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禹锡竹枝词及其续响
2021-04-27张中宇杨恬
张中宇 杨恬
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言及竹枝词的起源地:“《竹枝》本出巴渝。”杜甫在夔州寄居期间作的《夔州歌》中有“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中唐顾况《杂曲歌辞·竹枝》也提及“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可知巴渝民间歌唱竹枝词盛况。
从朗州到夔州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湖南朗州。《太平御览》记载:
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比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与言者。禹锡在朗十年,惟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舞鼓,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
(朗)州接夜郎,俗信巫鬼,每祀,歌《竹枝》,鼓吹俄延,其声伧佇。
从《太平御览》和《唐才子传》的记载可知,刘禹锡在谪居朗州期间,就已经对南方的民间歌舞有了初步接触和了解。朗州地区好巫祝、祭祀,每逢祭祀,人们会唱名为《竹枝》的民歌。刘禹锡在诗中对这些民间习俗加以记录,为他之后在夔州的竹枝词创作做了准备。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冬,唐穆宗下诏任命刘禹锡为夔州刺史。次年二月刘禹锡到任,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在夔州任刺史。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序:“岁正月,余来建平。”此处的“建平”即夔州。唐代夔州是渝东最为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据《新唐书》记载,夔州有四县,分别为奉节、云安、巫山、大昌,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巫山县、云阳县一带,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到过夔州。《竹枝词九首》序记载了蜀地民间竹枝歌的演唱形式和效果:
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
乡里多人一起唱《竹枝》歌,并吹奏短笛、敲打小鼓来应和节拍,唱歌的人扬起衣袖伴舞。白居易《忆梦得》诗注:“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可知刘禹锡对竹枝歌舞体会很深。从这些描述来看,以夔州为中心的巴渝地区竹枝词歌舞较朗州更盛,所以胡震亨认为《竹枝》“本出巴渝”显然是有依据的,这当然也是刘禹锡在夔州期间创作大量竹枝词的原因。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因而指出:“‘竹枝词始于梦得,后人致之。”
刘禹锡的竹枝词
关于竹枝词的创作缘由,刘禹锡在《竹枝词九首》序中这样解释: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使)善歌者飏之,附于末。
即刘禹锡创作《竹枝词九首》受到屈原作《九歌》的启发。《竹枝词九首》多以夔州地理环境和风情等为题材,例如: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其一)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其五)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其九)
“白帝城”“永安宫”以及“白盐山”“昭君坊”等都是夔州古迹。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据考是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因公孙述自称“白帝”,故名“白帝城”。永安宫原为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是托孤的故址。白盐山也是夔州的名山之一,位于今奉节县东长江南岸,这座山峰十分陡峭,因岩体颜色如盐一般洁白而得名。另外杜甫的《负薪行》诗说:“若道巫山女粗丑,安得有此昭君村?”可知唐代属于夔州的巫山县有“昭君村(坊)”故迹。第九首前句展现了夔州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之景,又以“银钏金钗”“长刀短笠”代指正在田地里忙碌的青年男女。“烧畬”是南方特有的焚烧荒草、犁地种苗的耕种方式,《太平寰宇记》曾记载:“每岁畬田,刀耕火种。”在种下新的庄稼幼苗之前,山里人总会焚烧田里的杂草以便于播种。《竹枝词九首》为读者揭开了夔州山水地理、人文风情的神秘面纱。再如: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二)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八)
