识生命应具备的价值意义,从而超越因生活困难对生命彻底破坏的认识。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死亡”常被视作敏感话题,在死亡教育上含糊其词,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10万青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死亡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在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培植了生命共生性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追寻生命的超越性,即突破生命的有限性,实现生命的超越,便是生命之“梦”。

追寻生命的超越性,可以通过扩展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以“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为活动内容,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教室外,了解与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活动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更应该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广袤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深化。

第一,死亡教育。现在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对学生的死亡教育,如美国的中小学校均开设了死亡课程,课堂上会有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来讲课;在日本,面对频繁的地震灾害,学生早已接受过天然的死亡教育,也有很多死亡教育方面的阅读作品……通过死亡教育,让学生明确死亡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生命生存的思考,不再轻视生命,更加珍惜生命的存在,积极直面生活的挑战。如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医护、消防、交通等安全教育照片,展现真实的一线现场,让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更加真实。

第二,挫折教育。在生命关怀主题德育活动中,社会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设计挫折教育活动意在让学生体验失败和逆境,进而让学生能够养成不屈不挠的品质。为提高挫折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交通路口参加协警的工作,引导路人安全过马路……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去面对陌生人进行劝阻、引导,需要学生鼓起勇气,因为可能会遭到拒绝、白眼,也可能会获得称赞、感恩,从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艰辛,进而磨炼学生的品质。

【刘丹,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杜建群,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自主性德育生命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