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2021-04-28梅晓寒
梅晓寒
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教育使命,而且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使命。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当下,学生的经验、思维和思想都经受着巨大的冲击,这就会给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坚持“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就成了发展高中教育的现实需求。
“五育并举”是促进现代化教育、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应有之意。然而,因为囿于传统的高考观念和“以分数为纲”的成见,部分高中学校并未真正领会“五育并举”的重要性,过于关注分数、重视智育,而忽略了德、体、美、劳的培育,这非常不利于高中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落实“五育并举”理念,高中学校应当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体育为本、美育为根、劳育为荣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五育”协同育人的发展格局。
首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筑牢高中生的精神防线。德育,是高中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是把牢高中生进入大学、踏入社会关口的一把钥匙。目前,承担高中生德育任务的主要是思想政治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德育内涵丰富,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容量有限,加上受课时安排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的育人效果無法有效延伸至课后、课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因此,高中学校应借鉴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等活动中,构建全课程、全活动的德育体系。如语文教师可以挖掘语文学科的思政教育元素,开展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的语文拓展实践活动,达到一举多得的育人效果。
高中学校还应对学生开展党史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红色研学旅行、进行红色小课题研究等,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奋斗史,感悟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教育融入党史教育,着力培养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其次,研发多元智能课程,这是促进学生智力发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美育的主要媒介。要实现益智育美的教育目标,高中学校应大力构建科学合理、符合校情和学情、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一是要结合本校实际,落实国家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引进翻转课堂、现代化信息技术等,不断推动国家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校本化,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是要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着力打造校本特色课程体系,研发人工智能、AI技术、视频编辑、系统编程等新技术校本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成就,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三是要开发全课程美育体系,要求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师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美育元素,并与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开展融合教学,同时开设合唱、舞蹈、绘画等社团或兴趣班,不断提高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再次,抓实劳动育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知,各学段学校纷纷利用本校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对高中学校而言,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也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将科技教育融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如,高中学校可以在校内建设劳动基地,或者与校外单位联合共建校外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劳作,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为能够完成繁重的高中学习任务打下良好的身体底子。同时,高中学校也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等,联合开展现代化种植、养殖技术教育,将科学技术教育落实到劳动教育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完成劳育目标,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新生力量,因此高中学校要牢牢把握这一时代使命,努力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