古人以为长江的源頭是发源于蜀山(岷山)的岷江,所以也把长江称为“蜀江”,第二首触景生情,以花、流水为喻,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感情,为《竹枝词》名作。其中“水流无限似侬愁”直启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指出:“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黄庭坚认为刘禹锡使原本粗糙、质朴的民间竹枝歌逐渐向文雅高妙的文人竹枝词演变,后世诗人在创作竹枝词时几乎都在沿着刘禹锡开创的“歌咏民风而不低俗”的方向继续发展。刘禹锡在夔州期间还作有《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其一)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其二)
夔州巫山一带多高山,登高望远,长江对岸视野极为开阔。长江水流充沛、支流又很多,夏天极易蒸腾成云,大片炎热晴空之中,雨云汇集形成局部急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正是夔州巫山一带夏天经常可见的自然景象,化而为诗,语意双关,也成为竹枝词中的名作。第二首中“纥那”一般认为是当地唱歌的一种和声,刘禹锡另有《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
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
听唱纥那声。
刘禹锡还有更多作品虽然并未以“竹枝”为题,但诗中仍然包含着竹枝词的情调,在诗中叹咏夔州民风民俗,如“杨柳枝词”“蒲桃歌”“踏歌词”等,这些诗据统计约50余首。其中《堤上行三首》也十分特别: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其一)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其二)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出簾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其三)
这组诗选取了民间生活中“行人争渡”“月夜唱歌”“酒舍揽客”三个场景,展示了夔州民众生活的精神面貌。夔州多水路,进出巴渝的居民和客商通常都只能乘船,所以才会出现“行人争渡急”的場面;第二首地方特色最浓,长江两岸的人们在夜里唱歌,既有传情的桃叶歌,也有哀怨的竹枝歌;末首写酒舍“次第开”、大小船只争相招客,可知唐时夔州的繁华。三首诗质朴自然、不假雕琢,是“虽无竹枝名,但有竹枝实”的典型之作。
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史,比刘禹锡到夔州早约两年。忠州在夔州以西,其地山势险峻,白居易任忠州刺史一年零三个月,时间较刘禹锡知夔州为短。白居易在忠州也多听闻竹枝歌舞,作有《竹枝词四首》,例如: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其二)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其四)
在白居易笔下,巴渝竹枝多怨愁、悲苦,这应该是巴渝竹枝词的本来风貌。但在刘禹锡笔下,竹枝既可表现愁苦,也可表达如“东边日出西边雨”这样的活泼情调,显然对民间竹枝词进行了创造性改进。刘禹锡此前在湖南朗州十年中就接触了不少竹枝词,他在巴渝地区时间比白居易更久,将自己置身于夔州民间,以竹枝歌演唱者的视角来展示独具特色的祭祀、踏青、农耕、酿酒等民间活动,题材也更丰富、广阔。相比较而言,白居易只是一个时间较短的旁观者,他听到了竹枝歌中的艰辛悲苦,以写实的风格记录了其中的感情而未深入,创作的竹枝词比刘禹锡少得多。
刘禹锡之后的竹枝词
总的来说,竹枝词发展至中唐,因刘禹锡的创造性“摹写”而大盛。刘禹锡的竹枝词是他的夔州诗乃至全部作品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其成就与影响在于,以创新的形式表现巴渝民间风貌,并吸引了一大批诗人投入竹枝词创作。刘禹锡等创作的竹枝词基本为七言四句,类似于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为格律诗,风格尚雅;由于尚雅,不易表现民间风情。竹枝词无须遵循平仄格律、更为自由,大多俚俗、活泼,可补七言绝句所不能。这正是唐人的诗学智慧:遵格律而不限于格律,更不因格律诗而排斥其他样式,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唐以后,竹枝词并没有随着朝代更替销声匿迹,而继续盛行于民间。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传唱竹枝词的“竹枝娘”“巴娘”。如谢伯初《寄欧阳永叔谪夷陵》:“下国难留金马客,新诗传与竹枝娘。”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在其跋中说:“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为选集,已录唐代到民国初1200多位作者竹枝词2万1千多首,可知受刘禹锡影响,竹枝词创作之盛。
