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客观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2021-04-27杨雪峰罗思瑛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强度靶区肌瘤

杨雪峰,罗思瑛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韶关512026)

临床上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较常见的肿瘤,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导致,年龄为40~50岁的女性发病较高,高达51.2%~60.9%,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尿频、继发性贫血、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1-2]。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3~54岁,平均年龄(39.5±5.4)岁;肌瘤直径16~115 mm;其中继发性贫血30例,痛经35例,月经增多40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MRI诊断均为子宫肌瘤;肌瘤通过超声能清晰显示,且处于治疗焦距范围中;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存在胶原结缔组织病史者;存在宫颈非良性病变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医嘱患者治疗3 d后食用易消化、清淡食物,治疗前1 d食流食,治疗前1 d晚上服用硫酸镁,治疗当天对患者进行导尿、留置导管、灌肠,治疗前30 min通过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对治疗区皮肤进行脱气、脱脂、备皮,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呈俯卧位,在超声下进行脱气水囊推挤下腹部肠道、灌注膀胱,建立安全声通道,对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进行镇痛镇静,使用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JC200型聚集超声系统,焦点设置为1.1 mm×1.1 mm×3.3 mm,频率设为0.5~2.0 MHz,治疗头焦距设置为145 mm,使用350~4 000 W进行点辐照,时间400~3 900 s,由体部向底部、由远程向近场、由大到小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包括血红蛋白低、痛经、月经量增多。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症状情况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肤烧伤、肠穿孔、膀胱损伤、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30例继发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35例痛经患者NPI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40例月经量增多患者月经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情况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症状情况比较(±s)

?

2.2 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肌瘤内血流信号情况比较 治疗6个月后,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肌瘤内血流信号情况比较(±s,cm3)

表2 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肌瘤内血流信号情况比较(±s,cm3)

?

2.3治疗前后肌瘤内血流信号情况比较治疗6个月后,肌瘤内血流信号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肌瘤内血流信号情况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育龄女性中常见疾病,临床治疗的目标是切除或缩小肌瘤,进而达到解除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传统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会将患者子宫一同切除,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较大影响[3-4]。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不断发展,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方式在临床上逐渐广泛应用,属于热疗方式,对靶区释放超声波,使其温度骤升,进而使目标组织血管闭塞、凝固坏死,逐渐纤维化,达到治疗的目的[5-6]。

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能保留患者子宫,同时,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机制为通过超声波透过人体组织聚集在特定靶区,通过超声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高温效应,升高靶区温度至60℃~100℃,对靶区组织进行破坏,促使肌瘤细胞坏死、钙化、纤维化、液化。通过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保存患者子宫的生理功能,在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7]。但治疗中需规范操作,否则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点:①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患者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及皮肤准备;②掌握患者适应证,术前了解患者病史,精确定位肌瘤位置;③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保证患者具有较高依从性,出现问题及时处理;④治疗后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8-9]。本研究中,治疗6个月后,30例继发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35例痛经患者NPI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40例月经量增多患者月经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肌瘤内血流信号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皮肤烧伤、肠穿孔、膀胱损伤、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应用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缩小患者肌瘤,改善患者肌瘤内血流信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强度靶区肌瘤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