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1-04-28李宏李玉辉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摇篮曲旋律课件

李宏 李玉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音乐教学领域,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走近我们。教师们运用信息技术将小学音乐教学中所需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新奇的学习体验,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在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背后,笔者也注意到了以下几个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现象。

一、为了使用而使用

有的教师不考虑教学中哪个环节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在每个环节都应用信息技术,结果留给学生学习识谱、唱歌的时间只剩下几分钟,学生怎么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把识谱、唱词、有感情歌唱这么多任务充分完成呢?这样的设计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使教学环节时间设计比例严重失调,教学重点没突出,教学难点也没解决。

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虽然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每个环节,但却在一些完全不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环节也进行了设计,例如:教师在学生自创舞蹈的环节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看了一段本旋律下的舞蹈視频,然后再让学生自创舞蹈。这样的设计浪费了精力和资源,也影响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达成度。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科教学中,不仅没有锦上添花,还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娴熟地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平时的音乐教学中。但还有不少教师平时不用或很少运用信息技术,都是临阵磨枪,在上公开课或赛课之前,匆匆学习了一下就慌忙上阵。

哪些教学环节需要信息技术,哪些教学环节不需要信息技术,没细想;软件熟练操作学习,没时间;如何让信息技术提高音乐课教学效率,没感觉。结果,教学过程坎坎坷坷,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错误,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只重形式,不重效果

1.只注重软件的新颖

现在的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们在教学中运用了很多先进的音乐软件,有比较常见的键盘软件、打击乐器软件、作曲软件,等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简单地介绍了某些音乐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就马上让学生分组合作。事实上,一个陌生的音乐软件的功能怎么可能在课堂上这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学会并运用呢?所以,看起来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流于形式,只注重了软件的新鲜度,没关注软件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参与度,很难达到实效。

2.学生参与面不广

为了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面,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了活动环节,如人机互动、闯关游戏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有幸到教学电脑前去体验,其他大部分学生只能围观。

三、过度依附信息技术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在整节课中只是依靠课件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以及教师对学生歌唱时的临时指导,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教师不用课件都不知道如何上音乐课了,如此有依赖性地利用课件,弱化了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淡化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起辅助作用的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地成为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有个度,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能为了用而用。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我们怎样才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完美融合,让它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信息技术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用它必须掌握分寸,决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必须要有分寸感,教学设计要满足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信息技术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二年级音乐课“小蜜蜂”时,如果教师单一教学这首歌,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学习的效果不会很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教师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花丛,一群小蜜蜂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舞。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便水到渠成。

二是要更能凸显重点。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既能克服录音有声无形的缺点,又能补充图片有形无声的不足,还能综合性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使学生从声、色、情、意等方面感受音乐真实的美感,体悟人世间的真善美。如在教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演唱,培养学生热爱妈妈、孝敬妈妈的情感。但许多学生歌唱时只知道把旋律唱对,声音生硬,无深情可言。教师在课件中插入视频,视频中呈现安静的夜晚,妈妈抱着孩子,唱着摇篮曲背景音乐《摇篮曲》深情舒缓,教师语言温柔甜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哼唱的摇篮曲中慢慢长大的,多少个夜晚,妈妈不知给我们唱了多少遍摇篮曲,让我们安静甜美地睡觉。谁能说说刚才的《摇篮曲》是用什么情绪演唱的?”至此,水到渠成,学生很轻松地感受到了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显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效果比单一枯燥的讲解示范要好得多。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要更能解决难点。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特别是较难掌握的旋律,教师可结合作品内容和学生特点,用课件展示作品的难点,如展示旋律难点。先出示音乐主题的旋律,让学生们学着唱会几小节的旋律,在欣赏歌曲与歌唱的过程中把握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四是运用信息技术要更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自由编创,然后用多媒体将学生创编的旋律播放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写出的旋律变成音乐时,一定会很兴奋,即使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此刻也兴致勃勃。有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创作兴趣、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一定会迅速提高。

猜你喜欢

摇篮曲旋律课件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摇篮曲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
摇篮曲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