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的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
2021-04-28刘小壮刘庆丰赵佳丽
刘小壮 刘庆丰 赵佳丽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特别是约2/3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1]。肝癌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相关研究提出:肝癌的发病原因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紊乱相关[2]。TN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可由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3-4],其中,TNF-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常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5-6]。基础研究表明进行性生长的肝癌局部存在着大量调节性T细胞,若以特异性抗体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发挥,可使得肿瘤迅速消退[7]。外周血CD4+调节性T细胞可直接反映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状态[8-9]。本文具体探讨了TNF-α和血CD4+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以明确肝癌的发生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本院诊治的肝癌患者124例作为肝癌组,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年龄30~70岁;术前均未经化疗及免疫治疗。排除标准:细菌或其病毒感染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患者。另外,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124例作为对照组。2组入选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所有入选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一般资料
1.2 血清学检测
采集所有入选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2~3 ml,常温静置60 min,1 000 rpm/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 公司AU2700型)检测血清AFP、ALT、AST、TBil含量。
1.3 外周血CD4+调节性T细胞检测
采集的血液学样本,抗凝后室温保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阴性分选CD4+调节性T细胞。将100 μl CD4+调节性T细胞加入流式细胞管,加入1 μl抗人CD28抗体(美国sigma公司),室温避光孵育30 min,PBS洗涤后进行重悬,采用FACSCalibur流式分析仪(美国BD公司XP2942型)计算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学指标对比
肝癌组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AFP、ALT、AST、TBil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2.2 2组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比较
肝癌组的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34.24±2.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4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02,P=0.000)。
2.3 相关性分析
在肝癌组中,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TNF-α、AFP、ALT、AST、TBil都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肝癌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n=124)
以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作为因变量,以TNF-α、AFP、ALT、AST、TBil作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NF-α、AFP、ALT为影响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肝癌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多因素分析(n=124)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多伴有代谢紊乱,然后发展为能量贮藏耗竭、组织损伤,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10]。TN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增强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诱导白细胞介素的产生[11]。本研究显示肝癌组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AFP、ALT、AST、TBil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肝癌患者伴随有TNF-α的高表达。也有研究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随后伴有白介素-6的升高[12]。特别是在肝癌患者中,当肿瘤标志物AFP未能发现肿瘤时,TNF-α含量已显著升高[13]。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结果,一方面恶性肿瘤T细胞的激活被抑制;另一方面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使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肿瘤抗原[14]。调节性T细胞是T细胞亚群之一,可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并控制自身免疫病[15]。相关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可随年龄增加在脂肪内累积,可炎症因子的释放,引发胰岛素抵抗[16]。本研究显示肝癌组的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CD4+调节性T细胞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可降低靶细胞对白介素-2的反应性,从而抑制效应T 细胞的增殖;同时其也可通过与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来调节机体免疫,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杀伤多种自体靶细胞,从而促进恶性肿瘤的增殖[17-18]。
肝癌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且早期症状隐匿,因此其早期诊断及发病因素探索至关重要[19]。通常肝癌患者会出现T细胞亚群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免疫细胞自身功能异常[20]。而调节性T细胞可促进TNF-α介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21]。本研究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癌患者中的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TNF-α、AFP、ALT、AST、TBil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NF-α、AFP、ALT为影响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主要因素(P<0.05)。从机制上分析,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可导致机体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进一步影响T细胞正常功能,从而促进TNF-α、AFP、ALT的释放[22]。另外,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应激水平较高,可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从而降低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23]。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且未分析肝癌患者病理特征以及影响肝癌发生的机制,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
总之,肝癌患者的外周血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与患者的TNF-α含量与肝功能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