宋代苏轼、苏辙兄弟的竹枝词颇具特色。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苏洵应皇帝诏令入京。苏氏两兄弟同其父苏洵一起离开家乡眉山,乘船沿岷江、长江出蜀,途经巴渝,一路闻见竹枝歌舞,苏辙作《竹枝歌》九首:
舟行千里不至楚,
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
江中明月多风露。(其一)
扁舟日落驻平沙,
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
齐唱竹枝如有嗟。(其二)
俚人风俗非中原,
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
负水采薪长苦艰。(其四)
苏辙从竹枝歌中了解到巴渝不同于中原的民风:有女子终身未嫁,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挑水砍柴,可知长江中上游两岸人民刀耕火种、生活艰辛。整体来看,苏辙的《竹枝歌》仍沿用刘禹锡九章一组的体式,在内容方面也沿着刘诗的路子,简略描写巴渝风光、民风民俗,以及感叹民生疾苦、抒发思乡之意。
苏轼也作有《竹枝歌九首》,其序中说:“且其山川风俗鄙野勤苦之态,固已见于前人之作与今子由之诗。故特缘楚人畴昔之意,为一篇九章,以补其所未道者。”其中如:
苍梧山高湘水深,
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
惟有苍苍枫桂林。(其一)
水滨击鼓何喧阗,
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
满船哀唱似当年。(其三)
三户亡秦信不虚,
一朝兵起尽讙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
提剑本是耕田夫。(其七)
刘禹锡竹枝词几乎没有咏史怀古的成分,苏辙的竹枝词也并未表现出对竹枝词革新的意味。苏轼在“前人之作”基础上,给竹枝词注入了新的元素,即回顾历史、叹咏古人,把竹枝词的内涵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竹枝词已经不只单纯地咏唱民风民俗,而逐渐有了咏史怀古、抒发议论等功能,朝着更为广博的境界发展。不过,与刘禹锡在夔州的竹枝词相比,则少了俚俗、活泼,苏轼的《竹枝歌九首》已近于雅正的七绝。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在《圩丁词十解》中明确表示自己是在效仿刘禹锡:“余因作词以拟刘梦得《竹枝》《柳枝》之声,以授圩丁之修圩者歌之,以相其劳云。”杨万里曾在不同地区创作竹枝词,例如淳熙十六年(1189年)在今江苏丹阳所作《竹枝歌》:“晚发丹阳馆下,五更至丹阳县。”《峡山寺竹枝词五首》是匆匆赶往广东任职、途经浙江峡山寺所作。杨万里在不同地区写作竹枝词,推动了竹枝词的地域性传播。与杨万里同一时期的范成大曾担任四川制置使,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奉命回京,离蜀东归途中经过夔州时,作《夔州竹枝歌九首》来反映路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例如: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其二)
当筵女儿歌竹枝,一声三叠客忘归。
万里桥边有船到,绣罗衣服生光辉。(其九)
由此可知宋代夔州竹枝歌仍然颇为繁盛。
元代诗人杨维桢在竹枝词创作上也颇有成就,例如他的《题云居》:
赤日行天午不知,老夫一榻号希夷。
儿童那信松阴好,又到西湖唱竹枝。
杨维桢在此诗中写儿童纷纷跑到西湖边上唱起竹枝歌,浙江与巴渝有数千里之遥,可见竹枝歌已突破地域的限制流传开来。到了明清时期,竹枝词以咏唱风土人情盛行一时,逐渐成为民间歌谣中有名的一体。宋元以后还出现不少带有地名的竹枝词,如宋范成大《夔州竹枝歌》、元杨载《西湖竹枝词》、明李东阳《长沙竹枝歌》、清孔尚任《清明红桥竹枝词》等。从明、清竹枝词分布的地域来看,明显比唐、元时期广泛得多。竹枝词从中唐到清末已历1000余年,到现代仍有创作,和刘禹锡对竹枝词的开创性贡献是分不开的。纵观1000余年的历程,刘禹锡无疑代表了竹枝词创作的最高水平。
(作者简介:张中宇,哲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恬,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